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觀察家:「我發現中國並沒有太在意輸贏的問題」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新華社記者羅晶晶、楊世龍】

觀察人士指出,考慮到如今中國在全球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對於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來說,尤其是對於西方媒體界、學界和政界的人們來說,打破對中國的偏見、消除對中國的誤解的必要性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美觀察家:「我發現中國並沒有太在意輸贏的問題」 國際 第1張

新華網英文版2019年11月1日刊登了新華社記者羅晶晶、楊世龍在美國對三位中國觀察家的採訪報導

負面報導

彼得·沃克(Peter Walker)是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Company)的榮譽退休高級合夥人。在過去15年里的80多次訪華過程中,他與中國的企業家、官員和普通民眾進行了大量互動。

「我在中國看到的普通人大多是開心的,他們很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我發現他們都充滿了幹勁。而我在中國見到的政府官員也都真心希望能做一些從長期角度來看對老百姓有好處的工作」,彼得·沃克最近在接受新華社的採訪時說。不過他在美國主流媒體上所看到的中國形象卻是非常負面的:「美國媒體會在報導中提到中國老百姓是多麼不開心、多麼受到壓迫,而政府官員們無一不是腐敗分子,沒有人把涉及百姓利益的工作放在心上,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權力」。

由於中國在美國輿論中的形象是如此負面,這位經驗豐富的商務咨詢專家決定寫一本書來「揭示真相」。在其最近出版的《權力、差異和平等:消除中美之間的誤解與分歧》(Powerful,Different,Equal:Overcoming the Misconcep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一書中,彼得·沃克寫道:「我只是如實記述我親身經歷的事情……人們不會在讀這本書時感到我有任何親美或親華的傾向」。

「中國和美國之所以奉行各自不同的發展模式,這與兩國不同的歷史和文化是有關係的。如果美國人能理解這一點,那麼他們就不會對兩國體制為何會有今天這樣的差異感到不解了」,彼得·沃克對記者說。

彼得·沃克在自己的書中介紹了崇尚和諧、集體主義和實用主義等中國人的思維特徵,他認為這些都是中國人從儒家思想和所身處的社會現實中形成的,「最令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儒家思想自形成至今已經有2500年了,可這套價值觀至今仍然在中國社會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

展開全文

美觀察家:「我發現中國並沒有太在意輸贏的問題」 國際 第2張

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的榮譽退休高級合夥人彼得·沃克2019年10月22日在美國紐約接受新華社記者的採訪

曾在中國生活過45年的詹姆斯·海默維茨(James Heimowitz)是位於紐約的華美協進社(China Institute)的總裁,他也同意彼得·沃克的這一觀點。「美國人真的知道中國的體制是如何運轉的嗎?我並不認為美國已經對中國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詹姆斯·海默維茨說。

創建於1926年的華美協進社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跨文化、非營利性的對華交流機構。詹姆斯·海默維茨說他的中國朋友及其家人的生活在過去幾十年里做到了巨大提升,「他們都對自己國家的發展道路感到自豪」。

「如今中國各地遍布先進的基礎設施,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羨慕的對象。中國社會到處都充滿了活力。此外,中國人知道如何對自己的歷史表達尊重,但中國人並沒有活在過去,他們一直在著眼於未來」,詹姆斯·海默維茨說。

詹姆斯·海默維茨在談到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里讓8億人口脫貧的成就時指出:「我認為人們在面對這一成就時除了欽佩不應有任何其他情感」。

建立互信

「我覺得美國人在看中國時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信任。美國人不但對中國缺乏信任,而且對中國也非常缺乏了解。人們不可能在談論外交政策的過程中加強互信,兩國民眾必須加強對對方的了解,這樣人們之間才能產生親近感,互信才有存在的基礎……說實話,我覺得為了改善目前的情況中國做不了太多。與中國相比,美國應該做得更多」,當被問及如何看待一些美國政客對中國的輿論攻擊時,詹姆斯·海默維茨表示。

「中國已經為理解美國、向美國學習做了很多工作,中國在這方面的努力已經進入了很深的層面,而美國社會還沒有發現自己有必要對中國加強了解」,詹姆斯·海默維茨說。

彼得·沃克則表示,由於美國已經在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位置上坐得太久,美國人對中國缺乏興趣「並不奇怪」,只有當中國真正成為全球經濟的中心時,美國人才會真正「對中國提起興趣」。

美觀察家:「我發現中國並沒有太在意輸贏的問題」 國際 第3張

華美協進社總裁詹姆斯·海默維茨2019年9月20日在美國紐約接受新華社記者的採訪

在談到中國快速發展時,美國諾威奇大學(Norwich University)政治學系助理教授薩瓦爾·喀什米爾(Sarwar Kashmeri)把這種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現象歸因於「中國自己發展出來的國家治理模式——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很多用來分析中國的理論都是被一些預測中國走向的專家(而非政府)提出來的,而那些理論很多都是為提出者的私利服務的(self-serving)……中國形成了自己的國家治理模式,這件事沒什麼難以理解的。據我所知,中國對向外輸出自己的模式毫無興趣,中國也無意按照自己的樣子來改造其他國家。西方媒體界和學術界在理解中國的對內對外政策時所做的功課還不太夠」,薩瓦爾·喀什米爾說。

薩瓦爾·喀什米爾已經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進行了多年研究,他認為很多關於「一帶一路」的文章「並不十分準確」。他最近就「一帶一路」出版了一本新書,他在書中使用了非常簡單的語言來幫助美國讀者理解「一帶一路」。

「我認為美國人有必要對中國加深了解,否則美國將進入一個非常危險的時代」,詹姆斯·海默維茨說。

超越零和博弈

幾位觀察家指出,美國已經到了超越零和博弈思維、消除對中國的誤解並與中國聯手解決事關全人類福祉的全球性問題的時候了。

「中國已經崛起,而且這種崛起的勢頭還將持續下去。這是一個美國以及全世界都需要面對的事實」,詹姆斯·海默維茨說。

「美國還沒有為自己即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做好心理準備。我發現中國並沒有太在意輸贏的問題,東西方在價值觀上的差異也許可以為此提供解釋。在東方,人們推崇平衡與和諧,希望做到雙贏,中國人總是說,‘咱們得想辦法讓雙方都滿意’;而在美國,人們都太想擊敗對方,人們太執著於贏家和輸家、天堂和地獄、善良和邪惡這種對立的概念。我們美國人是在二元對立的文化環境中長大的,我們很難想像美國與中國在一種建設性的關係中和平共存是什麼樣子」,彼得·沃克說。

沃克認為遏制中國對美國來說毫無勝算:「美國能給中國製造麻煩拖慢其發展步伐嗎?也許美國能做到這一點,不過中國經濟實力早晚還是會超越美國,這是無法避免的結果」。

「在這個星球上,中國和美國是最重要的兩個國家。我們也許不能在每一個問題上都達成共識,我們有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國家制度,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法合作,這恰恰意味著我們必須展開合作」,詹姆斯·海默維茨說。

(觀察者網馬力譯自2019年11月1日新華網英文版XINHUANET網站)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