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田思奇
在巴基斯坦蝗蟲肆虐之際,部分中國專家推薦派出鴨子大軍赴巴「滅蝗」的說法在網路上引起熱議。對此,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召開新聞發布會澄清說,這並非適合在當地採用的技術。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成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龍說,中國自古就有牧鴨治蝗的方法,但這個方法是在蝗災小規模爆發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下使用,效果有限。
在目前巴基斯坦蝗災大面積爆發的情況下,專家組建議用一些緊急措施,比如採用化學農藥治理和微生物農藥等生物防治措施,目前比較成熟的微生物農藥包括微孢子蟲類和綠僵菌,這是可以大規模用飛機噴灑的快速有效控制蝗災的方法。
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組長、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王鳳樂介紹說,用鴨子來治理蝗蟲是一些中國專家做的探索性課題,暫時沒有進入政府援助方案。
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對曾經被沙漠蝗蟲侵襲的信德省塔帕卡地區進行考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展開全文
2月26日,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盧立志曾對《寧波晚報》介紹說,生物防治蝗災不會污染環境,還能修復生物鏈。其中又屬「雞鴨軍團」更勝一籌,並且「鴨子喜歡群居,管理起來比雞更容易」,吃蝗蟲的作戰能力是雞的三倍。
不過盧立志也強調,派「鴨子」出征前要制定《牧鴨治蝗技術規範》,研究蝗蟲什麼季節來,密度如何,對鴨肉的影響如何等。
除了收獲中國的幫助以外,巴基斯坦也在研究其他對策應對1993年以來最嚴重的蝗災。2月1日,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蝗災。
巴基斯坦《黎明報》2月26日介紹說, 由於旁遮普省正面臨蝗蟲襲擊,巴基斯坦 政府已就國際對策和殺蟲劑使用方法等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尋求技術建議和指導。
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與研究部和FAO上周簽署了一項50萬美元的技術合作計劃,向專家提供該組織的技術專長,以加強他們抗擊沙漠蝗災和改善蝗蟲管理的能力。
此外,FAO正支持該政府部門實時獲得蝗蟲監測數據,作為早期預警和後續應對措施的一部分。該組織強調,蝗蟲監測和及時防治對確保糧食和農業安全至關重要。
在去年入侵巴基斯坦以來,蝗蟲已經在上一個播種季摧毀當地的棉花作物,目前正對小麥作物產生威脅。
盡管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貿易關係在去年8月印度修改有關克什米爾特殊地位的條款後降至冰點,但為了遏制蝗災,巴基斯坦正考慮為從印度進口殺蟲劑提供一次性豁免政策。
另據《科技日報》介紹,雨和陰濕環境對蝗蟲的繁衍有許多不利影響,破壞蝗蟲的生存繁殖環境是科學有效消滅蝗蟲的方法之一,可以在水邊大量種植草木,減少裸露土地,減少含水量在10%—20%的土壤環境,使蝗蟲無處產卵。
內蒙古生物技術研究院特聘工程師張志剛對《科技日報》表示,蝗災的爆發沒有周期性,沒有明顯的規律可循,更無法預測,但蝗災的爆發是某一個地區生態環境發生惡化的預告和風向標:「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蝗災防治手段都是權宜之計,治標而不能治本……珍愛和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減緩地球變暖的步伐,才是避免蝗災大規模爆發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