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月11日,由騰訊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科技向善」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主題為「Relaunch刷新」,來自經濟、教育、學術、媒體等行業的專業人士就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歷程與過去一年的互聯網重大事件進行了分析與思考。
「科技向善」是騰訊研究院在2018年初提出的理念,他們希望「通過多方對話、研究和行動來探討如何用科技來緩解數字化社會的陣痛」。2018年1月20日,以「Overload過載」為主題的第一屆論壇探討了數字化社會生活與互聯網技術帶來的衝擊。
大議題
論壇現場的布置頗有TED大會的氣氛,一條由燈光與玻璃組成的走廊上列舉了從1994年到2018年的「互聯網大事件」。開場之前,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已經到齊,彼此相談甚歡。事實上,到場的專業人士數量比預想中還要更多一些,包括預計在論壇上發言的專家在內,嘉賓席坐得滿滿當當。
進入會場的必經之路,記錄了近20年來中國互聯網的重要事件
論壇現場
我坐在媒體區,與嘉賓們的談笑風生相比,這一邊很少聊天,人們忙著拍現場照片、編輯消息和處理工作。過了一會兒,一位男士來問我旁邊的座位有沒有人,我答沒有,他就坐下了。後來我才知道他來自快手。
不論是「新技術衝擊」還是「互聯網寒冬」,在參與討論的學者、媒體人、經濟學家、教育平台創始人眼中毫無疑問都是嚴肅的議題——剛剛過去的2018年,全球範圍內關於互聯網的負面新聞不少,有用戶的,有監管的,還有產品本身的。面對這些,國內互聯網行業目前還沒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邱澤奇、《經濟學人》中文版主編吳晨、騰訊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李剛,以及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王融的發言是這次論壇的重點。他們分別從互聯網應用發展20年來對中國社會的影響、2018年全球互聯網公司面臨的困境、數字經濟的邊界、數據治理的零和博弈等話題表述了觀點。不止一位專家在發言中提到了「互利」「共贏」「平衡」與「革新」,而這也是人們在2018年互聯網行業中經常聽到的呼籲。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邱澤奇正在發言
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王融,她演講的主題是「如何避免零和陷阱」
不知什麼時候,坐在我旁邊的那位「快手先生」已經不見蹤影。他的包還放在座位上,顯然不是提前離開。或許,在這個論壇上,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小細節
此後,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郭凱天上台發言。他笑容可掬,顯得十分親切,開場白還講了兩個笑話。也許是本次論壇由騰訊研究院主辦的關係,他看上去像是一個侃侃而談的主人,更輕鬆,也更耐人尋味。
郭凱天的發言同樣圍繞著2018年展開:「很多人問我2018年什麼時候過去,現在我可以說,2018年終於過去了。」
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台下互聯網從業者的心聲。我悄悄觀察四周,大部分人都聽得相當認真,或許他們也曾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問出同樣的問題,然而現在,2018年總算是過去了。
但從另外一些意義上說,2018年還在繼續。郭凱天表示:「2018年不是一個年份,而是一種狀態——是巨大變革來臨前,面臨各種矛盾和衝突,要想辦法克服、解決,要集結各方的智慧,請全社會努力解決的一種狀態。」
互聯網新技術帶來的巨大變革,以及隨之而來的矛盾與衝突,互聯網從業者都是十分重視的。郭凱天認為,互聯網從業者要保持警醒,要有自省能力,還需要相信,「相信中國的互聯網企業、用戶、監管機構乃至整個社會是有能力把互聯網往更美好的方向發展的」。
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郭凱天
郭凱天發言之前,主辦方設置了「眾生說」環節。他們事先將2018年受人關注的事件整理成10個問題,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上台發言,但每人僅有90秒時間,超過時間後話筒將被關閉。
起初,人們顯得有些矜持,但在主持人點名叫起幾位來賓上場之後,不少人的積極性還是被調動了起來。在座人士大部分是大學教授、資深研究員和企業高層,來頭不小,「暢所欲言」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針對論壇提出的10個問題,他們提出了不同意見。
一位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專家表示,她當天上午參加了另一個互聯網主題論壇,在那里,許多外國公司盛讚中國互聯網的包容性與潛力,僅僅過了半天,中國的互聯網從業者就在談論寒冬與自省,這樣的對比讓她覺得,應該從更全面的角度來看問題。
「快手先生」也在這個時候回到了會場里。他搶到了這個環節最後一個發言機會。在90秒里,他侃侃而談快手在社交媒體方面的態度,以及對於創新、自由的期待。散場時,坐在他另外一側的參會者與他談起了合作。
救孩子
提到騰訊,「遊戲」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一方面,包括《王者榮耀》在內的多款熱門遊戲讓騰訊成為中國遊戲行業當之無愧的巨頭;另一方面,受輿論影響,遊戲與未成年人保護的問題也一直懸在所有遊戲企業頭頂。
騰訊遊戲自2017年上線「成長守護平台」,並在《王者榮耀》等遊戲中採用了健康系統。2018年,這套健康系統又經歷了極為嚴格的升級,接入並強制進行公安實名校驗,啟用人臉識別系統,對未成年遊戲用戶的控制可謂武裝到了牙齒。
「科技向善」論壇中的對談環節選擇了「數字成長」話題,參與者包括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VIPKID聯合創始人陳媛,以及騰訊用戶平台部總經理、騰訊未成年人守護產品負責人鄭磊。
如今的90後、00後已經生活在互聯網社會中,使用數字產品是不可避免的
3人的討論重點大多數時候仍然集中在遊戲上——沒有家長擔憂自己的孩子「沉迷」學習,而關於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報導對象一直是遊戲。孫宏艷指出,如今90後、00後孩子的一大特徵是「網路原住民」,自出生起就在使用互聯網,成年人不可能硬把他們與網路隔離開來。相應地,家長自身應該首先接納網路在家庭生活中的狀態,再去引導孩子理性使用互聯網。
孫宏艷還提出了「親密有間」的概念。「互聯網時代的家長與老師應與未成年人形成‘親密有間’的關係,」她總結,「在引導教育孩子使用數字產品的同時,給他們一定的個人空間。」
目前,批判遊戲的另一個重要方向來自留守兒童。在媒體與社交平台上,「農村留守兒童沉迷手遊」的新聞日益增加。鄭磊在討論中說,他的團隊曾走訪過大量留守兒童家庭,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少玩遊戲,多與家人在一起,孩子們的答案並不像新聞報導中的那樣,對手機之外的東西漠不關心,而是都願意放下手機,但父母不在身邊是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孩子們無法解決。
鄭磊表示,未來騰訊未成年人守護產品將進一步細分,推出新的模塊,面向留守兒童和缺少家庭陪伴的兒童。新模塊或與教育機構、學校配合,把孩子實際的時間分配反映到產品中。
陳媛則提到了教育中的「過度遊戲化」問題。去年11月,一款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習軟件」引發爭議,它確實涵蓋了中小學的部分知識點,但其中解鎖題目、獲取獎勵的方式與時下流行的課金手遊幾乎完全相同。最終,軟件將「課金」功能撤銷,風波漸息。
陳媛認為,遊戲化教學不能本末倒置,「教育者要考慮尋找平衡」。
就在差不多的時間,我讀到了另一則消息:一名美國高中教師向人們介紹他在大學里參與過的遊戲教育課程,人們通過遊戲建立起一些模型用來討論現實問題,如《魔獸世界》中的性別與種族,《這是我的戰爭》中的戰爭與移民。這些經驗令他獲益良多,而他也樂於鼓勵自己的學生們用遊戲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實際上,「教育」與「遊戲」的聯繫從未間斷。區別或許只在於,我們玩著什麼樣的遊戲,就會有什麼樣的思維,當這種思維表現在教育領域,就會呈現出不同的形態。
肥宅水
我在論壇現場看到了2次「肥宅水」。
入場之前,每個人都要在主辦方提供的10個問題中選擇1個,而且只能選擇1個。出於好奇,我選了「信息流為何變成了信息‘肥宅水’」。後來我們得知,主辦方會根據選擇人數的多少為10個問題排名,最終,「肥宅水」在「互聯網20年大哉問」中名列第3。
根據參會者選擇得出的提問排名
但在討論環節,這個問題直接被跳過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的嘉賓們討論了智慧型手機、算法、知識付費、網路創新、分享經濟,以及互聯網為何更加偏愛年輕人,它到底是「英雄」還是「惡龍」。沒有人提到「肥宅水」。
不過,假如人們仔細觀察,會發現會場提供的瓶裝飲用水上,都統一印著「肥宅水」字樣。從瓶身造型和瓶蓋顏色上看,它們原本應該屬於一個知名純淨水品牌,包裝上的「肥宅水」,無疑來自主辦方的創意。
在場的每個人都喝到了「肥宅水」
作為真正的「宅」群體中的一員,我知道「肥宅水」是什麼意思。在它成為流行詞語之後,不同的人就「肥宅」和「水」展開了不同的討論,到最後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
我很想知道那些專家學者們對這個詞的看法,很可惜沒找到太好的機會。論壇結束之後,我跟著離場的人群一起走向出口,那些或空或滿的「肥宅水」,也都被留在了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