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渡「安卓劫」:四個選項一個比一個激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第四條路是最為革命性的道路,但一旦走通意義非凡

華為渡「安卓劫」:四個選項一個比一個激進 財經 第1張

  《財經》特約撰稿人 李軍/文 謝麗容/編輯

  5月20日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貿易管制名單後,Google表示將遵從美國政府的命令,盡快切斷對華為在多種安卓硬件和軟件上的支持,並不再向華為授權提供Google的各種移動應用。

  這個消息震動業界。目前Google安卓操作系統幾乎是智慧型手機唯一選擇。華為在售的所有型號手機,無論面向中國大陸市場還是海外市場,都使用安卓操作系統。

  Google全面終止和華為的商務合作,將會對華為的手機業務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Google為華為手機提供的首先是核心的安卓操作系統。安卓操作系統是基於Linux的開源軟件,是眾多軟硬件廠商合力開發的成果。當然Google在各個版本安卓操作系統的開發中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但這並不能讓Google本身禁止任何廠商在基於開源框架下對於安卓操作系統的商業使用。正因如此,Google成立了AOSP(安開放源代碼項目)來統一管理開源框架下安卓操作系統的開發和核心應用。

  Google的另一部分核心是基於Google平台服務的移動終端應用—就是我們俗稱的「Apps」,其中包括Google搜尋、Google瀏覽器Chrome、YouTube、Google應用商店(Google Play Store)、Google地圖、Google雲存儲、Google郵件、Google音樂等十幾種服務。Google把這些移動應用統一打包成為「Google移動服務」(Google Mobile Services)授權給移動終端的合作夥伴。對於Google和華為終止商務合作,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一部分。

  5月20日,美國政府宣布將暫緩實施對華為的禁令90天,直到8月19日才正式生效。華為能夠轉圜的寶貴時間窗口又多了90天。

  應該說,Google的「封殺」給華為帶來的障礙是巨大的,但華為也有多層次的應對手段。

  在談到應對手段之前先需要明確的是:在海外市場,不論是手機的最終用戶還是移動通信服務的提供者和經營者,都是與華為無關的第三方。

  換句話說,華為只要完成了手機硬件的銷售,後續的應用安裝配置甚至操作系統層面的工作,都可以由第三方合作夥伴完成。在美國政府現有的限制框架下,只要華為立足於手機硬件和操作系統的提供商身份,甚至剝離操作系統只提供手機硬件,美國政府就無法完全封殺華為的生存空間。

  第一種最簡單的辦法,是尋找當地的合作夥伴。

  華為提供手機終端硬件,由當地的合作夥伴定制安卓操作系統,並由其向Google購買Google移動服務的應用許可。其中可能的合作夥伴首選移動通信經營商。

  其實移動通信經營商定制安卓操作系統的模式在智慧型手機發展的早期階段並不少見。在3G時代,多個移動經營商都曾經提供適配於自己網路環境的移動終端和定制化操作系統,甚至內嵌自己的移動應用以獲得新業務收入。除了移動通信經營商之外,海外終端零售商甚至某個獨立的第三方服務提供商都可以成為華為和最終用戶的橋梁,承擔起定制安卓操作系統和購買Google移動服務應用許可、乃至服務華為手機最終用戶的責任。

  這種合作方式對於華為來說操作最為便利,但對於華為不利的是,需要放棄操作系統和其上的應用軟件,退一步成為純粹的手機硬件供應商。相應的企業利潤和手機在軟硬件結合的優化用就很難得到保證。

  第二種方式是,華為與第三方應用商店(App Store)合作。

  雖然Google應用商店在安卓平台上具有壓倒性的下載市場份額,但很多手機廠商甚至獨立的第三方都沒有放棄發展自己的應用商店。不論是三星、華為,還是小米、魅族,都有自己的獨立應用商店。華為完全可以提供操作系統,並由第三方應用商店提供除Google移動應用以外的所有應用的下載安裝服務。

  在海外用戶擁有了華為手機後,購買和安裝移動應用的主體就變為最終用戶,和華為沒有任何關係。這種軟件購買和安裝並不違反美國政府目前針對華為的商務禁令。需要指出的是,盡管 第三方應用商店無法提供Google移動應用,但部分功能完全可以由其它應用替代,如Tomtom的地圖、支持通用郵件協議的第三方郵件應用、UC瀏覽器、第三方的YouTube應用NewPipe乃至Bing搜尋等。

  這種方式最大的挑戰是在短期內會影響部分客戶體驗,但華為可以在操作系統層面牢牢地掌握主動權,並進行軟硬件結合的系統優化。

  第三種方式則更為激進,就是華為從硬件、軟件到應用商店全部自己完成,最終構架出和Google移動應用分庭抗禮的移動應用體系。

  在這個體系下,華為可以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消費者雲服務,發展自己的移動支付,甚至提供流媒體服務和應用分成體系架構。這個移動應用體系一旦形成規模,對於Google現有的基於Google應用商店的壟斷體系架構將形成強大的衝擊,並分流一部分安卓應用在Google應用商店的業務收入。

  其實,亞馬遜早在2011年就發布了自己的應用商店並與Google應用商店進行競爭。目前Amazon應用商店已經進入了超過200個國家,上架了45萬種應用。

  考慮到華為背靠中國龐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在華為應用商店上架對海外移動應用開發商進入中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華為與Google在應用商店層面的直接競爭並不是沒有機會。

  但也應該看到,美國政府的商務禁令除了會影響Google,同樣有可能影響美國的其它移動應用提供商。如果所有美國公司的應用都無法在華為應用商店上架,這對於華為發展自己的應用商店是一個很大障礙。

  在談到第四條路之前,先要普及一個概念:安卓分叉(Android forks)。

  安卓是一個開源的移動終端操作系統。所謂開源,就是核心源代碼公開。任何第三方都可以在Google公布的源代碼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修改定制。這些經其他公司修改後非原版的,或者說變種的安卓系統被統稱為「安卓分叉」,就如同樹木主幹上分叉生出的側枝。

  分叉是不是一定就是側枝呢?當然不一定。在養分充足的情況下,茁壯成長的側枝有可能取代原有的主枝,成為新的主枝。

  曾經全球流行的Unix操作系統最早的來源就是二十世紀70年代由AT&T的貝爾實驗室開發的AT&T Unix。隨著時間的推移,AT&T Unix衍生出Free BSD,Solaris,AIX,HP-UX等多個平行的分叉版本。到現在仍然使用的Linux和蘋果公司的Mac OS都和AT&T Unix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AT&T Unix分叉到現在,已經沒有明顯主幹了,或者說同時有多個主幹。

  歐盟2018年7月向Google開出50億美元的罰單,以懲罰Google利用安卓操作系統的市場壟斷優勢強行捆綁Google搜尋服務和GoogleChrome瀏覽器的行為。反壟斷罰款三條指控中的一條就是Google採取措施防止那些希望預裝Google應用的手機製造商銷售運行Google非授權版本的安卓操作系統(即「安卓分叉」)的設備。

  Google通過綁定自己具有市場優勢的Google移動服務,把手機製造商牢牢限制在自己控制的安卓系統升級路徑上,並徹底扼殺任何「安卓分叉」的成長希望。

  反過來說,Google又通過對安卓系統升級的把控,讓Google移動服務的市場優勢進一步加強。這就是歐盟針對Google開出天價罰單的原因。

  歐盟最終希望把Google在安卓操作系統和Google移動服務的綁定優勢徹底解鎖,禁止Google強制手機製造商預裝Google移動服務,讓安卓移動平台能夠在充分競爭中自由成長。

  所以第四條路是最為革命性的道路。安卓系統內核盡管是開源的,但發展方向未來還是由Google主導。華為如果一直使用開源的安卓平台進行有限定制,未來就要面臨跟隨安卓版本升級的窘境。

  如果華為徹底放棄跟隨安卓核心版本升級的策略,在現有安卓平台上大刀闊斧開發出一個新的「安卓分叉」,並以我為主推動後續版本的開發升級,甚至開發出一個全新的開源移動操作系統,將徹底掀翻Google對於安卓系統的主導權,讓全球的移動操作系統競爭格局發生重大改變。

  這條路目前看來是最難的,但一旦走通對於Google來說就是最沉重的打擊。

  華為基於安卓改造的操作系統將是最有影響力的「安卓分叉」,並將極大地改變Google移動應用在各個領域的壟斷地位。這種「魚死網破」的做法將是歐盟最願意看見的。

  如果時間往前倒推一年,第四條路一定會被業界斥為癡心妄想。但在美國政府針對華為步步緊逼的情況下,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接受德國媒體 WELT 的採訪時承認,華為已經準備了自己的操作系統:「一旦發生了我們不能夠在使用這些(來自Google和微軟的)操作系統的情況,我們需要做好準備。這是B計劃。」這說明,華為在第四條路上已經做了大量準備,並做好最壞的打算。

  5月21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回應中國媒體有關「特朗普的相關禁令,是否會打斷全世界的通信供應鏈」時回應稱,他相信歐洲是不會跟美國走的。事實上,從美國主導的五眼聯盟成立到現在,歐洲的主要國家如英國和德國對華為參與5G建設的態度都開始松動。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態度,相信歐盟一定會思考,如果中國在互聯網領域倒下了,美國公司的壟斷地位將更加穩固。如果華為選擇和歐盟內第三方企業合作的方式,很有機會規避美國政府現有的限制手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