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鏈”骨牌”倒向國內:車企訂單驟失,搶囤零部件應對漲價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幹群芳“2月份和3月份上旬,海外訂單還很多,但海外疫情嚴重之後,公司訂單急劇下降,”4月16日,談及集團的出口汽車零部件業務,擔任某零部件集團高層的黎宏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安全氣囊4月份的訂單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左右。”而背後的原因很簡單——位於海外的整車企業受疫情影響紛紛減產、停產。

除出口訂單減少的情況外,依賴大量海外採購的零部件企業,則正面臨著“斷供“壓力。黎宏掌管的安全氣囊業務正是如此,由於這種安全氣囊的部分零部件來自海外供應商,如今面臨庫存緊張和運輸成本上漲,接下來很可能出現變相漲價。

“公司今天剛剛開完會,討論來自跨國零部件企業將出現的漲價,提醒大家做好原材料的儲備,提前下訂單。”4月16日,國內一家大型整車企業的市場部負責人林元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整車企業已經感受到了從零部件供應商處傳導而來的漲價沖擊。

在一些受影響嚴重的領域,漲價早已經開始。3月27日,國內激光雷達制造商鐳神智能表示,受海外疫情影響,其原材料供應商減產,產品價格激增20%~50%,所以公司決定自4月1日起,對旗下全線激光雷達產品價格上調20%。根據海關統計,2019年我國汽車零部件進口額為367億美元,來自日韓、德、美、墨西哥五個國家的零部件占進口額超八成,而這些地區如今仍處於疫情影響之中。

公開資訊顯示,中國有超過10萬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全球8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和中國制造有關,這些零部件企業既從國外獲取部分子零部件和原材料,也對外供貨。據了解,2019年我國自動變速器及零件、發動機及零件、車身未列明零件等三類零部件進口占比超50%。而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150家整車工廠停產,與此同時,博世、大陸、采埃孚等多家零部件汽車巨頭也難以幸免。

一邊是訂單減少,一邊是成本上漲,夾在整車企業和原材料供應商之間的零部件企業覺得,自己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希望我們也能對整車企漲價,但是很難,他們壓力也很大,還年年找我們降價呢。”黎宏稱。

汽車制造大國的身份,決定了中國零部件企業無法在海外車企、零部件企業停產沖擊下獨善其身。僅2個月內,一條產業鏈上的骨牌效應在汽車業來回上演。

為搶貨主動加價

“我們公司第一季度受國內疫情影響比較大,海外業務從3月份開始受影響,國外有些主機廠因疫情暫停採購貨品。”國內某家中型零部件企業內部人士劉尹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據介紹,其所在的公司海外業務占比高達四成。

“目前國內業務基本已經恢復了,海外我們得到的消息是,部分整車企預計從5月份開始逐步復產。”受影響的還有上遊供應環節,劉尹表示公司有些高端零部件從國外進口,“目前還有些庫存,但從4月份開始可能量會減少,斷供倒不至於。”

一些在海外設有子公司的零部件企業也受到影響,渤海汽車德國子公司就因疫情暫停了海外工廠大部分業務。此外,整車出口的受挫也給部分零部件企業帶來沖擊。“我們的業務主要是兩部分,一是為國內車企出口的整車供貨,另一部分是直接供貨給伊朗。目前國內整車出口業務受疫情影響,我們的訂單也隨之下滑了超過20%,伊朗的業務由於它自身政治方面的因素,實際我們的訂單相比去年還略有增加。”黎宏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國外採購的斷貨壓力直接反映在價格上。蓋世汽車3月底發起的一份有近1500人參與的調查顯示,47%的參與者稱其所在企業近期遭遇過供應商漲價,僅有27%的參與者表示沒有遇到漲價,這些參與者來自汽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多位汽車零部件企業人士也向記者佐證了這一現象的存在。“我們從國外採購的零部件,很多產品都是一年、半年的長期訂單,目前還不會漲價。但是疫情後,不排除供應商庫存不足的情況。目前聽到一些同行抱怨買不到國外的貨,所以不管什麼價格買就是了,甚至會競相提價來搶貨,這也相當於是變相的漲價。”劉尹告訴記者。

部分關聯海外供應商的零部件企業,在貨源緊張的情況下還將承擔高額的運輸成本。黎宏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目前公司安全氣囊所需的原材料預計能夠維持到5月底,後續再採購可能會採取周期短的運輸方式,將會承擔特殊運費。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近期空運費用因很多航班停飛價格翻番。“終端價格會不會上張,主要看漲價現象具體出現在哪一環,而不是簡單的層層推進的關係,可能中間某個環節並沒有跟著漲。如果到了整車廠這一端了,那麼整車終端價格也很有可能跟著漲,只是漲多漲少的問題。”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面對供應商漲價,32%的企業表示“將繼續採購,但多出的成本自行消化”,23%的企業表示“將繼續採購,同時對旗下產品漲價”。

在收到來自供應商的漲價要求後,林元表示,他所在的整車企業終端車型的價格會不會跟著漲要視實際情況而定,“現在畢竟還有一些庫存,如果要漲價的話,產品的指導價肯定不會漲,就是終端優惠會少一些。”

為了提振終端客流和消費需求,近期大部分整車企業不僅沒有因為運營壓力漲價,還積極響應國家刺激汽車消費的引導,推出了豐富的購車補貼優惠。

零部件企業叫苦

“我們這樣的企業很多都是和下遊簽訂了長期訂單,所以就造成上遊給我們漲價,但是我們往外賣的時候卻漲不了。主機廠在議價的時候比較強勢,上遊原材料比如鋼廠也不會輕易接受減價。我們夾在中間,比較痛苦。”劉尹無奈地說,隨即又補充,“不過,這也和整個經濟有關,可以理解。”

一位國內某主流合資車企內部人士對劉尹的說法進行了另外的“說明”。“(供應商)漲價也不可能吧,我們終端的車不漲價,憑什麼一個零部件漲價?”在汽車供應鏈體系裡,相比整車企業和上遊原材料,中遊零部件企業數量眾多、競爭激烈,因此整體議價能力相對較弱。去年年底比克電池被眾泰汽車、華泰汽車等下遊客戶拖欠9億元供應款,同時又被上遊供應商頻繁要帳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但這並不包括一些具備核心技術優勢的零部件企業。“上遊企業的主動權如何,取決於他們的行業地位。大部分都是競爭的情況,所以主機廠可以充分選擇。”國內某大型車企已退休高層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分析稱。為了解決產業鏈這一問題,2019年工信部還草擬發布了《及時支付中小企業款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但多位業內人士對這一文件的落地效果仍持觀望態度。

而海外大批零部件公司停產,似乎為部分國內零部件企業提供了上位替代的機會。“掛車的導向臂,原來國內的大車企都是找海外企業來供貨,但是由於價格偏高和疫情的沖擊,今年他們來找我們合作開發。”劉尹表示,但這只是一部分,受技術門檻的影響,國內零部件商並不能完全取代國外。此外,驗證周期長也是一大問題。“成為替代供應商的一般都是開發短周期的部件。長周期的不好辦,很難做替代。”黎宏表示。

“現在現金流是企業最大的難點,企業借貸也不容易”,劉尹表示,經歷了前兩年車市調整帶來的沖擊之後,如今汽車企業資金鏈進一步緊張。“很多企業都反應資金確實很困難,不知道能夠支撐多長時間。今年有一批企業應該是會撐不住的。”

零部件企業則計劃向汽車後市場、5G、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轉型,但這些領域競爭同樣激烈,且意味著巨大的投資和風險。

不過,海外汽車產業鏈已經開始逐步恢復生產。據外媒報導,福斯4月15日表示,最快將於下周(4月20日)開始重啟歐洲工廠,其在南非、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的工廠預計在5月開工;豐田也將從下周起陸續恢復其歐洲工廠的生產,戴姆勒集團在德國的一家零部件工廠也將從下周起復產。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