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導讀
為什麼嚴謹的德國社會就是缺乏創新活力和創業幹勁呢?德國怎麼沒有形成從創投基金到納斯達克股市這樣的一條龍創新創業生態呢?
來源:經濟觀察報觀察家(ID:eeoobserver)
德國的銀行業從一開始就是同工商企業緊密結合,在政府信用的支持下為經濟發展做貢獻的。
【金融其實很簡單】
幾個月前去德國開會,跟當地一位著名經濟學家赫爾威克(Hellwig)聊到德國創新創業的問題。有一點很明顯,就是在互聯網等世界高科技行業里看不到德國公司的身影,你所熟悉的BMW、賓士、西門子等公司,都是幾十年甚至百年以前留下的企業;德國「隱形冠軍」公司占世界的比例很高,但多是家族企業,代代相傳,吃的是老本, 也不上市。
如今,有些德國家族參與Google等美國公司的早期投資, 但在德國本土,創業創新能量低落,政策智囊對此很著急。為什麼嚴謹的德國社會就是缺乏創新活力和創業幹勁呢?德國怎麼沒有形成從創投基金到納斯達克股市這樣的一條龍創新創業生態呢?
其實, 從2018年德國富豪榜中你也可以看出一些特色,尤其是跟美國和中國比,百名富豪中沒有一位是靠金融起家,房地產富豪也很少。這本身就告訴你,德國的金融行業不活躍,資本市場不發達,而且是以缺乏活力的銀行業為絕對主角。你可能會說,德國的首富都是實打實的企業家,實業立國,這不正是我們所要的嗎?可是,其代價是這樣的社會缺乏跨階層的流動性,富豪世家繼續做世家,而窮二代繼續做草根。
德國為什麼以銀行為主
德國的工業化起步較晚。等到日耳曼民族國家於1848年統一,德意志帝國於1871年建立時,英國和美國已經工廠林立,工業化進入新階段,而德國經濟還以農業為主,到1852年還有一半的人務農。
壓力之下,1862年上任的俾斯麥首相開始大刀闊斧強權改革,不僅改變軍隊,使普魯士軍事實力大增,從勝利走向勝利,最終於1871年戰勝法國,做到德意志的全面統一,而且大力發展經濟,尤其是通過加速建立銀行為追趕工業革命融資。結果是,經濟突飛猛進,大量勞力進城,成為產業工人。到19世紀末,紡織、鋼鐵、化工和電氣成為德國龍頭產業。
在19世紀德國的追趕過程中,鐵路是其中的重項之一。這些鐵路由俾斯麥的強權政府規劃建設,私人做部分投資,但主要的資金來自政府擔保下的銀行貸款。這跟晚清和民國時期由中國政府信用為「強國運動」融資提供擔保的做法如出一撤,這也決定了德國銀行體系的基本個性,使它難以脫離政府的庇護和管控。你看到,在俾斯麥的要求下,德國的銀行業從一開始就是同工商企業緊密結合,在政府信用的支持下為經濟發展貢獻的。
德國銀行的混業經營特徵表現在:一是全能制銀行,也就是沒有業務範圍限制,一家銀行可以從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等各種金融業務;二是德國沒有獨立的投資銀行,這樣的投行也難以生存;三是銀行與工商企業關係密切,對企業具有絕對的控制權。就這樣,銀行資本與產業資本的高度融合,也造就了大型銀行在德國金融市場上的支配地位,使證券市場難有獨立發展的空間。
相比之下,美國的經歷大為不同。正如我們以前談到,美國社會從來都懷疑不受約束的權力,包括盡量避免力量太大的銀行。在美國早期,傑克遜總統就禁止全國性銀行的建立,導致銀行業在長達一個半世紀里都是高度分散、力量單薄。1864年頒布的《國民銀行法》更是限制了銀行的勢力,禁止銀行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這跟德國完全相反)。
1929-1932年間的經濟大蕭條後,羅斯福新政在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雖然允許一些全國性銀行出現,但進一步要求銀行、證券和保險必須分業經營,限制銀行經營的業務範圍。這些法律使美國的銀行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給包括股市在內的證券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由此,你看到,美國的證券市場在經濟中唱主角並且充滿活力,也就不奇怪。
德國跟美國這兩種不同的文化傳統、發展歷程,除了演變出一個以銀行為主,一個以證券市場為主的金融體系之外,還有哪些不同的表現呢?
不同的表現當然很多。比如,包括司法訴訟程序都會受到影響。以前你已經了解到,「有限責任公司」中的「有限責任」對於創業,對於外部融資非常關鍵,因為道理很簡單,對於外部投資者來說,把錢投資出去給別人控制使用,這本來就很難、很不願意,而如果你還要他們對公司欠下的債務要承擔無限責任,那就更沒有人願意投資了;對於創業者而言,如果自己對公司借過來的貸款要承擔無限責任,那就沒幾個人敢創業、敢借錢發展了!
在美國,如果你創辦的公司經營不善、無法還債,那麼,除非債權方能舉證證明是你的過錯導致公司資不抵債,否則,你和其他股東自然享受有限責任。可是,按照赫爾威克教授說的,在德國則不是這樣,如果你的公司資不抵債,你要舉證證明不是管理層的過錯,否則,就得不到有限責任的保護。
這種舉證責任安排顯然偏袒放貸方也就是銀行方,會威懾公司創業者、高管和股東,使草根不敢去輕易冒險創業。所以,在以銀行為主的社會里,除非你自己有錢創業發展,否則,主要的資金來源會是銀行(假如你能從銀行借到錢),而如果銀行的貸款資金那麼不好惹,你當然就對創業發展望而止步,使草根難以走出自己的階層。
銀行為什麼是富人俱樂部
從更根本的角度講,為什麼銀行為主的金融體系不利於社會流動呢?或者說,為什麼這樣的金融體系更是富人俱樂部呢?
德國有330家私人銀行,其中除了四家大型銀行外,其他都是地區性銀行、小型銀行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另外,還有近2900家信用合作社等非盈利性金融機構。但是,包括德意志銀行在內的四家大型銀行,占住整個德國金融市場的絕大部分江山,新手很難進入,所以,德國金融行業創業很難,這也是為什麼德國首富榜上沒有金融家。
金融行業創業致富難,那麼,其他行業是否對草根開放呢?
理論上是開放,可是,草根創業資金從哪來?由於德國的證券市場不很發達,創投基金、PE基金等風險投資業也不發達,甚至連正面的股權文化都欠缺。所以,他們既缺少給草根提供創業資本的風險投資,也缺乏方便的股市退出機會,對未來做定價變現的資本市場還不到位,創新創業的資本生態還沒形成。按理說,盡管德國自身的證券市場不發達,德國創業者可以去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但他們似乎對此興趣不大。
而銀行則更不會提供草根創業發展的資本。原因在於,銀行必須保守,不能承擔太多風險,不能以「快外賣」公司的未來收入預期為抵押借資金給小王這樣的創業者,銀行能接受的抵押品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資本或者已經做到的收入。也就是說,銀行看重的是創業者小王、他的父親和爺爺輩過去的成就,是他手頭有什麼,而不是他的未來,這跟創投基金看重的正好相反!
相比之下,如果小王是富二代,他手頭就會有資產,能夠提供抵押品,因此,就可以得到銀行貸款。
你看到,銀行作為金融的早期形態,必須靠抵押品解決信息不對稱和逆向選擇問題,以保證跨期交易的安全,這就導致銀行像富人俱樂部,不利於社會流動。但是,如果金融能夠深化發展,抵押品的必要性會越來越淡,未來收入預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於是,以各種創投基金和股市為特色的現代資本市場就可以為草根創業鋪路,提高社會流動。可是,這些新金融是以銀行為主的德國所缺乏的。
德國創業創新能量低的另一個原因是俾斯麥創建的社會福利體系。俾斯麥在19世紀末期創建的國家福利,包括世界上最早的員工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成為德意志的基礎,好處是社會保障更加結實,但代價是,這些福利讓人們沒有動力創業創新,使草根不想脫離草根,固化貧富分配結構。
從今天的討論,我們看到,第一,銀行必須保守、回避風險,因此,會天然地避開草根創業者;而創投資本市場不在乎風險,即使是草根創業者,也能支持。
第二,銀行提供資本的前提是申請者手頭有明確的抵押資產,因此是面向過去,而創投基金不在乎你手頭是否有資產,但在乎你的未來前景。銀行在本質上不是為草根創業而來。以往關於銀行是「間接融資」、資本市場是「直接融資」的討論,其實是沒有落到實處,因為銀行為主的金融體系不僅使資源配置效率過低,而且使收入分配惡化,不利於培植促進草根創新創業的生態。過度依賴銀行的金融體系從本質上偏袒富人精英。
第三,從19世紀開始,德國為了超越式工業發展的需要而扶植銀行融資,不僅讓銀行混業經營,建立寡頭地位,而且讓銀行跟實體企業高度融合,使實體企業受制於銀行。結果,證券市場沒有獨立的發展空間,股權文化難以形成,包括司法程序都偏袒銀行。
赫爾威克教授談到,德國的股權文化不發達,也就是說,德國社會不認同股權投資致富的這種做法,認為金融投資只是把錢放在銀行保值、賺點小利息,真正致富的不應該是靠買賣股票投資。
這聽起來當然跟我們中國人的觀念類似呀。為什麼德國人不能看到,如果不發展股權類資本市場,草根怎麼可以獲得資本去創業,去出人頭地呢?如何培養股權文化?
(本文為作者在喜馬拉雅《陳志武教授的金融課》的講座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