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疫情加速了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在數字化上一直走在前面的金融業也在加速與科技結合。截至目前,各大銀行均已公布上半年半年報,不論是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還是城商行,均將持續加大對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成為銀行業的共同選擇,幾乎每一家銀行的研發投入都是同比增長的,大數據雲平臺、網點智能化、智能客服等應用均被提上日程,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成為各家銀行年報中的高頻詞匯。在一眾銀行中,光大銀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力度也不算小,不只是收獲了「真金白銀」,同時也摸索出了一條獨特的金融科技發展道路。
上半年,光大銀行實現營業收入721.14億元,同比增長9.03%,在過去兩年快速增長的較高基數上,繼續保持增長。在營業指標逆勢增長的同時,資產負債規模穩步增長、負債結構不斷優化;資產質量進一步夯實,風險抵抗能力有所提升,各項監管指標都符合要求。
在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中,光大銀行穩健發展、逆勢增長,交出一份不錯的成就單,「科技」成為最大亮點之一,光大銀行行長劉金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光大銀行「持續建設數字銀行發展體系,以業務發展賦能,科技基礎建設,科技治理優化為抓手,全面支持銀行業務創新發展。」
光大銀行分管資訊科技、數字金融等業務的副行長楊兵兵透露,全行上半年科技投入同比增長43.78%,具體來說,上半年光大銀行的科技金融上的成果包括:
1、通過數據挖掘技術豐富智能思維平臺模型,深化智能營銷,智能運營,智能風控,場景應用,升級智能感知平臺,實現多模態生物識別的交叉應用,覆蓋產品數量比上年末增長68.79%。
2、加速創新應用雲計算和大數據兩大技術平臺,啟動安沃雲工程,實施北極星架構轉型計劃,發布自主研發的微服務版本,推廣容器雲平臺,全面支持銀行分布式架構轉型。依托區塊鏈技術,推出新型產業鏈金融服務工具「光信通」,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提供了高效數字化方案。
3、手機銀行推出全新7.0版本,定位「財富管理銀行核心經營平臺」,打造金融+生活綜合生態,雲繳費、雲支付、隨心貸、招標全程通、陽光財富資產池、陽光供應鏈雲平臺、光信通、雲開卡與頤享陽光+健康養老生態圈等金融科技驅動的明星產品得到更好落地。
金融科技給光大銀行帶來肉眼可見的效益:上半年獲客能力顯著提升,對公客戶72.35萬戶,較上年末增長4.48萬戶,增長6.6%;零售客戶11433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346萬戶,增長13.3%;手機銀行、陽光惠生活、雲繳費三大APP月活2338萬戶,同比增長832萬戶,增長55%;雲繳費接入項目8654項,較上年末增長1451項,增長20%;雲繳費累計用戶5.57億戶,本年服務活躍用戶2.85億戶,同比增長20%。
楊兵兵透露,上半年光大銀行通過個人手機銀行實現對私理財銷售占比達到87.4%,同比增長10.18%。光大銀行「在線理財旗艦店」已成型,在用戶理財習慣向互聯網遷移之際,這一數據對光大銀行具有重要意義,這讓其距離「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的目標更近一些。
金融科技也成為光大銀行抗擊疫情的重要抓手。光大銀行在疫情期間上線無接觸金融服務,上半年電子渠道交易替代率已達到98.6%,遠程銀行智能服務占比同比提升22%;無接觸線上智能融資產品「隨心貸」累計服務互聯網客戶2600萬人。
在金融科技加持下光大銀行創造出大量創新「名品」獲取用戶,不斷提升經營與風控水平,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成功應對疫情這樣的不確定性事件的同時,實現了穩健增長。
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不只是光大銀行。從互聯網金融到金融科技再到數字化轉型,金融業都是相對其他行業更加積極的行業,原因在於金融具有極強數據屬性,蘊含大量科技應用場景,天然就屬於「科技+」的產業。每家銀行都在布局金融科技,探索互聯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而在對光大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歷程進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後,發現它有一套獨特的打法。
首先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大多數銀行的數字化轉型集中啟動在2014年「互聯網+」浪潮後,互聯網巨頭通過互聯網理財、手機支付等產品「入侵」銀行業領地,銀行陸陸續續被迫擁抱金融科技。光大銀行卻不是這一類玩家,它一直將科技創新視作發展動力,重視自主科技創新,2011年就成立「科技創新實驗室」推進科技向場景的落地。
其次是「將科技作為思維方式」。
大多數企業數字化轉型,都重在用好「科技」工具,但深層次來看,數字化對於企業來說更是一種全新思維方式:基於數據科學智能決策、結合互聯網敏捷創新、依托雲整合企業資源、利用AI實現智能升級……在數字化技術上領先的互聯網企業有大量的創新,傳統銀行業因金融特性在創新上較為謹慎,如安在嫁接數字化技術的同時像互聯網公司一樣創新?對此,光大銀行在數字化轉型時,不是簡單地將科技當成工具,而是將科技背後的創新思維融入到公司戰略,堅持「創新引領發展」理念,明確將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因素納入全行發展戰略,持續完善創新管理體制機制,著力發揮金融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最後是「設計一套科技創新機制」。
很多銀行都有科技相幹的實驗室,但創新成果卻乏善可陳,光大銀行在2011年景立「科技創新實驗室」後孵化出60個創新項目落地,包括金融服務開放平臺、雲繳費、RPA機器人等一批明星創新項目。
光大銀行「科技創新」避虛向實的關鍵是建立了一套科技創新機制:成立橫跨14個業務部門的創新工作小組,對孵化的創新項目進行價值評估、可行性分析等集中評審;建設創新服務平臺,實現「金點子工程」流程電子化,實現創新項目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發布科技創新產品目錄,建立孵化科技創新產品全景圖,便於共享產品復制推廣經驗;搭建創新外部交流平臺,同監管機構、銀行同業及國內外知名創新頭部企業開展深入交流與項目合作。
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RPA等新技術接踵而至,因為有一套獨特的創新機制,光大銀行總能第一時間抓住新技術浪潮。比如在今天金融業普遍應用的生物識別技術上,光大銀行就走在了行業前面,2016年AlphaGo戰勝李世石讓各行各業關註到AI,2017年iPhone X推出FaceID才讓人臉識別被公眾熟知,但2016年光大銀行就已投產人臉識別VTM應用,首次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進行客戶身份認證,如今已建立起覆蓋人臉、指紋、聲紋等多種生物識別技術的多模態生物識別平臺,支持全行400多個場景應用。
可見,光大銀行的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地利用互聯網等相幹的技術工具,而是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實現公司業務的創新與經營的提升。任何科技都只是工具,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在用好科技這一工具的同時,實現經營思維的數字化升級,用「創新引領發展」,以科技驅動創新,科技是術、創新才是道。
金融業都在加速數字化轉型,光大銀行卻已將科技滲透到毛細血管,且獲得了效益。後疫情時代,國家提出新基建戰略、AI產業化加速、5G時代撲面而來、AIoT萬物互聯變為現實……諸多因素疊加,各行各業加速數字化轉型是確定的。面對新的局勢,光大銀行的科技創新正在上演加速度,劉金表示上半年光大銀行抗擊疫情、加快數字化轉型,下一步三大重點工作之一,就是「依靠創新開展新機,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堅持把科技創新放在核心位置,在下一階段的工作當中,更加突出進中求新,依靠創新育新機,開新局。」
具體來說,光大銀行將繼續深化數字銀行發展體系,加快場景應用,雲計算和大數據自主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強移動化、開放化與生態化服務能力,用好金融科技創新專項經費,並在此基礎上打造更多更好的數字化名品,加快數字化轉型,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技術運用,不斷增強數字銀行經營能力和風控能力。
在落地層面,光大銀行要「育新機、開新局」的關鍵,在於繼續以科技創新實驗室為依托,在光大集團IT戰略下,對科技創新機制進行迭代,推進「科技創新2.0」落地。在可見的未來,光大銀行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是「123+N」數字光大發展體系。
2019年光大銀行提出的「一個大腦、兩大平臺、三項能力」金融科技支撐體系在2020年升級為「123+N」數字光大發展體系,包括「一個智慧大腦,兩大技術平臺,三項服務能力,N個數字化名品」,這是光大銀行「科技創新2.0」的頂層設計,謀局智慧金融、金融雲、金融大數據、移動金融、開放金融等金融科技創新,通過制定數字銀行建設評價體系,一步一個腳印地讓科技實現對普惠金融、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業務「全客戶、全渠道、全產品」的全覆蓋。
在新的創新戰略下,光大銀行對科技創新機制進行迭代,提出科技投入倍增計劃,2020年科技投入占上一年營業收入的比重將提高到3%以上,全行科技人員占比達到4%,同時優化升級科技創新機制、成立金融科技創新基金,先期投入5億元,專項支持年度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同時,光大銀行制定了一套新的激發內部員工創造能動性的創新激勵模式。3%的科技投入、4%的人力投入、5億創投基金的「345」,是光大銀行2020年科技創新落地的主戰略。
半年多時間過去,光大銀行以「345」為主線的科技創新2.0落地成果豐碩,這也在半年報中得到充分體現,雲繳費等金融名品不斷湧出的核心原因是因為光大銀行有一套不斷迭代的創新機制。
楊兵兵介紹稱光大銀行也非常重視「銀行科技基礎建設」,構建銀行新基建,光大銀行認為「銀行的科技基礎建設的升級,將構築新的護城河。」上半年,光大銀行應用上雲率達到了87.51%,全行有效可用數據同比增長了67.22%,自主研發的分布式資料庫光大寫了25萬行核心代碼,且獲得國家知識局軟體著作權,已廣泛應用在雲繳費,雲支付,新理財等數字化名品系統上。
下半年,光大銀行將圍繞「123+N」科技創新戰略,以「345」為抓手,加大科技投入、夯實技術基礎、培養科技人才、升級創新機制,推進科技應用、構建創新生態:
-
在技術層面將繼續強化基礎技術建設,特別是光大數字人、安沃雲、統一支付平臺、開放銀行3.0平臺。
-
在人才層面,光大銀行在光大大學下設立數字金融學院,搭建創新生態平臺,培養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
-
在業務層面,在三大App持續提升的同時,圍繞「雲X」生態服務系列、「XX通」產業互聯網服務系列與「陽光X」場景服務系列打造更多細分創新應用。
寫在最後:
在一眾銀行中,光大銀行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金融科技之路,綜合優勢已確立:2011年系統布局形成金融科技先發優勢、重視科技創新機制建設形成制度優勢、捨得真金白銀投入形成技術基礎優勢。高瞻遠矚、系統推進、紮堆落地,後疫情時代光大銀行大概率將繼續成為最懂科技的銀行巨頭,有望率先抓住數字化、智能化與移動化等趨勢實現跨越式發展。
光大銀行已牢牢掌握智能金融時代的主動權。
END
▼
往期精彩回顧
▼
宅文化時代,品牌如何做生意?
2020,私域流量覺醒元年
為什麼說現在是投放在線廣告的最佳時期?
如何化解疫情危機?這是企業家的答案
李佳琦,何必明星
抖音變長,快手變快
2020年中國科技行業最可能發生的38件事
羅超頻道是知名科技行業自媒體。研究技術、產品、商業、資本和趨勢,關註中國本土科技創新、大公司、中概股、文娛內容、AIoT、新零售、新金融、新技術和產業互聯網,是虎嗅網、36kr、鈦媒體三大平臺年度作者(唯一大滿貫),是百家號、新浪科技、網易號年度作者,是36kr觀察+特邀採訪嘉賓,讀者覆蓋人群1000萬+,全平臺訂閱讀者100萬+。
轉載/合作/社群聯繫個人微信:
luochaozhuli,請註明來意。
我們鼓勵有質量的討論!每日精選置頂留言,送上愛奇藝/騰訊視訊/優酷任意平臺會員一份,留言被置頂讀者,請在後臺回復「留言+電話號碼」,我們審核後將聯繫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