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 騰馬丁博士
車圖騰出品,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
最近,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產品投訴情況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消費者協會投訴與咨詢信息系統共錄入汽車產品(含零部件)投訴19,283件,相比上一年下降了5.8%。從投訴涉及品牌來看,比亞迪位居第一位,這使比亞迪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
針對這一結果,有來自廠商的官方解釋,有媒體的推波助瀾,也有消費者的反饋,莫衷一是。本文將以中消協數據為核心,以各方聲音為參考,對比亞迪投訴風波進行梳理分析,旨在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客觀中立的視角,為廠商找準問題症結和瓶頸難點。
1
快速發展遇產能瓶頸
「沒這麼大產能,就別打這麼大廣告,等6個月都提不到車,心都死了。」在某汽車網站的比亞迪元新能源論壇上,有網友如此抱怨道。
據中消協的統計,比亞迪投訴量位居第一位,共計649起。被投訴的問題主要為訂金(107起)、發動機(32起)、涉嫌欺詐(25起)、輪胎(16起)和拖延提車(11起)。
對於其中最主要的訂金問題,廠商解釋道:「去年新能源汽車太火,提車周期太長,客戶抱怨太大。」據悉,2018年下半年元EV上市後的訂單超預期爆發,而產品供應不足。據調查,2018年,消費者等待3-6月才能提車幾乎成為普遍現象,更有甚者,最長半年時間仍沒有交付,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直接導致大量投訴與合同糾紛。
(表1:被投訴汽車TOP10品牌的TOP5問題)
制約EV產品產能釋放的主要原因是動力電池產能跟不上。新能源浪潮之下,行業在快速擴張期也陷入了「成長的煩惱」。
目前,大陸動力電池行業面臨高端不足、低端過剩的問題。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動力電池實驗室主任、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稱,2018年大陸動力電池產能有80%尚未釋放。
高工鋰電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間國內有超過30家動力電池企業成立,若當前形成的產能全部釋放,將會形成170Gwh的巨大產能,大約是目前市場實際需求的7倍多。
比亞迪進入了高速發展期。2018年,全年新能源車型銷量約25萬輛,占全國總量125.6萬輛的20%。因此,作為行業龍頭的比亞迪,也在幾倍於其他企業地遭受著供給與需求不對等的困境,這將對其未來發展提出嚴峻的挑戰。
應當指出的是,投訴量與銷售量和保有量之間存在著超線性的關係。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銷量越大,投訴量也必然越大,那麼你只正確了一半。實際的情況是,當銷量或保有量積累到一定規模,其出現的問題,如投訴量,將呈指數級增長。
比如,某媒體寫道:「中消協公布的投訴量為絕對值,由於各品牌汽車的銷售量與保有量不同,投訴率的相對值也有所差異。但是,在調查過2018年各品牌乘用車銷量之後,發現比亞迪的相對投訴率依然居於高位,平均每賣出770輛就會有一起投訴事件,僅次於一汽大眾(平均每賣出99輛就會有一起投訴)。」
這種算法掉入了一個常見的邏輯陷阱。理論上,任何複雜事物都存在相互關聯的內在生長邏輯,受到其規模大小的制約,並與其規模成一定比例變化的關係,但這並不是簡單的1:1的線性法則,而是要按照各自的指數來衡量。
在今年315投訴涉及汽車品牌Top10中,除比亞迪位居第一位,第二位到第十位分別為賓士、BMW、別克、奧迪、一汽大眾、長安福特、東風日產、上汽大眾和東風本田。這個榜單幾乎涵蓋了所有主流合資品牌,比亞迪在其中是唯一的自主品牌,側面體現了它的規模優勢。
(表2:被投訴汽車品牌TOP 10)
2
管道管控能力亟待提升
在中消協發布的報告中,比亞迪被還有另一個較顯著的投訴項目——售後服務問題。
中消協指出,各汽車品牌被投訴問題均是集中於售後服務、合同和質量方面。售後服務主要問題為不履行三包義務、不履行售後承諾,合同違約行為主要集中於訂金方面,質量問題主要為產品性能和不合格產品。
在比亞迪的投訴單中,售後服務問題高達279個,遠高於訂金問題(124個)、質量問題(81個)。有媒體指出,從2015年至今的被投訴情況,比亞迪相對投訴率逐年下降,被投訴主要問題從質量問題逐漸向售後服務轉變。2015年到2018年,比亞迪汽車質量問題投訴率從36.03%下降到12.48%,成長有目共睹。
質量上去了,服務要更努力。
走技術路線,回歸產品本質,是許多自主車企選擇的道路,這是自主車企向上突破的最終途徑。但另一方面,服務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消費者的體驗,所謂「產品是根,服務是魂。」售後服務方面的大量投訴,直指廠商對管道的管控能力低下,培訓環節缺失。
當前,新能源汽車領域尚不夠成熟,機遇與挑戰並存,甚至在各方勢力混戰的情況下,多數車企挑戰大於機遇。伴隨車市增長乏力,行業洗牌加劇,粗放式的管理已經過時,行業步入了拼服務、拼耐心、拼體驗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如何充分尊重消費者,靈活應對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尺度和標準,始終保持和變化的敏感性,是擺在比亞迪面前的新問題和新挑戰。
越發展,越有發展的問題。在新一輪的戰略擴張和新能源政策紅利之下,能不能補好短板,將決定了比亞迪能走多遠。
補短板,要有整體意識和長遠思維。事物是在不平衡性發展中做到整體發展的。短板與長板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但需要一個過程,難以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尊重客觀規律,葆有「時間的耐心」。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希望比亞迪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車圖騰
資深汽車媒體人暮四先生(劉小悶)領銜打造
騰爺文化 ·NDIMedia旗下新媒體
暮四(劉小悶)個人微信:musix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