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16年以來,隨著財政補貼「退坡」和「雙積分」政策的實施,大陸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模式由「鼓勵先進」轉變為「制約落後」。本文對大陸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情況與有關影響進行分析。
新能源汽車是國家重點扶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受各項政策影響,大陸新能源汽車產業尚未形成內生增長動能。2018年4月1日,《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即「雙積分」政策。該政策的實施引起了產業界的高度關注,對汽車行業中汽車企業、消費者和中介服務等主體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
「雙積分」政策的基本情況
「雙積分」政策對汽車企業的油耗積分(CAFC)和新能源積分(NEV)實行並行管理,旨在提升大陸乘用車節能水平,緩解能源壓力,建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管理長效機制,促進汽車企業健康發展。政策的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個平台、兩項目標、三種方式和四重保障。其中,「一個平台」是建立統一的汽車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平台,對政策目標統籌管理;「兩項目標」是基於積分管理平台,開展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兩個目標的管理工作;「三種方式」是在油耗積分、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時,結合大陸汽車產業情況,開展結轉、轉讓、交易三種積分使用方式,減輕企業達標壓力;「四重保障」是在信用管理制度、數據核查機制、產品結構調整約束、綜合管理手段四方面提供有效保障。
2019年起,乘用車企業應達到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達不到的企業將產生新能源汽車負積分,需向其他企業購買正積分進行抵償。此外,建立正積分單向抵償燃料消耗量負積分機制,由傳統能源車企承擔部分新能源汽車發展成本,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總體來看,積分交易制度可以做到補貼政策退出的有效銜接,為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長效發展機制提供制度保障。
二
「雙積分」政策的主要影響
一是倒逼汽車企業戰略轉型。一方面,製造企業必須將新能源汽車作為企業未來的戰略重點。根據「雙積分」政策,正積分是靠生產新能源汽車累積的,包括插電混動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三種,積分依次遞增。在氫燃料電池技術尚不成熟的情況下,各大車企紛紛開始積極布局生產純電動汽車。如前期重點布局SUV而產生15萬多油耗負積分的長城汽車,在2018年4月發布了旗下獨立純電動汽車品牌——歐拉,作為扭轉新能源戰略布局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合資品牌掀起新一輪合資潮布局新能源汽車。數據顯示,2017年,95%以上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被自主品牌占據。為了積極應對「雙積分」政策,很多車企在開始尋找合資夥伴。2017年6月,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合作成立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合資公司;2017年7月,北京汽車與戴姆勒共同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和動力電池工廠,引入賓士品牌的純電動車產品。
二是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雙積分」政策出台後,各大車企積極響應,加大研發先進技術的強度、加快推出新能源車型的力度。想要獲得較高的新能源積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車輛的純電續航里程。2018年8月上市的廣汽新能源GE3 530、上汽榮威MARVEL X、比亞迪宋EV 500均擁有500公里的超長續航里程,高續航里程不斷被突破。由於電動汽車對充電設施的要求較高,也推動了新型充電技術研發。同時,在「雙積分」政策導向和技術研發與突破的帶動下,創新型產品不斷湧現,主流產品的續航里程不斷提高,消費者的里程焦慮逐步緩解。
三是刺激充電設施「量、質」並進。「雙積分」政策使得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快速投入市場,也大大增加了對充電設施的需求。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截至2018年5月,全國範圍內充電經營商數量已達到318家。此外,北京等地區正在研究公用充電樁考核獎勵政策,引導、督促企業加強對公用充電樁的日常維護和管理,確保充電樁安全正常運行,降低故障發生率。目前,充電經營行業已形成五大主要商業模式:以國家電網、普天為代表的經營商主導模式、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汽車企業主導模式、以特來電為代表的車樁合作混合模式、以萬幫為代表的眾籌模式以及以首汽租車為代表的分時租賃模式。隨著充電設施需求的不斷增加,建設經營的商業模式創新也不斷湧現。
三
若干啟示
如何進一步健全政策落實、建立持續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長效機制,是下一步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
一方面,健全「雙積分」交易的市場化機制,讓新能源積分「值錢」。改變「雙積分」交易以企業內部調劑、關聯交易為主的形式,落實和完善市場化交易機制。同時,政府部門設置交易底價並加強監管,杜絕相關企業間內部協商甚至「優惠贈送」。另外,針對目前新能源積分供遠大於求的問題,及時採取降低新能源汽車的優惠倍數、進一步收緊油耗標準參數等方式對政策標準參數進行修正。
另一方面,加強「雙積分」政策配套落實機制。完善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未來對於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注意前期的科學論證和需求預測,充分考慮交通通行量和充電需求,形成可持續的商業發展模式。對於市政、物流、公務車等公共消費者群體,政府應大幅提高採購用車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對於廣大的私人消費者群體,地方政府應充分考慮消費者關切的問題,靈活採用免費牌照、免搖號等政策手段吸引消費者購買。
作者:盧超,博士,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團隊「創新創業與戰略管理」成員;閆俊琳、趙夢園,上海大學研究生。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觀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