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許家印,這個時代所造就的人
他可以被看成是中國30年發展史的一個縮影
也可以歸結入同一時代企業家的拼搏路徑
小時候,有位算命先生曾給許家印看相:孩子,你將來是要端金碗的啊!
許家印今天確實捧了個金碗——恒大地產。至2016年第三季度,恒大首次以2805.8億元的累計銷售金額趕超萬科的2629億元,終於成為國內銷售量最大的房企。這家1997年才正式經營的房地產公司,在近二十年時間里,從單盤草創快速躥升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巨頭。
直到現在,恒大實行的還是「緊密型集團化管理模式」,即公司經營中的重大事項都由集團進行統一管理,有人把這種模式戲稱為「中央集權」。它非常適用於擴張性戰略,保證了「精品模式」能快速復制到全國。舉個例子,如果今天憑空突然來了一個地產項目,恒大可以在短短兩個小時內,組建一個工種齊全的隊伍立即操作。這種垂直化管理,保證了恒大全國化擴張中不走彎路、規避風險、節省成本和標準化經營,當然也保證了許家印的絕對權威。
許家印制定出了高達6000多條的規章制度和產業流程,甚至員工的夥食、接送、住宿等,恒大也會建立一個個硬性標準去衡量。但這恰恰是他的特點,追求完美和規模,又不放棄細節。恒大的一位合作夥伴曾說:「在中國的公司中,沒有一家的執行能力能超過恒大。」
改革,國有企業,上世紀80年代,煉鋼,知識青年、工人階級……這些混雜甚至是充滿內在張力的因素,給許家印隨後的生涯塗抹上了某種一以貫之的底色。許家印的管理風格、鐵腕風格以及狂熱的行銷方式,也可以從他的舞鋼生涯中尋覓到基因。
(許家印河南老宅里的老相片)
早年吃長毛的窩頭
許家印走的是一條窮孩子的奮鬥之路。1958年,許家印出生於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他的父親16歲參軍入黨,做過抗日部隊騎兵連的連長,負傷後回家在村子里當倉庫保管員,負責拿鑰匙、記工分,性格耿直、認真。許家印還不到1歲,母親得了敗血症,匆匆撒手而去,許家印從此成了「半個孤兒」。
照看許家印長大的是奶奶。許家連續多代單傳,奶奶非常疼愛幼年喪母的許家印。許家正房的北面牆壁上,至今仍掛著一幅奶奶的肖像,這是少年許家印無師自通,用「方格法」按照比例一格格地畫出來的。初中時學校曾帶學生去了一次縣城,許家印看到了農村和城市的巨大差距。
高中畢業後,他幾乎做遍了所有的農村工種,下地鋤田,開拖拉機,甚至在生產隊里挖大糞。
「我的小學在沒有窗的茅草房中讀完,6年里,我都是蹲在一個泥台子上聽課並完成作業。高中住校時睡的是大通鋪,每人牆上掛個竹筐,一年四季,里面的窩頭是我全部的糧食。冬天可以吃一周,夏天只能吃三天,就這樣還是要長毛的。沒關係,洗洗就可以吃了。」許家印對年少時艱苦的歲月至今記憶猶新。
不過,這段生活經歷給了他最深刻的人生體驗和成功動力。「我的童年的確異常貧困,但這些經歷給我更多的是幫助,讓我形成今天特別勤奮、嚴謹、堅韌的性格。」1977年恢復高考後,許家印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冶金系。在人口達1000萬的周口市,他的成績位列前三。
大學時代的許家印常穿著一套黃軍裝,晚上洗,白天接著穿。「就算是一套舊衣服,也總是幹乾淨淨的。」家貧的許家印能讀完大學,全靠學校當時提供的助學金。「我們這代人感激黨和國家,是發自內心的。高考徹底改變了我們的人生,國家助學金又支持著我們讀完大學。」許家印說。
他當了4年的衛生委員,這實際上是個「求人」的活兒。到了大掃除的時候,他總扛著個大掃帚,朝著男女宿舍樓大喊:「打掃衛生啦!都快下來啦!」有時候男生下來,女生不太願意下來,許家印就一個宿舍一個宿舍去找。「許家印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從那時候就開始成長,這也讓他人情更練達。」他的大學老師孟憲昆說。
許家印當時唯一的奢侈,就是吃一毛錢一碗的熱幹面。直到他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他最喜歡的夜宵,10頓里有5頓還是熱幹面。
舞鋼新來個年輕人
1982年,許家印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河南舞陽鋼鐵公司工作。他走了一條大多數知識分子當年所走的路:畢業分配後,滿懷抱負地在一線工作崗位埋頭苦幹。在舞鋼的10年,他從技術員做起,由於年輕有為,很快就得到重用,隨後便晉升為車間主任,並獲得冶金部頒發的高級經濟師職稱。
河南中部小城舞鋼市,原為舞陽縣一部分,1990年10月改設為舞鋼市。因舞陽鋼鐵公司(下稱「舞鋼公司」 )而得名,這是一個在中國曾經很光榮的城市組成方式,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城市。而在舞鋼公司的生活區,但凡上了年紀的人,對「許家印」這個名字都不陌生。提到許家印,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人厲害!」
1970年,因要滿足國防工業寬厚鋼板的急需,當時的中國冶金工業部投資建設舞鋼公司,1978年正式投產。投產之初,管理及技術人才缺乏。而許家印作為第一個被分配過來的大學生,被委以重任,擔任公司軋鋼廠下屬熱處理車間的主任陸嶽璋助理,熱處理車間有300多人。熱處理車間隸屬於軋鋼廠,是生產必需的一道工藝。沒有熱處理車間的工藝,鋼板(產品)無法成型。熱處理車間是全廠最大的車間。
當時的舞鋼,和其他國企一樣,都存在著種種弊病,人浮於事,沒有動力,毫無效率可言。在這樣一種氛圍里,許家印氣質格外異樣。「不像有些世故的人故作熱情、裝腔作勢,他說話不囉嗦,幹練,也很沉穩。」原舞陽鋼鐵公司管理人員王芳這樣評價許家印。當年王芳負責企業各單位合理化建議的搜集整理,許家印提的合理化建議是全公司中最多的,至今仍令王芳印象深刻。
上班兩個月後,許家印制定出「生產管理300條」,企圖將管理制度固定下來,最有趣的當屬「150度考核法」了。一個細節可見用力之深:當時很多值夜班的工人愛打盹,很容易出現安全隱患。無奈之下,許家印提出一個考核辦法:當值班人員身體打開的幅度超過150度時,便定性為上班睡覺,要罰款。許家印一炮打響,被人評價為「點子多」、「會管理」。
許家印(右一)在舞陽鋼鐵廠的工作照
車間里的「小皇帝」
進廠第二年,許家印的職位從技術員升到了車間主任,他在管理方面的潛質開始慢慢呈現。「我們把熱處理和厚板這兩塊組建了一個調度中心,這個是許家印自己操作的,可以24小時進行監控和組織生產,保證合同100%完成。」陸嶽璋說,1987年冶金工業部頒發給舞鋼公司23項獎,許家印自己一個人就占了6項。
據陸嶽璋介紹,實際上他與許家印參與的遠遠不止6項,「因為所有的重要產品都要通過熱處理車間,當時講究謙讓,不好意思再多拿獎勵了。」
短短幾年里,許家印成就了舞鋼最有活力的車間,他自己也獲得了一個外號「小皇帝」。這個外號,包含著許家印在這個300多人大車間中的權威:技術上過硬,管理上言出必行,又善於處理跟下屬的關係。
在鞍鋼實習期間,許家印硬是把鞍鋼全套的熱處理技術、規程,全部「偷」了回來,全部手抄,數量驚人。陸嶽璋驚奇地發現,能搞到這些規程,是因為許家印跟那些老師傅混熟了,關係非常好。這讓他不得不感嘆:「許家印你真有本事,我的面子就沒那麼大。」青年許家印的交遊能力,可見一斑。
當時的一些細節,也展現了他「聰明」一面。比如他在車間做了個「熱處理大院」,有人戲稱「許家大院」,其中的休息室、會議室,包括里面的桌子、椅子,都是用廢棄的鋼材制成的!車間里沒有洗澡房,許家印就用厚鋼板焊了一個洗澡房,有人開玩笑說:「這澡堂子,連機關槍都打不進去,防彈的!」
如此年代如此做法,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
即便是在舞鋼歲月里,許家印就有了宣傳企業的意識。由於熱處理車間工作突出,外單位需要觀摩學習,許家印便拍攝了一個《熱處理在前進》的專題片,反映熱處理的生產人員的工作狀況。這個專題片在1989年製作完成,曾在舞鋼電視台反復播放,宣傳意識還是很超前的。後來的恒大地產每開大盤,總喜歡請成龍、范冰冰、謝霆鋒等明星助陣,也正是許家印這種造勢思維的延續。
許家印任熱處理車間主任7年,熱處理車間成為舞鋼最有活力的一個車間,舞鋼後來施行的許多管理制度也都是他的首創。而後來恒大集團硬朗的管理風格,均濫觴於許家印擔任車間主任期間的管理實踐。
寧當雞頭不做鳳尾
不得不提的是,許家印也正是在舞鋼工作期間認識了其太太,兩人生活非常簡樸。而許的嶽父嶽母當時已退休,就搬過來與他們同住。作為有實權的車間主任,許家印可以給他們安排個輕鬆的崗位,既能打發時間又能白拿薪水,但「兩老人整天在家織毛衣」。
舞鋼時期的許家印,工作節奏像個「機器」。用他自己的話說「10年來從未休息過一天」:每天7點從家出門,7點半到車間,轉一圈全部的生產工藝,8點整參加安全會。下午4點,參加上面的會,監督生產流程。周末加班,春節也要值班。
這時的許家印,也萌發了一些與當時體制並不合拍的商業意識。比如,有的合作單位買了公司的鋼板以後,沒有設備切割,他的車間就幫對方切割一下,掙點小錢,給員工換點福利。為了避嫌,他自己從來不拿。
不過,這可能也會惹人不高興。比如一年春節,熱處理車間每個員工都分到了200斤大米,廠里就有主管不高興了,批評他「你怎麼老給員工分大米」?許家印心里卻想:我有什麼錯呢?給員工點福利啊。他後來才明白,只有我這個小團體的福利好了,那整個廠子怎麼辦?主管的面子又往哪里放?
「那個時代,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鋒芒畢露。作為一個國有單位,走在前頭的,主管肯定是喜歡的。相鄰車間的有讚賞的,當然也有不讚賞的,畢竟那個年代體制沒那麼活。」他的老同事張軍說,許家印確實算個強勢人物,如果他做廠長,做起改革也肯定不會默默無聞。
許家印在舞鋼待了整整10年,後來整個恒大地產的管理模式,有很多都是在這里開始發酵。一般企業發展過快,管理會滯後,比如之前的地產「恐龍」順馳就倒在糟糕的管理上,但恒大在他的強勢把控下,似乎並無其虞。
「他到哪兒,都是寧當雞頭不做鳳尾的人。」張軍評價許家印時,曾用了這樣一句話。到了舞鋼生涯的後期,許家印已經感覺發展空間越來越少,除非滿足於這個「雞頭」的位置,否則他勢必要離開。許家印後來對身邊人還透露了一個個人原因:在他的潛意識里,一直覺得舞鋼不過是自己走出了小山溝以後,又走入的另一個大山溝罷了,「四面都是山,一直有離開闖蕩的想法。
面壁十年圖破壁,他真的該走了。從此,中原少了一個果敢精乾的國企廠長,卻成就了一個攪動中國地產乃至「中國足球」的許家印。
據統計,1992年鄧小平南巡當年,至少有10萬幹部下海經商。這些精英有知識,有行業背景,有社會關係,是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的開創者、實踐者,假以命運眷顧,他們當中大批人將成為行業的領頭羊。許家印成功的故事或許是那個時代的最好的註腳。
張軍說,許家印南下廣東的頭幾年也不是很順利,剛去一年左右還曾回來過一次。但最終,他堅持住了。
來源:中鋼網、泰科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