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時隔四個多月,當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溫,美國發起針對性的技術封鎖舉措,眾多美國的供應商表示將停止合作,華為再一次站上風口浪尖的時候,創始人任正非再一次出現在聚光燈前,並接受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獨家專訪。5月26日,在1個小時的採訪中,任正非說了什麼?在緊迫的局勢下,任正非關注的又是什麼?
5月27日晚,《央視財經評論》邀請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電信行業權威專家曾劍秋,以及《華為啟示錄》作者、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董小英,共同為您解析。
華為:為何「有所不為」?
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講究,有所為有所不為,儒家也講「不為」是為了「有為」。26日,在央視的訪談間,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屢次提及了「不為」。
△央視財經《央視財經評論》欄目視頻
關於美國的技術封鎖
任正非:我根本就不是什麼英雄,我從來都不想當英雄。任何時候我們是在做一個商業性的東西,商品的買賣不代表政治態度。
美國今天把我們從北坡往下打,我們順著雪往下滑一點,再起來爬坡。但是總有一天,兩軍會爬到山頂。這時我們決不會和美國人拼刺刀,我們會去擁抱,我們歡呼,為人類數字化、信息化服務勝利大會師。
關於晶片「備胎」計劃
任正非:既然有備胎你為什麼早不用呢?我們就是為了西方公司的利益,我們不讓西方的利益被擠榨了,朋友就變多了。你看我壓制住公司不要做8K電視機,日本、韓國所有的電視機用的是我們的晶片,用的是我們的系統。
關於華為的未來
任正非:華為的未來不用我想,我們下面的人就應該想得比較清楚,他們只是希望得到我支持一下就行了。我不需要具體地去操心華為太多的事情。
我們根本不認為我們會死,我們為什麼把死看得那麼重?所以我們認為我們梳理一下我們存在的問題,哪些問題去掉,哪些問題加強,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曾劍秋:華為的定力來自「胸懷祖國 放眼世界」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電信行業權威專家 曾劍秋:我們國家從改革開放以來,信息通訊業發展是相當快的,我們舉一個簡單數據來講,中國現在的手機用戶數量,已經超過我們人口數。
我們人口數14億,而手機用戶數量是15億,其中智慧型手機應該說將近10個億。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是美國的3倍以上。所以華為這麼一個企業在中國也好,在世界的發展也好,它首先是依托於中國市場的發展,進而走向全球市場的。
現在華為面臨困難,我們剛才從這些數據也可以看到,其實就像任正非說的,沒有關係,他不擔心,為什麼?因為中國本身的市場是非常大的,過去坦誠地講,我們有部分市場是為了和國際的企業保持更友好的共同發展,所以讓給他們了。現在如果僅僅是中國自身的市場都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覺得華為完全有自信可以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董小英:企業要想領先必須要專注
《華為啟示錄》作者、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 董小英:當前,中國正處在一個創新轉型期當中,華為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那就是怎麼從創新的1.0,進入到創新的2.0。創新1.0可以通過模仿和學習來完成,而創新的2.0,就是說我們要有很多原創性的創新,而且需要中國能夠有更多基礎性的研究,來引領這個行業和技術的發展。
所以,我覺得任正非先生對於未來的路徑看得很清楚。華為的整個30年發展歷程都是聚焦的,其中有壓強原則、力出一孔、聚焦主航道等等。
華為能走到今天,都是管理欲望的結果,在早期發展當中,任正非就要求他的員工不要炒股,也不要投機。他非常明確專業是什麼,技術專長是什麼,把員工全部團結起來聚焦在技術創新、客戶服務以及市場體系,而把可能分散精力,不必要的全部都排除掉,所以華為走到今天,是壓強的結果,是聚焦的結果,也是專注的結果。
華為:有所為
在26日的專訪里,我們也看到任總對基礎科學和基礎教育的重視。這就是華為不為之後的「有為」。
△央視財經《央視財經評論》欄目視頻
1987年,44歲的任正非集資2.1萬元在深圳創立華為公司,時至今日,華為已經從一家不起眼的小作坊發展為世界領先的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
據介紹,華為在全球18萬員工中,研究人員就占到了45%,每年的研發包括基礎研究的投入占銷售額的15%左右。2018年,華為在研發方面投入達到了150億美元,未來5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
任正非:我們公司應該至少是有七百多個數學家,八百多個物理學家,一百二十多個化學家,還有六千多位專門在基礎研究的專家,再有六萬多工程師來構建這麼一個研發系統,使我們快速趕上人類時代的進步,要搶占更重要的制高點。
中美貿易摩擦 實質是科技水平的較量
任正非:這個二三十年人類一定爆發一場巨大的革命,這個革命的恐怖性人人都看到了,特別是美國看得最清楚。看得最清楚,他們才能打你這個出頭鳥。他們沒想到我們早就準備,消滅不了,他們沒想到。他們以為架起幾門炮嚇唬一個國家的時代,還是那個時代,可能誤判了。
面對挑戰 如何站起來?
任正非:修橋、修路、修房子,已經習慣了,只要砸錢就行了,這個晶片砸錢不行的,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中國要踏踏實實在數學、物理、化學、神經學、腦科學,各個方面努力去改變,我們可能在這個世界上站得起來。
企業,怎樣打好基礎走好路?
曾劍秋: 創新驅動靠人才 基礎驅動靠教育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電信行業權威專家 曾劍秋:任正非通過華為的創業明白了一個道理:創新驅動靠人才,基礎的驅動靠什麼?是靠教育。
但是我認為中國的基礎教育其實並不落後,舉個例子,去年我們大學畢業生是800萬,不說具體數字,以色列人口也就800萬,所以中國其實教育的基礎是很好的。
西方一些國家,包括英國都希望學習中國的基礎教育;提升基礎教育不是企業的責任,而是國家的責任,政府的責任。華為之所以能夠發展到現在,正是因為有這麼一個基礎挑選優秀人才,很多優秀人才進入華為,給華為創造了效益,在未來發展過程我們要改善提升的是什麼?是如何為人才的培養和創 新髮展創造條件。
董小英: 中國的人才培養要為創新型國家做好儲備
《華為啟示錄》作者、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 董小英:到華為調研的時候,我問:你們特別喜歡什麼樣的員工?他們回答說,要麼特別偏科,要麼跨界能力特別強,比如本科學數學,碩士學生物,博士學物理。
華為提出的要求和標準,恰恰是中國的基礎教育,包括我們的高等教育,怎麼能培養真正具有創新精神的人?任正非也提出,在華為要包容那些歪瓜裂棗,他在智力上很超強,但是行為上,或者人際關係上又有點怪怪的這樣的人。
實際上我們要培養創新型的人才,可能有的時候、有些人的能力是不走常規路的,因為創新型的人才一個是挑戰權威,同時他有顛覆的思想,有質疑的精神,同時喜歡平等的環境和自由的交流,所以說我們的小學、中學,大家都是按一個模式培養的,我想任正非他所考慮的這種基礎教育,就是說怎麼能讓那些有超常能力的孩子,在我們的這種教育體系下,照樣能夠成長起來,發展起來,為我們未來的創新,提供特別優秀的基因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