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國信達的扶貧力量——情灑高原踐初心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金融時報:中國信達的扶貧力量——情灑高原踐初心 財經 第1張

金融時報:中國信達的扶貧力量——情灑高原踐初心 財經 第2張

金融時報:中國信達的扶貧力量——情灑高原踐初心 財經 第3張

18年來,中國信達已累計援助協調資金近5000萬元,通過實施一系列扶貧舉措,為改變樂都當地大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據悉,2019年年底,樂都區8798戶29663人已實現全部脫貧,由此開啟了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中國信達在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縣)定點扶貧始於2002年,2015年再添樂都區城臺鄉城子村為信達精準幫扶村。

18年來,中國信達已累計援助協調資金近5000萬元,通過實施一系列扶貧舉措,為改變樂都當地大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據悉,2019年年底,樂都區8798戶29663人已實現全部脫貧,由此開啟了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金融時報:中國信達的扶貧力量——情灑高原踐初心 財經 第4張

發揮金融優勢

創新手段幫扶高質量脫貧

金融扶貧是增加貧困地區收入的重要渠道,是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中國信達發揮金融資源優勢,有效對接樂都區經濟發展需求,通過設立扶貧產業基金、慈善信托;開展金融教育等,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修復及維護信用環境,增強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帶動當地勞力力就業脫貧。

設立扶貧產業發展基金。針對樂都區現有農牧業產業發展融資困難的現狀,中國信達積極探索設立「扶貧產業基金」,用於投資青海樂都當地具有產業規模效應的龍頭企業。通過產業扶貧基金,有效發揮扶貧資金的杠桿作用,推進資源市場化配置,支持當地優勢產業和企業發展壯大,提升地區自主生產經營能力,更好地發揮示范效應和輻射效應,帶動樂都地區就業崗位增加、農戶增收和共同富裕。

金融功能與扶貧責任有機結合。中國信達攜旗下金谷信托推進金融扶貧服務創新,將扶貧責任與信托功能有機結合,設立「信達大愛」慈善信托品牌,為扶貧資金開設專門帳戶,單獨管理,獨立運作,引入監察人機制,確保扶貧資金安全使用,重點支持產業扶貧項目,為實現精準扶貧、全面脫貧註入源頭活水。截至2020年7月末,「信達大愛」系列慈善信托已累計向樂都支出金額1489萬元,惠及大眾5000餘人。

開展「金惠工程」金融教育。中國信達從2017年開始在樂都實施為期3年的「金惠工程」農村金融教育工作,組織金融義工宣講金融知識、發放宣傳資料、表演節目、拉家常等,滲透式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和信用維護教育,提升樂都區民眾的金融意識,修復農戶信用環境,幫助地方建立良性信用生態。3年來,先後投入項目資金30萬元和金融義工隊伍建設資金43萬元,開展宣講活動169次,印發金融知識讀本1.5萬本,其他宣傳資料4.7萬份,覆蓋範圍19個鄉鎮、超過1.7萬人次,農戶不良貸款減少9.16個百分點,貸款餘額增長11.68個百分點。

金融時報:中國信達的扶貧力量——情灑高原踐初心 財經 第4張

深化產業扶貧

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脫貧增收,產業是基礎支撐。中國信達堅持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結合樂都當地氣候、環境、勞力力分布情況等資源稟賦,投資發展特色產業,充分挖掘農業產業增值潛力,著力提升農業經營效益,推進扶貧工作,激活「造血」功能。

扶持特色養殖種植產業。樂都區常年幹旱少雨、土地貧瘠,嚴酷的自然環境導致農民種田十種九不收,收入很低。中國信達為當地貧困山區扶持設立了富硒紫皮大蒜、烏雞蛋養殖、小尾寒羊養殖等種養殖項目,帶領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專業養殖合作社觀摩學習,提升貧困戶養殖水平,打造「合作社+農戶」模式。此外,中國信達還投資、引資1300餘萬元,在樂都區蘆花鄉等地興建了700個日光節能溫室和蔬菜大棚,在農業園區修建98個高標準日光溫室和1500平方米的智能溫室,修建了蔬菜種植示范基地和「兩桃」種植示范基地,規模推廣反季節蔬菜等經濟作物種植,有效增加了當地貧困大眾收入。

推進「互聯網+農產品」銷售。中國信達通過線上和線下多元渠道推介貧困戶的農特產品和服務,以市場消費的形式推進當地農業產業發展,利用微店、淘寶、青海日報商城、「農業銀行扶貧商城」等多個互聯網平臺銷售推廣樂都大蒜、綠殼雞蛋等特色農產品,發動更多消費者參與到消費扶貧過程中。與此同時,中國信達號召公司系統各單位積極參與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幫助困難大眾增加收入。截至目前,幫助銷售樂都地區農產品,收入共826.97萬元。

金融時報:中國信達的扶貧力量——情灑高原踐初心 財經 第4張

聚焦痛點難點

解決大眾基本民生難題

抓民生建設就是抓脫貧攻堅。中國信達針對樂都貧困山區生存環境惡劣、基礎教育和公共服務滯後等情況,著力解決山區民生設施建設、基礎教育環境等方面問題,完善當地大眾生產生活基本保障,為擺脫貧困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著力解決民生三大難。樂都地處山區,海拔高,平均氣溫低,幹旱少雨,農戶家裡一盆水先洗菜、再洗臉,最後還要喂牲畜。農戶取一次水來回要走5公里至6公里,許多每天為取水而發愁。吃水難、吃菜難、出行難成了困擾一輩輩樂都人的老大難問題。中國信達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持續發力,投資200萬元,為吃水最困難的農戶新建了2000餘眼集雨水窖,捐建泉眼引流點一處;建設農田灌溉水渠,解決大眾飲水問題和蔬菜澆水問題;投入幫扶資金維修當地重要水利設施,鞏固困難大眾飲水安全;投資130萬元,在樂都幹旱淺山地區興建了500座日光節能溫室,每個大棚每年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到2006年,大棚收入達到125萬元,不但解決了農民吃菜難題,還為幹旱淺山農民找到了一條致富門路;累計投入資金80萬元,開通田間生產路3公里並鋪設砂石進行硬化,開通通往山林地的防火路5公里,有效解決了大眾的出行難題。

持續改善大眾居住環境。中國信達通過建設村級體育文化廣場、為村民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修建衛生廁所、危房改造、協調修建河灘攔洪壩、參與異地搬遷安置區項目建設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夯實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大眾居住環境,為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提供基本保障。

堅持扶智扶貧並舉加大教育扶貧力度。樂都地處山區,人口居住分散,教育資源稀缺,學校校舍破舊,雨天漏、陰天暗、晴天塵土飛,這些問題成了中國信達扶貧工作的當務之急。2002年,中國信達投資66萬元,在海拔2650米的山頭上建起了第一所信達希望小學。18年間,累計投資資金340多萬元,興建7所信達希望小學,保障了近3000名學生的讀書環境,較大程度提升了硬件軟體水平。延續5年為1000名貧困學生資助學費達100多萬元,先後註資100萬元成立了「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樂都助學基金會」,資助貧困大中專學生369名,發放助學資金81.73萬元,通過一系列教育幫扶,在村民心中種下「知識改變命運」的種子。此外,還組織七批縣鄉領導幹部、農業和教育部門技術重要人員、鄉村教師到北京、山東等省份,開展農業產業化、小城鎮建設、園區建設、農作物栽培、農村教學實地考察學習,開闊眼界,提升能力,拓展思路,為脫貧攻堅提供支持。

金融時報:中國信達的扶貧力量——情灑高原踐初心 財經 第4張

中國信達黨委積極踐行黨建扶貧,公司黨委與樂都區黨委開展中心組聯學聯建,公司27個支部和樂都35個支部共建,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在扶貧中的重要作用。

18年來,中國信達認真落實各項扶貧工作要求,加大資源配置和支持力度,紮實推進黨建扶貧、金融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等扶貧工程,助力樂都按期脫貧摘帽。中國信達的扶貧幹部們懷著滿腔熱忱和堅定信念,奮戰在高原艱苦地區扶貧一線,發揮專業和管理經驗,主動為經濟發展和困難大眾脫貧致富出謀劃策,用他們的青春年華和默默奉獻,用他們的日復一日和點點滴滴,換來了樂都人民的脫貧致富。

今天的樂都,泥濘不堪的鄉村道路被平坦開闊的水泥瀝青路取代,日光節能大棚裡的蔬菜鬱鬱蔥蔥,村民在乾淨整潔的新房裡綻放笑容,信達希望小學裡不時傳來瑯瑯書聲。高原的格桑花開了一碴又一碴,美好生活的畫卷在高原上徐徐展開,信達人的扶貧故事依然在繼續……

中國信達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信達將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積極協助開展鄉村振興工作,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繼續支持當地人民大眾生活條件改善,推進定點扶貧地區民眾同全國人民一起邁入小康社會。

來源:金融時報

金融時報:中國信達的扶貧力量——情灑高原踐初心 財經 第8張

點亮「在看」

轉給更多身邊的朋友

金融時報:中國信達的扶貧力量——情灑高原踐初心 財經 第9張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