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主持人:陽光
編輯:深思 唐新驕(實習)
今年年初以來,A股市場一片火熱,成交量迅速放大,吸引了大量投資的參與。在A股大漲之際,個別上市公司不規範的行為破壞了市場的整體氛圍和投資者的信心。《光說·知否,知否?應是牛肥熊瘦》系列為您講述A股市場若干典型的案例,幫助您學習如何鑒別上市公司的違規操作,避免在投資中「踩雷」。
「知否,知否?應是牛肥熊瘦」之藍田股份財務造假案(錄制時間:2019年3月)
說到A股上市公司造假,藍田股份是繞不開的話題,也是老股民心中永遠的噩夢。
曾被冠上「農業上市第一股」、「農業神話」等頭銜的藍田股份,因劉姝威的一篇區區600字短文而泡沫破裂,最終走下神壇,公司退市,老總鋃鐺入獄。
至今依然令人難以相信,這家1996年上市的藍田股份,自踏上中國股市開始就充滿了「造假」。當其上市3年後證監會宣布其「虛假上市」時,震驚之餘,人們更為驚訝地看到藍田及其最高層瞿兆玉僅僅是被警告和罰錢了事。
然而此後,藍田的業績神話(業績造假)還在繼續。
直到2001年的10月,一份600字的報告揭穿了藍田股份連續5年的「業績神話」。
兩個月之後,因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瞿兆玉的繼任者、藍田董事長保田等10名公司管理人員被拘傳,而此前改任中國藍田總公司總裁的瞿兆玉也接受了有關部門的調查,並最終鋃鐺入獄。
2002年,宣告了藍田神話徹底破滅,並於次年退市。
2001年10月,時任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的劉姝威正在寫一本題目為《上市公司虛假會計報表識別技術》的書。正當她在為書中內容尋找案例之時,藍田股份撞到了她的「槍口」上。
藍田的一則公告「公司已接受中國證監會對本公司有關事項進行的調查」引起了劉姝威的注意。對藍田的財務報告進行分析後,她發現,2000年藍田的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已經下降到0.77,淨營運資金已經下降到負1.27億元。
在會計學中,通常認為流動比率應保持在2以上,而一旦該數據降至1以下,則說明公司的償債能力出問題了。作為參照,貴州茅台2015-2017年的流動比率分別3.2、2.4和2.9。2018年前三季度的流動比率為3.0。在此期間,貴州茅台的股價則從180多元的價格一路上漲到800元上方。
根據極差的財務指標,劉姝威認為,藍田已經失去了創造現金流的能力,在一年內難以償還流動債務,有1.27億元的短期債務無法償還。藍田股份完全是在依靠銀行的貸款維持生存——它是一個空殼!
據此,劉姝威寫了一篇名為 《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的600字報告傳真給了《金融內參》編輯部,兩天之後順利刊發。
《金融內參》是中國人民銀行下屬《金融時報》的內部刊物,報送範圍只限於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銀行總行主管和有關司局級主管,刊物屬於機密級。這份報告也擺上了國內各大銀行最高層的桌面。
此後,藍田神話破滅的大幕徐徐拉開。
藍田神話
被譽為 「中國農業第一股」的藍田股份,上市5年來,歷年年報的業績都在0.60元/股以上,最高時更是達到1.15元/股。即使在1998年遭遇了特大洪災後,其每股盈利也達到了0.81元。
靚麗的財報,使得藍田股份股價自上市後一路飆升,從1996年上市之初的2.14元一路上漲至1999年最高的22.31元,漲幅超過了10倍。
年報顯示,公司業務收入的98%來自農副水產品收入和飲料收入。農副水產品主要指的是桂魚、鯉魚、草魚等淡水魚類,和中華鱉、青蝦以及蓮子、蓮藕、菱角、茭白、蓴菜等水生植物。飲料則是出現在各個廣告媒體上的野蓮汁、野藕汁、藍田礦泉水等。
當年,為了拉升股價,藍田編造了一系列的故事,比如:
故事一:白撿的「第一桶金」
洪湖盛產一種淡水龍蝦,當地人不吃,藍田以極低價格收購來。每六斤活蝦出一斤冰蝦仁,冰蝦仁的出口價為20元/斤。而整個成本僅靠蝦殼等副產品加工後的飼料銷售收入就可全部抵消,20元是純利。
故事二:一只鴨子=兩台彩電
藍田所產的鴨子品種為「青殼一號」,只需散養在洪湖里,吃小魚和草根,而且一只鴨子一年產蛋高達300多只(比普通鴨子高出一倍以上)。同時鴨蛋個大味美,價格奇高(有報導稱每只鴨蛋的平均純利為0.4元)。原公司董事長瞿兆玉曾驕傲地說,藍田「一只鴨子一年的利潤相當於生產兩台彩電」。
故事三:畝產3萬元
藍田股份與中科院水生物科學研究所共建的農業產業化科技示範基地,通過對漁場的改造,將傳統單一的粗放養殖變為名特優新品種的立體養殖——「水面有鴨,水里有魚,水下有藕」,形成一條自給自足的生物鏈。據瞿兆玉稱,一畝水面一年的產值可以達到3萬元。
不過,藍田編造的業績神話也是漏洞百出。比如,2001年中期未分配利潤高達11.4億元,藍田卻只在2001年6月進行過一次每10股派1.6元的分紅。此外,2000年公司銷售收入18.4億元,而應收帳款僅857.2萬元,這明顯不符合行業的常識。在公司業務往來中,先拿貨後付帳是非常常見的事,因此,按照財務常識,一家年產值近20億的公司,應收帳款應該遠不止區區幾百萬。
對此,藍田解釋稱:「上門提貨的客戶中個體比重大,因此‘錢貨兩清’成為慣例,應收帳款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較低。」不過,這樣的解釋並未能打消市場的質疑。難道年產近20億元體量的公司,主要的客戶群體都是自己上門付現金提貨的散客嗎?
恐嚇
在劉姝威的文章發表後不到一個月,中國藍田集團總公司總裁瞿兆玉及副總裁陳行亮來到她的辦公室,指責稱由於她的文章,全國所有銀行停止了對藍田的貸款。
瞿兆玉甚至說:
「中國證監會調查藍田的時候,銀行都沒有停發貸款,但是一位主管在你的文章上簽字了,所有的銀行都停發貸款了,我的資金鏈斷了,我們都快死了!」
此後不久,劉姝威接到了法院的傳票,藍田股份訴其名譽侵權。甚至,她還收到來歷不明的四封恐嚇信,信稱 「(2002年)1月23日是你的死期」。
神話破滅
在劉姝威揭開藍田股份造假面紗之後,藍田股份股價直線下挫。2001年10月,該股股價連續出現3個跌停板,從11元迅速下跌至8元一線。
隨著媒體和監管部門的關注,藍田股份及其高管終於落入法網。
2002年1月12日,因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瞿兆玉的繼任者、董事長保田等10名公司管理人員被拘傳。而此前改任中國藍田總公司總裁的瞿兆玉也接受了有關部門的調查。同時,藍田股份股價再度出現4個跌停,從6.5元跌至4.3元。
此後不久,2002年4月,藍田股份被強制停牌,並於一年後退市。
2003年5月2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藍田股份(彼時已更名為ST生態)發出了終止上市的通知,A股史上最大財務造假股終於退市,其董事長瞿兆玉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小知識:流動比率
「知否?知否?應是牛肥熊瘦」之流動比率
在會計學中,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用來衡量企業的償債能力。該數據在交易軟件F10里的「財務分析」那一項中有披露。流動比率能夠顯示公司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於償還負債的能力。一般說來,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亦越強;反之則弱。
通常情況下,流動比率應保持在2以上,而一旦該數據降至1以下,則說明公司可以迅速變現的資產抵不上短期即將到期的債務,這也就意味著公司的償債能力出了嚴重的問題。作為參照,貴州茅台2015-2017年的流動比率分別為3.2、2.4和2.9。2018年前三季度的流動比率為3.0。在此期間,貴州茅台的股價則從180多元的價格一路上漲到800元上方。
另一個白馬股海康威視2015-2017年的流動比率分別為2.6、3.0和2.6。2018年前三季度的流動比率為2.2。期間,該股股價上漲了300%。
作為反面教材,被稱為老賴的樂視網2017年和2018年前三季度的流動比率分別為0.55和0.56,遠低於2,相應地,該股股價從接近40元的高位一路跌至2元下方,並將於下周一暫停上市。
來源:經濟觀察報、中國經濟時報,等
延伸閱讀:
易會滿: 讓違法違規者付出沉重代價 對觸及退市標準的企業一退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