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深耕日化品行業30年的董璟(化名),在生意最低谷的時候,公司年銷量300萬元不到,他想轉行但卻不甘心,最後選擇孤擲一註,憑借著最後一根生命稻草,花了3年時間讓公司鳳凰磐涅,做到年銷售近3000萬的業績。
選對產品才能做到
本文來自 雪花新聞,本文標題:從300萬到3000萬,他孤擲一註後絕處逢生 ,轉載請保留本聲明!
董璟深耕行業30年,時間倒推到1987年,據了解,當時國內化妝品生產企業是100家左右,銷售局限在百貨批發公司或者百貨商場,消費者對產品沒有特別要求,基本上「有什麼產品就買什麼產品」,需求基數十分龐大,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當時剛畢業的董璟看到了這片巨大的藍海,選擇了從事化妝品批發,從今天他取得的年銷量3000萬的成績來看,他選對了路子。但是在這條對的道路中,他曾險些走岔了。
2004年,他將經營模式從檔口批發商改為終端代理商,主要經營高利潤的小品牌。但這時候資生堂、歐萊雅、妮維雅等外資品牌開始進入中國市場。
而國內迪痘、滿婷、白大夫的品牌異軍突起,此時消費者逐漸開始有了品牌意識,多重因素組合下,小品牌被擠壓是相當嚴重。市場份額逐年減少,邊緣客戶逐漸流失。2005年,公司的年銷量是800多萬,但是2011年以後,小品牌已經進入被洗牌的行列,公司年銷售量300萬不到,下降了一倍多。
市場競爭慘烈,公司經營慘淡讓董璟心灰意冷。他想把公司關了,轉而投資其他產業。但面對多年跟隨自己打拼的員工及自己對這個行業的熱愛,他不願就此放棄。2013年,他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引進國內知名品牌,借助該品牌的品牌效應,迅速建立了自己的管道、市場且努力將其最大化,最終破釜沉舟,4年後公司業績達到了3000萬。
故步自封就是等死
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達。如今的日化品行業,互聯網、電商、微商、社交電商等多種便捷、快速的管道,將產品以最快的速度送達消費者手中。各種細分品類爆發,純代理商逐漸消退。如果企業還不思變,那就只能等死。不願被時代洪流吞噬的董璟在思想戰略、銷售管道等方面不斷的思考並作出改變。
隨著市場競爭白熱化、顧客消費觀念的轉變,「2013年我決定放棄之前以利潤為第一考量的思路。轉變為以市場份額為首要目的。一切重心都圍繞著怎麼做大市場份額這個主題。」董璟說,他認為護膚品是整個化妝品行業中的一個最大品類,跟公司需要做大市場份額的理念相符。他清楚地認識到,目前公司實力較弱小,盲目拉大品類戰線,會將公司再次拉垮,所以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一個領域里做強做大,以後會慢慢再考慮別的品類。
其次,他認為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CS管道BA資源會越來越缺,傳統的貼櫃行銷需要一人盯一家店,這是在浪費資源並且導致人才成本增加,2016年開始他實施以聯動方式為主的模式,培訓門店BA的能力,調節BA的積極性和對品牌的忠誠度。努力提升內部服務人員的各個方面能力,讓她們從以前只能管一個點提升到管理一個面。
最後,在管道鋪設方面,現公司僅有CS管道,但隨著電商、直郵、KA管道等多種管道越來越被重視。2017年他採取「線下深耕,線上開拓」的策略。線下小百貨、大賣場、店中店、小包場等都是公司管道鋪設的方向,線上「+互聯網」管道的鋪設也是這兩年的重點,「目前還仍在探索的過程中,要先學會互聯網這個‘遊戲’世界里面的規則,老企業轉型不能過於急躁」董璟說。
腳踏實地增加客戶黏性
我們常聽別人說,做人做事不要「按部就班,太沒意思了」,但對於董璟來講,恰恰相反。「我喜歡給自己定目標,每一年、每一季、每一個月都有一個小目標。」在公司戰略執行上面,他會制定「三年目標」,踏入2019年,是董璟制定了第二個「三年計劃」(2017~2019年)的最後一年,目標是翻30%。
他表示,這次的難度系數十分大,首先公司需要回款的基數大,其次很多管道拓寬思路和方向仍在摸索,再者為了搶占市場蛋糕,公司還需要引進更合適的品牌。盡管困難重重,但是他表示,仍然信心十足。
或許,也正是這樣的一份腳踏實地,讓他取得了終端門店的信任。他說:「讓客戶信任並沒有什麼秘訣,靠的是幾十年如一日地去換位思考,這樣就能產生共鳴。比如出現滯銷品、經營不善導致關門等,公司會為門店出謀劃策,讓門店的損失減少到最低。
品牌
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