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28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這個消息好似推倒了多米諾骨牌,引發了汽車行業的一系列事件。
上汽集團:董事長反問股東怎麼辦?
作為國內第一大汽車集團,上汽集團(600104.SH)是整個行業的標桿,在過去十年間保持著營收、淨利雙增長的好成績,但即便是這樣的優等生,也在今年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大陸汽車生產838.86萬輛,同比下降10.98%;銷售835.33萬輛,同比下降12.12%。
其中,4月份汽車生產205.20萬輛,環比下降19.78%,同比下降14.45%;銷售198.05萬輛,環比下降21.41%,同比下降14.61%。
隨著汽車行業整體下行,上汽集團也不得不面對銷量下滑的尷尬。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團銷售汽車153.3萬輛,同比下降15.88%。
銷量出現兩位數下滑,公司業績也受到拖累。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團總營收2001.92億,同比下滑16.18%;淨利潤82.51億,同比下降15%。
比業績下滑更慘的是公司股價,今年5月,上汽集團股價最低跌至22.69元,對比2018年3月最高價35.83元,已經跌去近40%,公司總市值也從4000億高峰墜落,一年跌去1000億。
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當記者提及今年如何保持銷量和利潤雙增長時,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一改往日風格,坦言:「對我的要求太高了,今年上汽努力做到市占率的領先。」
當投資人問及面對股價斷崖式下跌,上汽在維護股價和市值方面有何打算時,陳虹反問:「我們也希望股東給我們出出主意。這個股價,你們說說怎麼辦?」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
吉利汽車:銷售冠軍也坐不住了
處於中國汽車行業第一梯隊的上汽集團尚且自顧不暇,處於第二梯隊的成員日子也不好過,比如吉利汽車(00175.HK),最近就被曝出變相裁員一事。
5月14日晚間,知乎某汽車博主爆料一份疑似吉利汽車內部申請書的文件。文件顯示:作為吉利人,本人自願與公司經營共擔,共同奮鬥,全力以赴推動集團戰略目標的做到。
雖然文件真偽尚未確定,但無風不起浪,文件一經曝光,就在網路世界掀起軒然大波,網友質疑吉利這是變相裁員,吃相太難看,簡直是敗壞「路人緣」。
5月14日下午,吉利副總裁楊學良在微博辟謠,稱吉利各項經營指標良好,發展穩健,沒有所謂「降薪」情況出現。吉利將從5月起正式開展2019年度薪酬調整工作,並附上相關通知。
吉利作為國內乘用車市場的領頭羊,過往表現可圈可點。2018年,在汽車行業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吉利銷售突破150萬輛,榮登自主品牌銷售冠軍寶座,逆勢增長十分搶眼。
但是,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吉利在終端市場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4月份吉利汽車銷量96,836輛,同比下滑23.7%。
吉利市值也隨之大幅縮水,今年年初吉利股價最低跌至10.08港元,相較2017年末最高價29.51港元,股價早已腰斬,連帶公司總市值蒸發超1700億港元。
海馬汽車:賣房保殼,掙扎在退市邊緣
身處國內汽車行業第一、二梯隊的上汽集團、吉利汽車各有各的煩惱,而處於第三梯隊的海馬汽車(000572.SZ)煩惱來得更直接,那就是保殼。
海馬汽車曾因「馬自達」品牌在業內名噪一時,更因擁有「普力馬」和「福美來」兩款明星車型加持,在國內汽車行業打出一片專屬天地。
但是,近兩年海馬汽車陷入虧損泥潭,並且越陷越深。2017年、2018年,海馬汽車歸屬淨利潤分別為-9.94億、-16.4億,就算把上市多年的利潤總額全填進去,也補不齊業績缺口。
業績虧損也拖累了公司股價,今年年初,海馬汽車股價最低跌至1.91元,相較2017年年初高價6.98元累計跌超65%,公司總市值跌破百億關口,當前市值僅剩30億出頭。
更糟糕的是,海馬汽車因連續兩年虧損,股票代碼已經從「海馬汽車」淪為「*ST海馬」,倘若2019年繼續虧損,就只剩退市一條路可走了。
掙扎在退市邊緣的海馬汽車想到了「賣房保殼」,今年4、5月份,海馬汽車連發數條賣房公告,稱將分批出售公司旗下位於上海、海口的房產,累計401套。
深交所下發關注函,海馬汽車回復稱,公司財務部門對擬出售房產收益情況進行了測算,公司預計累計做到資產處置金額約3.34億元、累計影響公司歸母淨利潤約1.7億元。
目前,上海、海口都是限售狀態,海馬汽車的401套房產快速變現並不現實。而且,就算401套房產順利變現,對虧損額而言也只是杯水車薪,能否順便保殼全憑造化了。
全球車市:大幅裁員,報團取暖
實際上,不僅中國車企日子難過,全球車企都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嚴酷考驗。資本寒冬之下,有的車企大幅裁員削減成本,有的則是報團取暖共克時艱。
今年5月20日,福特汽車對外宣布,公司的重組計劃已經進入最後階段,美國地區共有約2,300名白領員工受到影響,包括削減公司的較高階經理近20%。
此外,福特汽車在歐洲、亞洲、南美等市場的重組工作仍在繼續,預計8月底將完成全球裁員約7,000名白領,占目前公司全球7萬名受薪員工的10%,預計每年為公司節省6億美元成本。
這並非福特汽車第一次大規模裁員,今年2月福特汽車宣布,計劃在德國裁員5,000多人,同時還計劃關閉部分工廠、取消低利潤車型生產等。
華爾街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則預測福特將在全球裁員2萬人。作為目前為止唯一沒有破過產的美國老牌車企,福特汽車曾是全球車市「神」一般的存在,難道連它也扛不住了?
實際上,裁員的不只福特一家。據彭博社5月23日報導,因全球汽車銷量下滑,在過去6個月,全球幾大知名車企已經宣布至少裁員38,000人,涉及美國、德國、英國和亞洲。
除了裁員,還有車企選擇報團取暖。5月27日,義大利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向競爭對手法國雷諾集團伸出橄欖枝,提出一項合併提案。
倘若提案被接受,將產生一家總規模約370億美元、可年產近900萬輛乘用車及輕型卡車的汽車公司,它將是僅次於大眾、豐田的全球第三大汽車製造商。
按照提案顯示,菲亞特克萊斯勒和雷諾對新公司持股各占一半,合併之後不關閉任何工廠,並預計合併之後兩年內將會產生正向現金流的協同效應。
結語
年初至今,在A股160多只汽車概念股中,有150多只個股市值縮水,占比超九成,汽車板塊總市值較2017年末蒸發超7,000億。
在此背景下,管理層也在想盡辦法促進汽車銷費。5月28日,廣東省出台29條新政促銷費,逐步放寬廣深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
或受此利好消息刺激,5月28日汽車股全線大漲。盤面上,長城汽車漲超8%,江鈴汽車、長安汽車漲超4%,廣汽集團、上汽集團漲幅超3%。
港股市場也漲勢喜人,五龍電動車漲超20%,永達汽車漲超11%,中升控股、廣汽集團和美東汽車漲超7%,正通汽車漲超6%,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北京汽車和華晨中國漲超5%。
但汽車板塊僅風光了一個交易日,就在5月29日開始下跌了。新政利好帶來的行情回暖,在現實面前成為「曇花一現」。
走過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國汽車行業已經進入淘汰賽階段:創新與繼承、生存與發展、投資與離場……,全都充滿了不確定性,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車企,是時候認真做做總結了。
望中國車企銘記一句箴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危是機?看你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