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某業內人士表示,負債端的供給能力是影響消費金融發展的主要瓶頸,對於持牌金融機構而言,響應國家號召服務實體經濟、市場及股東看好其前景,資金就會相對充盈,而對於非持牌機構而言,《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的限制使其難以獲得低成本資金。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爆發性增長難持續,但多機構表示,包括培訓、旅遊等生活服務類金融消費場景有望在2019年做到新突破。
本文來自 雪花新聞,本文標題:監管趨嚴,消費金融行業將迎新一輪洗牌! ,轉載請保留本聲明!
開年至今,已有3家消費金融公司相繼獲準增資,持續增資的背後,反映了消費金融行業延續增長的現狀。一方面,促消費等政策利好,以及未來可達數十萬億的市場規模仍使資本不斷入局,但另一方面,在經歷快速擴張的爆發期和「強監管」陣痛後,大陸消費金融發展已轉向平穩增長。在嚴監管趨勢不變的背景下,監管層對非持牌機構不合規業務的整頓仍將持續,同時持牌機構資金來源可得性與成本也將顯著優於非持牌機構。業內人士預計,消費金融行業可能將迎來新一輪洗牌,集中度將進一步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爆發性增長難持續,但多機構表示,包括培訓、旅遊等生活服務類金融消費場景有望在2019年做到新突破。
超速增長難以為繼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顯示,消費金融市場規模由2010年1月的6798億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37億元,占境內貸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在以房貸為代表的中長期消費貸款增速放緩之際,短期消費貸款呈現快速上漲趨勢,居民在教育、文化、醫療、旅遊等領域的消費金融需求正不斷釋放。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2017年熱議「消費升級」和2018年調侃「消費降級」在很大程度上誇大了消費的周期性,消費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器的作用在過去和將來相當時間內非但不會被削弱,反而會越來越重要。與藍海市場空間伴生的是近年來消費金融行業的快速崛起。目前,國內消費金融市場格局中,銀行、互聯網金融巨頭、消費金融公司以及非持牌機構在該領域已基本完成「跑馬圈地」,形成群雄逐鹿的格局。截至13日,銀保監會金融許可證信息系統查詢顯示,全國共有23家消費金融公司開業。此外,包括上海農商行、華夏銀行等十餘機構的消費金融公司正在申請籌建中。
盡管與其他行業相比,消費金融仍然保持較快增長,機構普遍認為未來幾年仍將保持20%的年均增速,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類似前幾年高達38%以上的增速幾乎不可能再現。馬上消費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表示,今年無論從資金面還是信用環境,明顯都是好於去年的,不過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一些企業發展經歷陣痛,消費金融用戶受包括收入、就業等預期經濟變化影響可能更為明顯,因此帶來需求減少,「我個人對今年的形勢還是比較審慎,但不悲觀。」
捷信相關負責人同樣表示,包括手機、電腦、摩托車在內的商品需求增速正趨於平緩,雖然其他領域仍然有需求,但從整體預期看,市場增長將趨於穩定。
行業分化趨勢漸顯
作為萬億級別的市場,消費金融行業越來越多的湧入者一方面帶來更多的資金和技術,同時也使市場競爭空前激烈。專家表示,嚴格的金融監管趨勢預計不會改變,非持牌機構的不合規業務仍會面臨清理整頓,同時資金來源的可得性也將導致行業繼續分化,行業集中度也將進一步上升。
消費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通常是銀行同業授信、股東支持以及ABS融資。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完成註冊資本變更的消費金融公司達8家,累計增資金額近70億元。2019年開年至今,已有興業消費金融、湖南長銀五八消費金融,以及河北幸福消費金融3家消費金融公司增資獲批。至此,已獲批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註冊資本金總規模約360億元,按照一般10倍杠桿率推算,消費金融公司的理論最高資產規模可達3600億元,這也將顯著提高持牌機構的市場占有率。
某業內人士表示,負債端的供給能力是影響消費金融發展的主要瓶頸,對於持牌金融機構而言,響應國家號召服務實體經濟、市場及股東看好其前景,資金就會相對充盈,而對於非持牌機構而言,《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的限制使其難以獲得低成本資金。「今年持牌機構的資金可得性以及資金成本進一步改善,而對於非持牌公司而言則越來越難,這可能是導致行業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該人士表示。
「消費金融公司增資,一方面是企業希望增加更多資本金從而拓展業務,另一方面是由於監管層對消費金融杠桿率監管趨勢不斷加強,很多消費金融公司或電商平台朝著更加合規的方向發展,因此對企業資本金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表示。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李萬賦預計,未來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和擁有互聯網小貸牌照的流量巨頭,依然是消費金融行業的主力,其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更加明顯,其他消費金融服務機構要麼另辟蹊徑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例如某些被巨頭忽視的細分市場,或者轉型行銷、助貸等,要麼被兼並或者收購,否則只能逐步萎縮乃至消失。
服務類消費金融升溫
盡管當前包括汽車、手機等耐用品更新相對較慢,利潤和規模的大幅增長恐難再現,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服務類消費場景有望在2019年做到新突破。
捷信方面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在培訓、旅遊、生活美容等方面拓展場景,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變化,打造多元化金融服務。任買科技董事長張帆表示,2019年將深耕醫美、教育、汽車等消費領域,服務更多消費金融機構和場景商戶。除個人用戶的服務類場景外,張帆表示,面向機構端的企業級服務市場也正在崛起,為消費金融機構與商業機構提供定制化服務將迎來新的機遇。就服務對象來看,樂信CEO肖文傑認為,聚焦高成長年輕人群體的消費金融值得挖掘。
「從需求側來看,消費規模增長較快的領域很可能也會迎來消費信貸的快速增長。政府鼓勵養老、嬰幼兒照護、旅遊、汽車、農村電商等消費領域發展,同時在穩定和擴大就業方面,大力支持技能培訓、高職擴招。」李萬賦表示,目前,實物類消費金融的發展先行一步,在各線上電商平台、線下零售場所的滲透率已經較高,相對而言,服務類消費的線上滲透率較低,相關消費金融的規模也較小,而近年來服務類市場的增長速度顯著高於實物類消費,因此,服務類消費金融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直言,相比實物消費場景,服務性消費標準化程度低、場景分散,參差不齊的場景方很容易成為套路貸的幫兇,風險隱患較大,「從市場潛力上看,服務性場景仍有大的機遇,但在拓展過程中,仍需漸進式發展,避免一擁而上、片面強調規模的操作模式。」
文:經濟參考報 向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