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都說這兩年車市不景氣、「消費降級」,要不是發現各大豪華品牌內地銷量節節高升,我差點就信了。我們來看看保時捷2018年的全球財報,就知道豪華品牌和平民品牌的消費情況是兩極的。
2018年財年保時捷集團營業收入為258億歐元,同比增長10%;全年銷售利潤4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26.59億),同比增長約4%。
中國作為連續四年摘得保時捷最大單一市場稱號的國家,消費者對定位在比BBA更高一級別品牌的保時捷鐘愛有加。2018年保時捷在中國共銷售80108輛,同比增長12%,占據保時捷全球30%的市場份額。
Buying Power
賺錢要緊,賺錢要緊?
近幾年,中國消費者對保時捷品牌遞進的好感直接刺激了銷量的節節攀升。關於要達到國產化保時捷的「通關條件」也從某一單一車型銷量達到10萬輛直接銳減到5萬輛,由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奧博穆(Oliver Blume)松動的條件已經是釋放出對中國生產最積極的信號了。
所以,這很明顯銷量規模是決定保時捷國產與否的核心條件之一。
國產後的保時捷將對未來在中國的「江湖地位」受到一定挑戰。已經成為保時捷的車主固然不希望自己的豪華標籤受到國產化的降維打擊,準備要成為保時捷車主的消費者也抱著「趁早買一台正宗保時捷」的利誘毅然入城。
豪華品牌從無到有,再到國產化強力滲透市場的遞進過程中,消費力的增漲是高端車國產的必然路徑。保時捷的前車之鑒是BBA國產後車主們仍會劃分進口/國產兩種車型,作為高級標籤,飲茶喝酒時還能有一說,很明顯結局是正宗的豪華國產後財源滾滾。而如若品牌虛張聲勢(例如:DS諦艾仕),低開高走只能成為市場炮灰,危機重重。
賣車重要
高冷也重要
保時捷這些年在華堅持不國產的原因與雷克薩斯的倔強顯然是兩個路子,後者是對匠心最後的執著,認為國產對品控的不穩定性會有損雷克薩斯的品牌形象,而保時捷的原因顯然勢利很多一一基於品牌高端定位和銷量規模的原因,在華投產並不符合成本效益所以不國產。
不過系列的趨勢愈發成熟了保時捷的國產條件:
-
BMW集團增持華晨BMW合資公司股權到75%,合資股比逐步提高;
-
特斯拉成為中國新能源車領域放開外資股比後的首個外商獨資項目;
政策利好與市場蓬勃發展,無不時刻刺激著保時捷吸金成癮的躁動。
2018年,中國政府修改了《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允許外資汽車企業在中國建立持股比例超過50%的本地化生產企業。這意味保時捷不需要合作夥伴就可以在中國啟動生產,同時將全部利潤收入囊中——對於這個全球最(會)賺錢的豪華汽車製造商來說,新規定是個好機會。
點一下,會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