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來源:新京報、中國基金報等
「散戶玩股票,大戶玩私募」,割韭菜割到大戶頭上了?這回事情怕要鬧大了。昨天的金融圈都在吃這個神秘土豪的瓜。
據悉,這位來自「浙江寧波的投資者」發了一個媒體邀請函,大致的內容是,他在中泰證券買了5.5億的私募產品,結果成了唯一的持有人,然而最後卻血本無歸,要開媒體發布會「手撕」中泰。
這位投資人說,他在2015年從中泰證券買了三期冠石系列產品5.5億元,但後來發生嚴重流動性風險和兌付危機。他作為冠石系列產品的唯一持有人,中泰證券拒絕兌付。他還貼出了一份承諾函,其中提到深圳冠石資產為管理人予以5.5%的年化收益率保證,如果不足由管理人或者管理人委托的第三方予以差額補足。
他還列舉了中泰證券的「十宗罪」,包括違規保本保息;風控合規流於形式;選擇性兌付泰融系列產品;敷衍監管審查,開除員工推卸責任;誘導性銷售等。
按照這位投資人的說法,中泰證券曾多次表示,這個私募的管理人很強,買10億都沒問題,資產管理方也出具了保本保息函。
事件一出,網友們紛紛投來羨慕又同情的複雜目光。
中泰證券表示不背鍋
比較巧合的是,中泰證券的IPO箭在弦上,前不久才剛剛更新了IPO招股書,而現在卻殺出一個「程咬金」,隨著事件的發酵,中泰證券目前也給出了幾點回應。
第一,為什麼會虧這麼多,原因是產品持有的債券遭到評級下調、違約等情況,流動性受限。
第二,中泰作為托管人及代銷,已經做了積極的協調。
第三,投資人出具的承諾函上的保本保息,是私募公司自己承諾的,上面沒有中泰的蓋章。
第四,對於投資者的不合理要求,將無法予以滿足。
中泰證券表示對投資者遭遇的投資風險深表關切,對合理要求予以滿足,但是對於該投資者的不合理要求,將無法予以滿足,也將進一步做好客戶的解釋說明和溝通工作,對於不符合法律法規和事實、可能對公司聲譽造成不良影響的言論和行為,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小編注意到,投資者也先後投訴了大半年,偏偏選擇這個中泰證券IPO的敏感時間點開發布會,說明這位土豪很懂得利用輿論的影響力,硬要中泰證券給個說法。
5.5億買了什麼產品?
承諾函上面寫著,這位投資者買的是一款名叫「浙分-冠石定制1期」的私募基金。基金管理人叫深圳市冠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私募排排網上顯示,冠石資產是一家專門做債券的私募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是國內較早專注於債券投資的陽光私募類金融機構。
這家私募的老板叫文勇軍,工作經歷如下:
冠石註冊於深圳,註冊資金1000萬元,在深圳和北京設有辦公室。目前公司核心投資團隊有5位成員,主要成員來自華爾街,均具有15年以上的相關從業經驗。而除了上述投資人「踩雷」的那一只產品,中泰證券還托管了冠石的其他幾只私募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這也不是中泰證券代銷的私募產品第一次出事了。
2015年,中泰證券發起的一支私募產品出現兌付危機,涉及300多位投資者,募集金額高達1.61億,經客戶舉報後警方介入調查。中泰證券稱,公司對該私募產品並不知情,是公司前員工彭某的個人行為。而彭某則堅稱牽頭私募產品是職務行為,中泰證券這是赤裸裸的甩鍋行為,自己手上有會議紀要等證據可以證明。雖然案件最終以彭某被判刑收尾,但業內一度對中泰證券質疑聲四起。
2018年8月,濟南中泰證券總部遭數名投資者聲討,投資者指中泰在銷售「泰融1期」基金時存在虛假宣傳以及誤導行為,並且在該基金運行過程中未盡到托管人的義務和責任,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
據報導,「泰融1期」持有的「永泰能源2018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資券」未能結清銀行貸款,永泰能源另一只銀行間短期融資券「17永泰能源CP004」未能按期足額兌付本息,從而觸發了「18永泰能源CP002」的交叉違約。最終,原定2018年7月2日開放贖回的「泰融1期」發生實質違約,違約金額2.8億元。
與此同時,2018年7月,證監會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經證券公司自評、證監局初審、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復核,以及證監局、自律組織、證券公司代表等組成的證券公司分類評價專家評審委員會審議之下,在證券公司評級中,將中泰證券從A級降至BBB級,成為12家降級券商之一。
不僅在業務中受挫,中泰證券近年來業績也表現不佳。中泰證券的招股書顯示,中泰證券已連續三年淨利潤與營收下滑。此外,中泰證券指出,如公司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快速提高資本實力、加快業務轉型升級、提升客戶服務質量,將可能面臨業務規模萎縮、盈利能力下滑的風險。
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泰證券分別做到營業收入83.47億元、81.69億元和70.25億元,做到淨利潤25.33億元、18.96億元和10.70億元。
中泰證券這兩年在債券市場投資了大量的問題債券,而這位土豪列出的中泰證券「十宗罪」中就有選擇性兌付泰融系列產品的字樣。最終該事件將如何發展?中泰證券的上市之路能順利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長按二維碼掃描 關注第一財經資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