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貿會會長高孔廉:兩岸供給鏈財富不克不及只是合作,還要做好分工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兩岸的供應鏈產業不能只是合作,最好是要有所分工。如果做好了適當的配合,兩岸在供應鏈方面的互利互惠空間將非常巨大。」台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在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辦、自貿區福州片區管委會、福州市商務局、福州市台港澳辦、福州市貿促會、《財經》雜誌、《財經》智庫承辦的2019中國供應鏈高峰論壇上如此表示。

海貿會會長高孔廉:兩岸供給鏈財富不克不及只是合作,還要做好分工 財經 第1張

台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高孔廉

高孔廉稱,要連接兩岸,以下幾個方面的融合問題很重要:第一個是文化。第二個社會,第三個是經濟。兩岸之間互有所長,大陸擁有龐大的市場規模以及創新服務;台灣則擁有良好、紮實的產業技術以及生產基礎。兩岸如將技術和市場的優勢結合起來的話,可以研究共同的供應鏈行業標準,甚至將其上升為國際標準。

高孔廉認為,未來供應鏈的發展,會面臨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區域經濟整合跟保護主義兩者之間矛盾衝突的問題。就國際貿易理論也好,企業經營理論也好,都是應該要強調分工的,要選擇比較利益進行分工。所以,很多國家會簽署區域經濟整合自由貿易區協議,目的就是在此。

第二個問題是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貨物貿易三者的變化情況。數字經濟的趨勢之下,這三者的未來發展會涉及到軟件,AI、人才這些問題,兩岸之間應該要共同討論這方面的人才培育計劃。

第三個問題就是有關WTO的問題。未來WTO的規則要如何演變?演變的結果對於整個產業供應鏈的未來計算方式也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以下是發言實錄: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今天很榮幸有機會參加中國供應鏈論壇。 供應鏈很重要一個問題就是必須解決民生問題,我想這時候是用餐時間,我盡量把我報告精簡一點。

談到供應鏈、產業鏈跟價值鏈,這三個是現在非常熱門的話題。這個話題從產品起點,包括產品的研發,原材料、設計、以至到中間的製造,後面的品牌、行銷、物流等等,這些整個來說是供應鏈的一環。當然我們很難說從某一個點計算它價值,剛才有談到Iphone,Iphone是在美國設計、研發,然後在中國製造。但是,事實上他的很多原料跟零部件是來自美國、日本、台灣地區,最後在中國大陸組裝成蘋果,然後出口到世界各地。如果我們純粹從製造面來看的話,也許在這邊所能夠得到的部分比例上不高。但是事實上,它的行銷、品牌這部分成本實際上相當龐大。

我最近看大陸的電視劇,我發覺有好幾個電視劇里面所有的演員所拿手機是Iphone,所用電腦是蘋果。這部分的費用都是歸在行銷里面。所以,他雖然賺了很多,但是他的支付其實也是很高的。首先對供應鏈來說,我先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剛才主持人介紹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我們這個協會的創辦人就是對海峽兩岸關係以及兩岸交流有巨大貢獻的江丙坤先生,我們這個會的宗旨就是促進兩岸之間的交流跟互惠。我們現在也負責包括邀訪、接待大陸的團體,在中間扮演協調、橋梁的角色。這是簡單的先談海貿會。

習近平主席今年1月2號在《告台灣同胞書》里面有講到很重要的五條,其中第四條就是談到兩岸融合發展,同時他也提到了兩岸要應通盡通。這個事講起來,我們常常講是新四通,過去是要講要求三通,通油、通航、通商。現在提出來新四通,這新四通里麵包含什麼東西?包含提升兩岸的經貿合作暢通,包含基礎設施的連通以及能源貨源互通,還有行業標準的共通。基礎建設互通在金門跟廈門有通水,將來希望通電,解決金門用電、用水的民生問題。金門通水對金門非常重要,因為水源不夠,超抽地下水,造成地下水鹽化,對金門高粱製造就會造成影響。至於電方面,金門完全靠火發電,成本非常高,如果通電對金門使用電力成本相當幅度下降,不過這不是今天的主題,我要談到兩岸經貿合作暢通,合作暢通里面涉及到供應鏈部分,我常常講光是談合作不夠的,應該也要強調分工。分工就是供應鏈連接的問題。最後談到行業標準共通。我們兩岸之間,過去為了要符合國際標準所支付出去的權利金是相當可觀的。好在我們兩岸之間的相關團體在15年前就組成了行業共通的標準論壇,在這個論壇里面也達到相當的成就。等一下跟各位做報告。

我常常覺得要連接兩岸,以下幾個方面的融合問題很重要:第一個是文化。第二個社會,第三個是經濟。

在供應鏈的部分來看,我們現代的製造業很少有一個產品在單獨一個地方完成。多半是由很多零部件從不同的來源到那個地方再組合完成的。這樣的經濟模式實際上符合經濟理論里面國際化理論的「講究比較利益」,企業經營里面講究追求最適當的經營的方式。剛才講蘋果是這樣的形式,包括汽車也是這樣的形式。汽車的製造需要很多零部件。我記得我在2013年,在武漢的台灣周活動里面就提出了有關建立兩岸供應鏈合作的模式。我們認為汽車製造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剛剛也有提到汽車的製造現在越來越先進,除了機械部分,還有汽車電子的部分。汽車電子的這部分不必要跟著汽車的中心組裝廠來走,不一定,除非你是體積龐大,很笨重的零件,才需要跟著中心廠,其他部分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不僅製造業有這個供應鏈問題,農業加工產品其實也是有供應鏈問題,例如歐洲根本不生產巧克力原材料,可是他的巧克力全世界有名。這是農業、農產品加工的問題。

服務業也有類似的現象,剛才也有演講者提到,將來的服務貿易中,數字貿易所占的比重是非常龐大的。我們預估未來服務貿易的成長幅度相當有限。大陸也有一位學者講了,兩岸經貿活動里麵包含了貿易跟投資,在1979年大陸改革開放之後,兩岸通過香港進行間接貿易,1980年代開始,1980年代末期開始台灣到大陸投資,這個投資造成兩岸互惠互利,產生了創匯,就業、稅收以及帶來企業經營管理的效果。相對來說台灣方面,企業界也能夠有「第二春」的發展機會,當然也產生了一些利潤。投資活動帶動貿易,那麼台灣原物料以及機器設備出口到大陸,因為投資活動而大幅度增加,貿易商品結構也隨著改變。

在1990年的時候,台灣出口到大陸的產品前十名產品,按照HS CODE來分的,里面有鞋類、家居、人造纖維,紡織品,針織等等。到了2000年時候,傳統產業的產品只剩下HS CODE54、61這幾個類,2018年時候,傳統產業的產品退出了,只剩下什麼呢?剩下來的產品,等一下後面有一個副錄表給大家看,里面的電子電機類、機械類以及光學類這三樣東西是目前出口到大陸最多的產品。各位可以想像到,光學產品主要用於做IT產品。機械產品主要在大陸是裝備製造的產品。

這里面也談到服務業,兩岸之間的貿易里面。台灣在貨品貿易部分是享受了相當多的順差。大概去年來說,根據台灣海關的統計,應該在800億美金的樣子,大陸方面的統計是超過1000億。

但是,在服務貿易方面說的話,台灣確實屬於大幅度的逆差。我們單純從旅遊來看,去年來到大陸的人數有614萬人,但是大陸到台灣去的,受到兩岸關係的影響只有270萬人。這里面差距非常大。除此之外,學生到大陸來的人數遠超到台灣的人數。這是大概貿易的情況。

據我個人觀察,兩岸之間的經貿活動本來是互補互利的,兩岸之間有互補互利空間。不過2011年左右,兩岸的貿易逐漸由合作走向競爭了。特別是在「十二五規劃」以後,大陸的薪水大幅度上漲,然後沿海勞力力感到不足。還有環保的要求,人民幣升值等等這些造成傳統產業必須要轉型升級或者轉移陣地。這是從合作走向競爭。

至於在供應鏈分工部分,剛才我也提到了,我2013年在武漢「台灣周」里,針對汽車產業也特別提出,兩岸要建立一個「兩岸供應鏈」的概念。一輛汽車的零件是非常多的,那些體積龐大或者笨重的零件,必須跟隨組裝廠走,但是有很多其他的零件是小的,不必跟著走的。當然,在台灣,在這方面來說的話是比較具有研發和創新的優勢。當時我說組裝部分廠不一定要硬到大陸來設廠,可以從台灣採購,到這邊組裝。後來2014年的時候,有一次我陪海協會陳德明會長到台北港參觀的時候。我發現在台北港準備出口的福特汽車,最後要安裝的零件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重慶廠。可見供應鏈不一定是單向的,可以是雙向走的。這是汽車業來看,所以我強調兩岸的產業不只是合作,而且最好要分工。當然也有人會質疑,最近提到產業政策問題,我就說大陸方面有發改委負責這方面的事情,發改委在做產業規劃的時候,如果做好適當配合的話,兩岸會有合作和互利互惠的空間。當我提出「兩岸供應鏈」之後,在同一年10月份,英國的財經雜誌提出了一個「全球電子價值鏈」的概念,當然我相信所謂的全球電子價值鏈主要是應用在IT產業上,但是事實上不只是電子產品,所有的產品都有這個價值鏈的問題。

在2015年,出現了一個紅色供應鏈的價值概念。紅色供應鏈所談的就是說,如果將來全部這些零件,全部從台灣移走到中國大陸來的話。我覺得這樣就造成兩岸之間的供應鏈斷裂,這個斷裂,回到我前面所講的兩岸之間的經濟連接,如果供應鏈是斷裂的,那麼對兩岸關係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那麼,後面要講到的就是新創產業。2014年以來,ICT產業已經快速創新進步,走向智慧化。例如剛才很多講者講到機器人、無人機、自動駕駛等等,再加上軟件,剛才也有人談到軟件的問題,以軟代硬。軟件運用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以及雲端等在各行各業有快速的發展,例如智慧醫療,智慧城市。台灣的做工業電腦的原華電子,也在昆山設廠,跟本地的醫院結合起來發展醫院管理,令就醫治療的智慧化獲得相當大的成果。不只是這些東西,還有跨業整合。我剛才曾經提到,未來10-15年全球貨物貿易量的成長大概只有2%,服務貿易會成長15%,數字貿易,大數據、雲端以及人工智能則是25%的高成長。台灣有人整理了一下,國務院從2015年以來,政府工作報告針對產業升級施政重點里所列的行業,全部是和剛剛我所講的AI、自動化、軟件等等有關係的。這個是值得我們注意的趨勢。這些東西所有的發展里面都涉及到人才的問題,等一下我再談到這個問題。

這里我要談到行業標準,兩岸之間是互有所長。大陸方面擁有龐大的市場規模以及創新服務。台灣方面擁有良好、紮實的產業技術以及生產基礎。如果兩岸將技術跟市場的優勢結合起來的話,可以研究共同標準,甚至提升為國際標準。過去15年來,有中國通信以及電子工業標準化協會,這個協會跟台灣華聚產業基金會,在過去15年每年都會舉行論壇,這個論壇在8項領域,包括車聯網、雲計算、互聯網等已經累計達成422項產業共識,公布了59項的產業共通技術標準。這是值得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共同研究、共同努力的。我們建立這個行業標準,如果能夠成為世界共通標準,就可以向人家收取權利金,不是像過去我們付權利金給人家。

這里談到人才的培育,創新的基礎在於人才,人才應該要從根本培養,而不是從短期惡性競爭的角度出發。但是很遺憾,在過去這兩三年來,兩岸之間高校的教師以及學生的交流已經大幅度的縮小。這個部分大陸方面應該要考慮,應該要設法放寬一些限制。剛才也有演講者提到,去年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數量,大概占台灣總出口比例的41%。這個數字比2017年、2016年還更高,2016年、2017年是39%、40%的樣子,為什麼去年特別高,主要是受到了國際局勢的影響。但是,今年以來的數字開始下降,原因就是美國的進口商囤積存貨還沒有賣出去,他當然新的進口就會減少。進口減少以後,會逐漸轉移、轉單到台灣地區或者其他地方。因此,兩岸之間應該要怎麼樣來協調?哪些產品在中國大陸做最後組裝,哪些產品到台灣做最後組裝,這里面還必須符合的條件是什麼?就是在地製造,在地製造有幾種不同的算法,附加價值或者是區域附加價值,剛才有人提到美、加、墨,他們規定區域的價值。用這個這些方式精算供應鏈究竟應該放在什麼地方,對生產是最有利的。

去年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產品,數量最多的第一項就是電機產品。第二是機器,第三是塑膠,第四是光學,這就是我們主要賣來的產品,2014年的時候下面還有玩具、人造纖維這些產品,這但是現在它們幾乎都退出了。

最後我總結幾句話。未來供應鏈的發展,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區域經濟整合跟保護主義兩者之間矛盾衝突的問題。就像我一開始談到國際貿易理論也好,企業經營理論也好,都是應該要強調分工的,要選擇比較利益進行分工。所以,很多國家在簽署區域經濟整合自由貿易區協議,目的就是在此。

第二個我剛才說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貨物貿易,這三個的變化情況,剛才也有一位講者提到,我們前幾天在福州召開了一個數字經濟高峰論壇。這個趨勢之下,這部分的發展涉及到軟件,AI、人才這些問題,兩岸之間也應該要共同討論人才培育的計劃。

第三個就是有關WTO的問題。未來WTO的規則要如何演變?演變的結果對於整個產業供應鏈的未來計算方式也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所以,一共是這三方面的問題,第一是區域整合跟貿易保護主義之間衝突的問題。第二就是服貿、貨貿以及數字貿易的未來發展。第三個就是WTO結構的改變會對未來供應鏈造成相當的衝擊跟影響。以上報告請各位多多指教。謝謝各位。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