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見習記者 吳小飛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日前在北京召開的第十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罕見的談到了減稅降費,並建議盡快提升養老金統籌機制,用南方多年的滾存結餘調到東北救燃眉之急。
賈康稱,在全面「營(業稅)改增(增值稅)」之後,中國的第一大稅——增值稅,需要進一步降低。企業和民眾的訴求也非常明顯,中國要降稅當然繞不開這第一大稅。此外,企業和社會高度關注的企業所得稅,國務院給出的減稅安排,也主要側重於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
賈康認為,光減稅還不夠,企業和社會層面的負擔,很多是稅外的。減稅要有配套改革,比如「五險一金」怎麼降低,個稅改革暴露的如社保費用問題等,必須趕快把標準繳費率、尤其是最主要的基本養老金繳費率往下調。落實到具體,應盡快把全社會基本養老的統籌機制提升,把原來分散的至少好幾十個蓄水池,合到一起以後,它的整合補給功能會馬上提高,南方多年的滾存結餘就可以調到東北救燃眉之急,繳費率就有下調空間。「這種改革是要突破原有既得利益的阻礙,需邁出實際步伐,趁勢把稅和非稅聯動的配套改革做好。」
賈康還透露,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財政改革三大任務的優先順序已發生變化,財政體制的理順成為首要任務。
賈康介紹,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央政治局審批的第一項改革方案就是財政稅收的配套改革,明確指出三大改革任務:預算改革、稅制改革、理順中央地方體制關係的改革。當時還有非常明確的時間表,即財稅改革重點和基本的事情,到2016年要做出來。「很遺憾,在改革深水區的種種條件制約之下,到現在為止,也不能說‘三中全會’之後政治局審批通過的財稅配套改革方案中重點的事情都做出來了。」
理順財政體制方面,中央要求要塑造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財政制度安排。賈康表示,從財政和經濟的理論視角講,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必須優化政府和市場主體,以及公共權力主體和公民、納稅人間的分配關係。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業、公權體系和公民,三大基本經濟關係,必須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改革目標,適應現代國家治理的內在要求。
其次是稅制改革。賈康強調,稅制改革的重點是構建地方稅體系,在實際生活中,地方近年一直關注的基層財政困難、隱性負債問題、以及所謂土地財政等問題,與地方政府的短期行為有關。
對前述問題的解決,賈康表示,基本思路可以勾畫為:要從中央到地方,理順體制的源頭。最高權力機構——人民代表大會,以清晰的法規形式對行政體系授權,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得到授權以後,形成清晰的政府職能。與事權對應的,是可操作的、與預算科目可一一對接的支出責任。在操作層級上,不應能延續過去的五級框架,應該做到中央、省、市縣三層框架。
最後是預算改革。賈康認為,預算改革在推進中,除進一步提高透明度,讓社會各界越來越能夠知道政府預算的信息所代表的政府活動的範圍、方向、重點之外,在具體的管理形式上,必須攻堅克難,把三年滾動預算,從中央到地方運轉起來。他表示,預算機構必須要有三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測能力,考慮三年時間段內財源和支出的各種變量、要素,以偏差較小的預測結果作為依據,才能編制出在實際生活中有意義的預測。「老百姓批評了多年的年底突擊花錢等問題,這里的技術原因、管理原因,跟過去只有每一年度的預算運行計劃直接相關,我們必須突破這樣的局限。預算改革怎麼全面計入績效管理,這將是比較艱辛的探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