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10月份即將召開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十四五」規劃綱要將被研究制定!
2020年是「十三五」時期的最後一年,按慣例,國內需要完成中央和地方「十四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具體規劃將在2021年「兩會」上審議通過,然後正式啟動「十四五」發展。
「十四五」時期註定將被歷史重墨!因為這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開局之年,其地位和重要性不問可知!那十四五重點會規劃哪些方向,又將如何影響未來的投資呢?
內循環促消費將是主線
在疫情沖擊和中美摩擦背景下,出口面臨很大的下行風險,需要在進一步開拓外需的同時側重擴大內需。
730政治局會議提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個內循環框架將深度影響「十四五」期間的中國經濟。
其實,擴大內需戰略並非首次提出:
1998-2002年的第一輪擴大內需中,國家進行了包括機構改革、加入WTO等多項改革開放政策,經濟成功企穩;
2008-2012年的第二輪擴大內需以基建地產為抓手,經濟雖然企穩但宏觀杠桿率也快速上升;
前兩次擴大內需周期
本輪擴大內需的初期,宏觀杠桿率快速上升類似2008年,為防范風險,參考1998年經驗,供給側的改革開放或為重點。
而內循環的實質變化是從「出口-外匯-資本積累-城市化」變為「內需-國內統一市場-分配-擴大消費」和「產業鏈高級化-高附加值-全球分工」。
在轉為「以內循環為主體」的背景下,國內需求要有一個等量級的擴張,資本品和消費品都必須有增量需求來承接,前者預計將通過「新基建」(新產業以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傳統基建(「推進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實現;後者則需要擴大消費實現。
這裡面有兩個關鍵難點需要突破,一是如安在傳統的消費特征之外(比如地產系帶來的周期特征及約束),進一步打開消費量級,實現消費進一步替代出口,更多承擔經濟原發驅動力的功能;二是科技行業,它的特殊性是技術標準、專利等,即突破關鍵點才能成立,這需要實現關鍵環節的突破。
所以,十四五規劃大概率將在擴內需的政策、收入分配以及科技行業支持政策方面下重筆。
【擴內需這一塊,一方面是通過增加收入,讓居民「能消費」,另一方面就是引導居民的支出結構,潛在的繼續抑制房價,想像一下,如果一個家庭50%以上的收入都去還房貸了,哪裡還能增加消費,未來消費是大頭,房價普漲很難再現,房地產投資屬性下降。】
鼓勵性生育政策可能將推出
從人口結構上看,中國大陸勞力年齡人口占比在2010年達到峰值73.3%,此後持續下滑,預計將在2025回落至68.3%。
勞力年齡人口數量和勞力人口占比
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僅為1465萬,生育率約為1.52。但2019年出生人口中二孩數量比一孩已經達到了1.41,如果修正二孩放開的堆積效應,中國長期的生育率已降至1.1左右,僅略高於韓國的1.05,遠低於日本的1.43。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時間點為2020年11月1日,其實現在一些地方已經開啟了,普查結果預計在明年初發布,可能將成為未來人口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
預計人口普查數據將充分反映當前中國生育不足的問題,為生育限制全面放開提供有力根據。
【看去年的數據就知道,其實放開二胎之後國內也沒有出現預期的那種人口高增長的現象,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育兒成本確實很高,未來政策上可能會有現金補貼、稅收減免拓展至育兒、公共服務配套提升等政策。】
城鎮化突出城市群
「十三五」規劃中,以「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論述中國城鎮化思路,預計部分政策方向將繼續貫徹。
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已超過60%,結構性的城鎮化特征突出,預計十四五將更加強調城市群、都市圈戰略,核心城市群預計將成為投資發展重要抓手。
未來可能的核心城市群示意圖
除十三五提及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外,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以及成渝雙城經濟圈預計均將有所部署,共同構成驅動中國發展的「組合發動機」。
【城市群意味著,很多大城市的資源以及特有優勢會逐漸向周邊城市溢出,人口可能會向如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周邊的衛星城市流動。這裡還得說說房地產,哪裡有人,哪裡就有住房需求,雖然政策堅持房住不炒,但市場規律是:需求增加房價就有可能會有向上的趨勢,而且我們是因城施策,所以這樣的城市房產未必全無機會。】
產業政策聚焦科技
近兩年,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持續對我們實行多方面的打壓,特別是在科技領域,我們確實存在諸多短板,想當年川普一句話就可以讓偌大的一個國內龍頭科技企業—中興通訊陷入休克,,還有華為,5G技術全球領先,但是晶片被卡脖子。
2020年5月,《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要求,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使國家科研資源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單位。
同時,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指出,「抓緊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
十四五國內政策、資源可能將集中至核心零部件( 元件 )、 關鍵基礎材料、 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 「 卡脖子 」的行業、產業。
具體來看,像晶片、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新能源車、智能制造等行業將會迎來持續的政策利好,當然還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以及後疫情時代的醫療體系、生物醫藥產業的布局發展。
【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雷布斯這句話已經成為投資箴言!這裡如何才能找到風口是關鍵!而其實風口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比如新技術的應用推進的風、資本吹起來的風、國家政策面造就的風等等!無疑,目前即將推出的十四五規劃就屬於政策造就的風!看看上面這些行業,相幹產業鏈上的企業都會受益,股權投資、二級市場看準啦,飛起來!】
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提速
從2019年7月22號的科創板開始,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再融資新規、創業板註冊制等資本市場各項改革加速推進,這其實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因為上面提到的所有產業的發展都需要資本的推進。
內部來看,「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未來仍需提升;外部來看,金融開放背景下,必須打造富有競爭力的國內金融市場與金融中介機構,以應對沖擊和挑戰。
融資端改革,具有基礎性作用,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是市場良性運行的基石。全市場註冊制與中概股回歸或是 「 十四五 」 期間的關鍵增量改革,全市場註冊制或可在2021年推行,中概股是新經濟的優秀代表,中美摩擦下預計將持續為海外中概股回A提供便利通道,各項基礎制度也將在「十四五」期間持續微調和優化。
投資端改革,提升市場活躍度是關鍵,與融資端並列,長線資金入市渠道或在「十四五」期間持續拓寬,包括險資、外資和年金等長線資金將有效提升市場韌性,金融工具或在「十四五」期間持續豐富,遵循從場內到場外、從指數到個股的邏輯,衍生品市場或有大發展。
【註冊制下,股權投資的退出渠道會進一步暢通,像新能源車、大健康、5G、環保等相幹優質行業的股權投資基金可以更積極的參與了;二級市場的角度看,A股逐漸向美股等成熟市場靠攏,未來走出像美股一樣的長牛市是值得期待的。另外,在註冊制下,A股的炒作風格將加速向價值投資風格轉換,以散戶為主的投資者結構也會向機構化轉變,而隨著更多科技類公司上市,A股市場的結構也會發生質的變化,新經濟的權重會不斷提升,這些變化也是推進A股走牛關鍵因素。所以,在當前的時點,一定要重視二級市場的戰略配置機遇。】
怎麼說呢,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我們站在十四五的起點,也趕上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大時代,但不幸的是,我們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愈發龐雜,資本市場的改革也才剛剛開始,經濟發展沖關的困難不小,市場也還會進一步分化。所以!不具備專業能力的投資者別自己瞎搞,投資要找準頭部機構,通過基金的方式布局未來機會!
掃QRCode|關註『大唐智庫』視訊號
投資對話100集,答疑解惑惹人迷
只要你點,收獲不淺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一鍵獲取基金組合
只要你點,靈活穩健任你選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