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 / 華商韜略 包涵
從概念提出到方案通過只用了80天,科創板的進度超越所有人預期。
23日的中央深改委會議,通過了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在科創板試點註冊制的方案和實施意見。市場普遍預期,春節過後相關配套細則也將落地,科創板大概率上半年就能推出。
科創板的優先級別與決策層次之高,在資本市場歷史上絕無僅有。
而註冊制的出現,改變的不止是股票的發行制度,還將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整個生態。
投行首當其沖。
據悉,浙江本土券商財通證券已經第一時間成立科創板小組,全力跟進科創板相關工作,全力挖掘輔導浙江科創板潛在企業。
1
目前有消息稱,科創板的首批試點企業以券商的報送為主,且上報工作早已經完成。這批企業普遍具備硬科技的特點,標準不低。
高標準面對的不止是企業,還有券商的投行。
盡管證券發行的核準制多年以來飽受詬病,但是相當於監管層對公司融資的一項背書。
未來的科創板試行註冊制,發審環節大幅簡化,科技企業看得懂的人少了,背書卻沒了,這時的投行能力將成為發行業務的關鍵因素。
監管層顯然對此作出了考量。
有媒體獲悉,關於科創板的推薦和審核未來將會非常嚴格,未來投行要拿科創板項目,相關保薦代表人須在兩年之內做過三單IPO,才能對科創板項目簽字。
「兩年三單」的標準幾乎將絕大部分保代屏蔽在外。
根據媒體測算,目前待審IPO公司涉及的500名保代中,僅有45人同時簽單兩個項目,4人同時簽單3個項目。
這意味著以後參與科創板的,不僅要是科技企業的高精尖,也要是投行人才的高精尖。這個以熬夜著稱的行業,只怕以後的睡眠將更少。
2
作為一項增量改革,科創板對券商的投行業務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但在初期,出於平穩試點的目標,該板塊企業上市節奏一定不會太快,數量也要逐漸才能放開。對標2009年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業內普遍認為首批公司不會超過20家。
根據國泰君安的預計,首批發行家數可能在10-15家,首批發行規模將在200億以內,按照5%承銷保薦費率測算,將貢獻10個億投行收入,與2018年的全行業投行業務收入350億左右相比,貢獻度為2.9%,對全行業營收貢獻預計在0.5%以下,較為有限。
但科創板和註冊制對投行的意義顯然不止於此。
市場一直有一種聲音,在核準制下,中國並沒有真正的投行。發審委某種程度替代投行行使了其功能,而真正的投行,卻變成協助企業滿足監管層的各種審核與要求的「包裝者」,並未獲得真正的成長。
註冊制實行後,投行將告別發行通道角色,在由市場決定發行價格和規模,承銷商自身也可以跟投的的情況下,將對投行的風險識別、研究定價能力、銷售能力和資本實力都提出更高要求。
「商業銀行一夜之間可以建立,但是投資銀行卻需要至少十年時間磨礪。註冊制開放後,券商可以從事真正的投行業務,十年之後,也許少數券商可以蛻變為真正的投行。我們無法改變投資銀行只能在市場檢驗中產生這一規律。」廣東省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陳培雄認為。
3
科創板推出後,起初只能由頭部券商享受紅利的觀點,目前已經成為共識。
最近兩年的IPO項目中,幾乎有六成被排名前十的券商瓜分。科創板推出後,無論是從保代數量還是從資源數量,中小券商都無法與第一梯隊的券商相較量。市場普遍認為,初期受益者仍是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大券商。
截至目前,科創板的配套細則尚未出台。註冊制的市場化定價將如何落地,也將決定這些券商未來獲益幾何。
根據廣證恒生的預測,科創板的發行可能按照網下詢價+網上定價的方式,發行價格由企業與投行根據詢價結果確定,沒有價格限制。
若市場化定價方式落地,科創板將有可能引入類似於港股基石投資者的戰略投資者制度,為風險較高的成長型企業提供背書。而戰略投資者的持股將有限售期,但不會長於原始股東。
「科創板可能將引入註冊制市場常見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制度,也就是俗稱的‘綠鞋’制度,以達到穩定股價的目的,做到發行人與投行的雙贏。」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