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剛剛提到日本「勞力生產性」低下的第二個原因是,日本國內中小規模的企業占比過高。可以說,日本企業越是擴張海外工廠,就意味著日本國內的勞力生產性在進一步降低。
我們聊一個國家的未來經濟前景,「勞力生產性」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據統計,日本2017年度每小時勞力生產性對應的產值是47.5美元,這個數值僅排在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35個加盟國的第20位。自1970年開始統計「勞力生產性」以來,7個發達國家里日本長期排名末位。
勞力生產性不同國家質檢的對比
對於當前的日本來說,勞力力不足現象已無法避免,即便是未來可能有AI(人工智能)、RPA(智能機器人機械自動化)等加持,提高「勞力生產性」是不可或缺的。
越是增設海外工廠,國內生產性越低下
單是對比「勞力生產性」這一數值,排名靠後的日本顯得格外突兀。究其原因,可以概括為兩點。
其一,日本企業的業務模式發生了巨變。
在以前,日本的汽車、家電等等大型製造商都在國內開設工廠,直到這些工廠陸續遷移至海外,日本國內的製造業自此悄然發生變化。以前講究的是「因地制宜」,現在則是「效率至上」。越是追究效率的企業,不論大小,都會優先選擇將工廠建在美國、中國或者東南亞地區。經濟全球化的現在,「收益性」是企業優先考慮的絕對因素,哪里收益性更高,資金就會流向那里。
截止至2018年9月份,日本企業海外投資結餘增至185兆日元(約人民幣117萬億元),特別是在北美地區與亞洲地區,增長了近3倍。主要的投資形式為開設工廠、辦事處,業務合併、收購等。
也因此,2018年度日本企業海外部分的收益首次突破了10兆日元(約人民幣6320億元)。和歷史以往靠出口產品獲取收益不同的是,現在日本企業更能多的是進駐當地開設工廠、投資。雇傭更廉價的勞力力,獲得更高的收益。但像這樣的海外部分的收益是不能計算到日本國內生產中來。
※勞力生產性=國內生產總量/勞力投入量(即勞力人數*勞力時間)
可以說,日本企業越是擴張海外工廠,就意味著日本國內的勞力生產性在進一步降低。
日本的中小企業占比過高
剛剛提到日本「勞力生產性」低下的第二個原因是,日本國內中小規模的企業占比過高。
雖然在中小企業占比率上,日本(99.7%)和美國(99.7%)、德國(99.5%)、英國(99.9%)看起來相差無幾,但以批發·零售業為例,日本職員不足10人的批發·零售業占比高達80%(美國50%),且遍布在整個狹長的日本列島上。
※各個國家對於中小企業的定義不一,總體來講都是根據雇傭人數、營業額、總資產等來衡量。例如美國標準為500人以下,義大利為250人以下,而日本零售業則是50人以下為標準。
以這個基礎數據來推算,日本的雇傭率在70%左右,美國50%、德國義大利為60%,假設日本的中小企業要想創造出和美國中小企業一樣的生產值,那麼就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多出2倍的勞力力。
而現實是,日本職員不足5人的批發·零售企業數,職員不足20人的製造業·建築業·運輸業企業數的占比已經超過了90%,而職員雇傭數僅占比25%。由此可見,日本社會「勞力生產性」低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中小企業的平均生產性低。
所以,當當局者在討論如何提高勞力生產性,提出一套又一套對策時,是不是應該優先分析下以上兩個問題點。在此基礎上,再去思考如何克服與提高才顯得更有意義。
就目前的日本經濟來說,日本與美國的勞力生產性相差了30個百分點,如果這個差值能夠縮小到一半即15個百分點左右的話,對於日本經濟來說可能就是一個質的變化。
但15個百分點的差距,有一些犧牲是在所難免的。例如,日本製造行業的中小企業生產性和美國相比相差甚遠,所以這些中小企業很有可能在生產性改革中被淘汰。
但這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些經濟學家完全不分析日本「勞力生產性」低下的原因,就大肆宣傳呼籲提高勞力生產性。不究緣由就開始生產性改革,很有很能會斷送大半的中小企業,這個「斷送」的概念和前面提到的「淘汰」雖然結果相似,但概念與意義完全不同。
為了被淘汰下來的中小企業員工,能夠盡快入職到另一家企業,日本社會需要盡快滋生出一批新型企業來接納這批新鮮血液。這一點換在以前日本是很難想像的,要不然2008年經濟危機時,日本也不會有那麼多失業者長期無法找到工作。
結語
意識到企業成長、提高生產性是不可或缺的這一點之後,我們就明白,日本政府若想切實地推行助力企業成長戰略,就不應該是簡單的給生產性低下的企業融資或者提供補助金,而是應該將這部分資源投入到培育新興、具有高生產性的企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