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宏觀視角,微觀敘事,財經邏輯並不複雜!
作者:蘇文
來源:蘇說財經
不知身為美年健康(002044.SZ)實控人的俞熔是否會覺得,壓在身上的融資杠桿太高,稍有異常就可能hold不住。
2019年5月7日,美年健康發布了一則罕見的公告,其今年短短4個月里就新增了21.78億元的借款。看上去絕對金額似乎不是很高,但占其淨資產的比例卻高達近30%,而且其累計的借款餘額已經高達76.1億,超過了去年末的73億淨資產。
所以,此事項成為了一項需要專門公告的事項。
這則公告背後,隱約傳遞出美年健康資金面的全面告急。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其流動資產為56.67億,而流動負債則達到68.31億,流動資產已無法覆蓋流動負債,缺口接近12億。此外,71億淨資產里面有個巨大的隱形炸彈——高達48億的商譽。
為了降低桿杠,美年健康早在半年前的2018年11月就啟動了定增方案,計劃募資23.75億,之後似乎為了提高發行成功率,又於2019年3月修改方案,縮減募資額為20.46億。
2019年6月14日,美年健康披露其定增方案獲得證監會的批文。然而,其定增的認購對象卻還未落實。當前市場行情下,定增難度眾所周知,美年健康的20億募資能否最終落地也未可知。
這家市值高達425億的大白馬股,資金鏈何以到如走鋼絲的境地?
1、瘋狂的並購,收入翻4倍、利潤翻3倍
身為全國最大體檢機構的美年健康,於2015年8月借殼江蘇三友之後,其收入和利潤連年錄得高速增長:收入從借殼當年的21億增長至2018年的84.6億,同期利潤從2.86億增長至9.73億。
短短3年,收入翻了4倍,利潤翻了3倍。
單從數據來看,2018年年中的「假醫門」事件,似乎並未影響到美年健康的業績增長。美年健康之所以能夠連年上台階,與其自帶的並購基因密切相關。
早在2011年,美年健康就與大健康集團進行合併,民營體檢「三巨頭」就此形成——愛康國賓、美年大健康、慈銘體檢。2012年,美年健康收購深圳瑞格爾;2014年,與行業老三慈銘簽訂收購協議,分兩步收購慈銘股份;2016年7月,參股好卓數據、美因基因,與大象醫療達成合作;2016年10月,收購全球三大高端體檢品牌之一的美兆體檢;2017年7月,完成對慈銘體檢的全資收購。
當然,這些只是典型案例,美年健康的對外並購遠不止這些。根據其歷年年報披露的數據,2015-2018年,美年健康通過並購做到控股的公司數量分別為4家、8家、25家、37家,總計支付的成本高達62.4億。
進入2019年,美年健康的並購步伐依然沒有停下的跡象。4月26日,美年健康發布公告稱,將再出資4.74億收購20家公司的股權。
一路買買買的瘋狂並購之下,美年健康的體檢中心數量也是從2015年100家一路飆升,截至2018年末,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301座核心城市布局了633家專業體檢中心(含在建)。
2、48億商譽壓頂,占淨資產比例高達2/3
熟悉資本的人都知道,並購是把雙刃劍,不僅帶來整合的難度,在帳面上還將留下高企的商譽。
商譽——並購所支付的對價中超過標的股權帳面淨資產的公允價值部分。比如,淨資產1個億的企業,花了5個億買來,那麼,超出淨資產的溢價部分的4億全部計入商譽科目。這4億看上去是「資產」,但沒有任何有形的東西對應,而且可能減值歸0。並購時真金白銀掏出去了,換回來的卻是很「虛」的商譽,因而,商譽被業內戲稱為「有毒資產」。
美年健康的連續大手筆並購,價格基本都是高於帳面淨資產的,也必然積累巨額的商譽。數據顯示,美年健康的商譽是連年高企,到2019Q1已經高達47.84億。
美年健康的巨額商譽,可以說是個風險巨大的暗雷。據統計,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在目前A股的全部3581家上市公司中,有149家公司商譽占總資產的比例超過30%紅線,而美年健康正是其中之一。
根據美年健康2019Q1的最新數據,其總資產166.91億,47.84億的商譽占比為28.66%;其淨資產為71.36億,商譽占比高達67%。
今年年初,受商譽減值政策可能變化的影響。我們看到一大批上市公司發布了2018年因巨額減值商譽而巨虧十億、數十億的年報。2018年,是A股上市公司的「商譽洗澡年」!
美年健康的巨額商譽何時可能引爆,成為投資者不得不關注的問題。
3、危險的現金流,流動、速動比率雙雙跌破1
從操作手法上來看,美年健康的對外並購,通常分成兩步:標的公司還未做到盈利時,先小比例參股;待時機成熟之後,再通過受讓或者增資的方式拿下控股權;於是上市公司做到對標的公司的合併報表,促進收入及利潤的增長。
根據美年健康披露的數據,其截至2018年末所布局的633家體檢中心,控股256家、參股292家、在建85家。這就意味著,後續還有大量體檢中心可以由參股升級為控股,進而納入合併報表,做高收入和利潤。
大規模的並購式擴張,給美年健康帶來的是沉重的現金流壓力。
美年健康的現金流壓力究竟有多大?我們逐一來拆解一組數據。
下面這張圖是美年健康借殼以來資產負債率的變化,很明顯在一路上升,從2015年的27.66%提升至2019Q1的57.24%。
就數值來看,美年健康的資產負債率看上去並不高,哪怕2019Q1也只到57.24%,還在70%的安全線以內。但要注意,其資產里麵包含了47.84億的無形商譽資產,如果把商譽部分扣除,則其資產負債率將超過80%,比地產公司還要高。
另外,從反映償債能力的兩個指標——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來看,美年健康這幾年也是持續惡化。
其流動比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從2015年的1.7下降到2019Q1的0.83。顯然,美年健康的流動資產已經無法覆蓋流動負債,而通常來說,流動資產應該在流動負債的2倍以上。
其速動比率(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也從2015年的1.68降低至2019Q1的0.81。通常來說,速動資產指企業的現金以及能夠迅速變成現金的資產,如果這部分資產不能夠覆蓋流動負債的話,則其存在相當的短期流動性風險。
我們再來看更直觀的數據吧。截至2018年末,美年健康的流動資產為58.06億,流動負債為66.54億,缺口為8.48億;2019Q1,其流動資產下降至56.67億,而流動負債則增加至68.31億,缺口擴大至11.64億。
綜合而言,從各個口徑的數據來看,美年健康的償債能力都是處於高風險區域,且持續惡化。
2019年5月7日,美年健康發布了一則罕見的公告,其今年短短4個月里就新增了21.78億元的借款。看上去似乎金額不是很高,但占其淨資產的比例卻高達近30%,而且其累計的借款餘額已經高達76.1億,超過了去年末的73億淨資產。
為了緩解流動性,美年健康還在繼續加杠桿。負債的大幅增加,使得美年健康的財務費用連年飆升,2015年僅2000萬,到2018年時已經飆升至2.46億。2019年第一季度,其財務費用達到0.84億元,假如按等比例計算的話,全年財務費用將突破3億。
但債權融資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只有通過股權融資才能將杠桿降下來。從這個角度而言,就能更加理解美年健康為什麼急於推進20億的定向增發了。但在目前的市場行情下,能否完成這個定向增發,也不得不替其捏把汗。
4、實控人大手筆套現與高比例質押
美年健康完成借殼至今已經超過3年,大股東及相關董監高的持股也陸續迎來解禁期。期間,美年健康的股價也完成了一輪雲霄飛車式行情,目前股價較最高價已然腰斬。
自從過了禁售期之後,實控人俞熔及其他董監高就開啟了減持套現模式。
2019年1月24日,美年健康與國盛海通基金及海通證券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約定國盛海通基金與海通證券有意戰略投資美年健康並持有5%的股份。這份協議背後,實際是大股東將所持股權轉讓給相關投資方,做到減持套現。
數據顯示,2019年1月25日-3月15日,俞熔曾控制的上海天億實業及上海和途投資中心,先後轉讓套現共計16.65億。相關董監高也不同程度套現:比如,3月18-19日,監事會主席徐繼業減持套現1.77億元;5月21日,副董事長郭美玲套現1.53億元;5月22日,總裁徐可套現1.5億元。
身為實控人的俞熔除了減持套現之外,還大幅質押所持股權。數據顯示,俞熔直接間接持有的美年健康股權,質押比例都在60%以上,最高的上海維途投資中心,質押比例達到99.99%,整體折算下來,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的累計股權質押比例已經超過75%。
5、結語:拐點何時到來?
美年健康,作為一家受市場追捧的白馬股,一直都是機構投資者青睞的標的。截至2019Q1,共計有匯添富、交銀施羅德、南方基金等42家機構投資人紮堆進駐,美年健康顯然是機構投資人眼里的香餑餑。
但我們這一路分析下來,可以很明顯看出,美年健康除了收入和利潤一路高歌,其他多數財務指標都是趨於惡化。這說明企業的規模擴張和利潤提升,並不是一種健康的增長。特別是其高企的商譽和公司及大股東層面的「雙高杠桿」,或許會遭遇不可預測的「黑天鵝」。
高商譽的激進並購擴張,常常伴隨著消化不良問題。
美年健康的拐點何時到來?
獨立視角、溫度寫作
>鳳凰還是烏雞?市值超400億的行業龍頭,財務狀況卻如走鋼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