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底盤方面,新車依舊為前麥弗遜、後扭力梁形式,其結構組合在同級中可謂屢見不鮮,不過即便如此新一代創酷仍然在表明自己的不同之處,比如帶有回彈彈簧的減震器,雙通路設計的前滑柱上懸置,增強型的穩定桿和骨架抱緊式襯套,甚至後扭力梁都採用了U形中空結構,它們在強化支撐和剛性的同時,也做到了降低重量的作用,理論上新車的駕控質感應處在同級的領先位置。從新一代創酷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雪佛蘭的變化:它的優勢在於高顏值、全系高標準配置、有亮點的動力總成,而底盤素質、NVH上表現則相對處於弱勢。
駕仕指數:65%
主力消費群的年輕化逐漸偏轉了主機廠的發力方向。在當下,如何討好年輕人已成為業內的重要議題,誰能抓住了這股熱潮,誰就有了昌盛下去的資本。近年來,「精致化」趨勢使得我們對入門級車產生了新認知——入門不代表低廉,只是「落實」了相應的需求而已。在眾多入門級車中,小型SUV能維持熱度無非因為SUV本身就是一種更「高級」的存在——同級維度中,SUV的定價基本都比其他車型更高,當然從功能和實用性來說也確實如此。
不久前,上海通用雪佛蘭完成了對創酷車系的換代,新一代創酷帶著更富潮流的產品理念面向了年輕消費者。為迅速打開市場突破口,新車的內外設計不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還搭載著為其量身打造的動力總成,提升燃油經濟性之餘,也改善了新車的駕駛質感。那麼,這台被寄予厚望的小型SUV實際表現究竟如何,下面一同來看看。
【靜態體驗】
眼前的新一代創酷搭配著Redline套件。可以看到,富有肌肉感的線條與金屬灰外色相搭配是完全沒有違和感的,甚至令人眼前一亮,視覺新鮮感比普通版強出不少。該套件的設計風格在前期上市的沃蘭多上已有體驗,因此我們都並不陌生。在車身上大量運用著黑色元素,營造出了一定的「壓迫感」。最吸引眼球的紅色元素則出現在細微之處,如外後視鏡和輪轂上,主要起著點綴效果。對於雪佛蘭來而言,Redline算是對「品牌方向」的傳達,而消費者能從中獲知的是:
雪佛蘭能出產的,並不只有「家庭溫馨車」,運動精神,才是雪佛蘭對當下市場的新見解。
乍一看,新車的尺寸似乎升了一級,但這僅是主觀視覺感受。而從實際數據看,它的尺寸並未有大幅提升,其中,車身長度僅隨著軸距的增加而延長了15mm。因此,相比老款,新車的輪廓會稍顯修長一些。可即使如此,從單純數字上來看,新一代創酷在同級中的優勢仍然不夠明顯,一些日、韓、德系競品都從各面逼近甚至超過了它。
讓人驚喜的是,新一代創酷車內的實際空間表現並不落後。首先,前、後排頭部均能保持約半拳餘量。特別是後排頂部,可以看到明顯的內凹處理,這里「讓」出了不少空間。而前排座椅高度也能維持在正常坐姿下,並不影響操作和視野。在前排保持合適位置情況下入座後排,膝蓋與前排靠背間距竟超過了一拳(體驗者身高約1.79米),看來軸距的加長髮揮了該有的作用,在不影響車身比例的前提下即獲得了越級表現,頗有「花小錢辦大事」的意味。其實,這也和機械、內飾等部件的優化布置息息相關,而不是簡單的拉長。需說明的是,後排地板中央凸起部分的高度尚可,大約相當於iPhone 10橫放的高度——身為SUV燃油車(讓位傳動軸、排氣管等部件),這難以避免,不必糾結。
或許是為照顧設計美學,降低尾部視覺重心,新車的後備箱門鎖開關被布置在較低位置,以體驗者的身高需彎腰後才方便操作,便利性有所失分。而意料之中的是,由於短車尾的「壓縮」,新車的行李箱容積不夠突出,縱深較淺,放置長件物品時需犧牲乘艙空間來放倒後排座椅。能補回一分的是,它較高的身形騰出了相對充裕的垂直高度,在不妨礙後視野的前提下,可取掉防盜蓋板並將行李重疊放置。
其實,行李箱容積表現一般從外觀也能看出——新一代創酷的後輪靠近後車角,短車尾使之沒有充足的「餘量」去增加後備箱的縱深長度。在乘坐空間和行李箱容積之間選擇,設計者顯然更偏向前者,畢竟乘坐舒適度是消費者更優先考慮的。
而關於儲物空間值得點讚的是,即便定位小型SUV,但新一代創酷的前排儲物表現依然可圈可點。中央扶手長寬都不算突出,好在內部深度卻足夠,放入小型礦泉水瓶毫無問題;此外中央杯座可放置兩瓶怡寶或依雲這類普通礦泉水瓶,瓶底直徑稍大的例如脈動就較為困難;前排內門板儲物槽則相對寬闊,可隨意放下較大飲料瓶。
擋桿前方的儲物槽內設有電源與USB接口,內部空間非常充裕,對放置手機、卡片、票據這類小件物品來說略顯「奢侈」了。個人認為完全可縮小該處容積,並對整個中央通道的布局進行優化,比如加大杯座直徑,或延長中央扶手,如此一來空間利用率、舒適度都會更上一層樓。
新一代創酷的內飾設計保持著雪佛蘭一貫的簡潔風格。整體布局採用非對稱形式,以強調年輕和不拘一格的產品設定。內飾實體功能鍵相對較少,分位足夠明確,能快速識別,直觀、便利程度優於日系同級產品。方向盤造型有了顯著變化,採用平底樣式,類似於大眾這類歐系對手,品質感有了提升。粗壯的擋桿握感飽滿,而讓我有些不理解的則是按鍵式手動換擋,個人認為對於CVT而言,直接取消或許更合適。
在內飾用料上符合該級別車型的水準,多以硬質材料為主,好在門內板靠手處和部分儀表台裝點了菱格型PVC材質,配色與座椅相呼應,令其多了些新鮮成分。新車中控屏更替為懸浮+觸屏形式,尺寸為8英寸,造形中規中矩,螢幕清晰度尚可。硬件方面,它搭載了1.5GHz雙核處理器和16G內存,處理能力良好。實際體驗發現,其觸屏靈敏度不錯,「卡片式」菜單界面直觀,可讀性較好。
其餘亮點則集中在車機系統上,在MyLink+智能車載互聯繫統中包含了建立個性化帳戶、好友位置共享、微信組隊、高德在線導航、實時天氣查詢以及豐富的娛樂軟件等等,對當下年輕人的互聯需求來說可謂非常適宜了。內置的語音系統可識別包括大燈、雨刮、天窗、空調、車載娛樂系統、導航系統在內的多種功能指令。測試發現,其對語音的識別和反應速度都較為出色。從車載互聯繫統的基礎功能看,與在該領域領先的自主品牌已沒有明顯差別——新一代創酷算是走在了同級合資梯隊的前排。其他方面,則具備了可視倒車,並附帶倒車軌跡指示,現場親測發現其清晰度不錯。
座椅方面採用了光面皮質與織物拼接,個人認為如果織物面積能有所增加會更顯活力,透氣性和摩擦系數也更高。座椅內部填充物厚實,且支撐性良好,風格靠攏了日系對手——國內消費者對座椅的乘坐舒適度十分敏感,這點新一代創酷已充分摸清。功能上則相對簡化,試駕車輛主駕位為前後、上下電動調節,改變靠背角度則需手動操作,而副駕全部採用手動形式,當然這些都無可厚非,畢竟成本有所限制,實際上我在操作中還是感覺比較順手便利的。
【動態體驗】
新車提供了1.0T和1.3T兩種引擎,並分別以「325T」和「335T」作為代號。其中,1.3T直列3缸引擎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別為121kW/5600rpm、240N.m/1500-4000rpm,相比1.0T,輸出強度更高,功率峰值點位也作了提前釋放。需要說明的是,這台1.3T引擎的實際排量達到了1341mL,幾乎等同於1.35排量。即使在缸數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它也能憑借新技術來完成逆襲,因此動力上獲得顯著優勢也並不奇怪。
與1.3T引擎做搭檔的CVT變速器也是全新開發,它是通用首款CVT變速器,具有里程碑意義。新CVT變速器採用了鋼鏈式結構,相比鋼帶傳動,其強度更高,可承載扭矩也更大,達到了250N.m,與這台1.3T引擎匹配再好不過。這里需要提出的是,雖然引擎最大扭矩已逼近了變速器的承受極限,但並不會產生實際影響,因為變速器的最大承受數據是在安全餘量充裕的前提下標定的。
而這具CVT的另一優勢則是傳動效率有了顯著提高,且自身重量還更輕。行車中,CVT變速器或許會缺乏些「節奏感」,但好在也強化了燃油經濟性,工作時平順性更佳,對於以家用為主的新一代創酷來講,這種變革是值得的,畢竟經濟、省心才是該級別消費者更在意的部分。
實車體驗後,個人認為該車的動力響應比較積極,可以說變速器和引擎的同步開發的確起到了正面作用。在低速狀態下,對油門踏板稍加施力便能找到輸出點位,不過加速期間增壓器的介入還是能清晰察覺,當然這方面其他小排引擎倒也沒有做得更好。在傳動效率提升後,引擎的動力也可得到充分釋出,中後程加速時,動力的供給是處於循序漸進的狀態,以其排量來看,是可以給與「充沛」定義的,總之新一代創酷的動力總成值得肯定。
底盤方面,新車依舊為前麥弗遜、後扭力梁形式,其結構組合在同級中可謂屢見不鮮,不過即便如此新一代創酷仍然在表明自己的不同之處,比如帶有回彈彈簧的減震器,雙通路設計的前滑柱上懸置,增強型的穩定桿和骨架抱緊式襯套,甚至後扭力梁都採用了U形中空結構,它們在強化支撐和剛性的同時,也做到了降低重量的作用,理論上新車的駕控質感應處在同級的領先位置。
Redline版本的輪胎規格為215/55 R17,品牌是普利司通,相對普通版本,它的扁平比稍低,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側向支撐力,不過也更容易產生「生硬效果」。而事實上,該車的底盤整體感受也的確較為生硬,過坑窪或減速帶時還會比較松散,沒有出現預想中的厚實感。另外,個人感覺對路面上的細碎雜訊還可以過濾得更乾淨一些。在高速上駛過起伏路段時,車輛的「拋落感」稍微明顯,能清晰感知避震器正遭受著大幅度壓縮。當然咯,在平整的路面上,底盤的貼伏感還是不錯的,這點215寬胎良好的抓地力和穩定性功不可沒。整體上看,尤其在複雜路況下,新車懸架系統作出的處理並不屬於「手起刀落」的那種,相對缺乏厚重感,而偏向運動。
轉向部分,滿打方向需3圈,也就是說原地掉頭或拐彎抹角時,手里的動作需做得更大。此外新車轉向系統採用了電子助力,對習慣了液壓機械助力的我來說,其力度還算輕盈,適合更廣泛用戶群。同時它也能提供必要的回饋力道,並不屬於毫無實感的「輕」,上手難度較低,而這應該是該別級車型的基本素質。
駕仕總結:
新一代創酷在延續了前款飽滿厚實的外觀形象同時,通過Redline套件的加持以及細節上的改進等,更顯時尚動感。而在內飾中,我們也能看到無論是細節設計還是科技配置都同樣有了提升。當然實事求是的說,新一代創酷仍然需要面對巨大的競爭,比如本田改款繽智在內飾的豪華氛圍上已占據不少優勢,配色、用料、設計感在同級中都拉開了一定差距。對於國內一些消費者追求的「豪華感」層面,新一代創酷還需要作出一些努力。
動態方面優點和缺點都比較明顯——動力總成的全面更新能夠帶來一些驚喜,但底盤部分並無特別值得稱道之處,甚至略感松散。另外在NVH方面風噪、胎噪、引擎噪聲都稍微明顯,可見是受定位和價格的局限——搭載新配置後,已沒有更多的「餘力」去強化隔音設施。至於油耗方面,在經過市區、高速等多路段的考驗後,行車電腦顯示新車的百公里平均油耗為8.3升,平均時速在33公里上下,結合輪胎寬度和將近1.3噸的整備質量來看,油耗表現還算中規中矩。
從新一代創酷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雪佛蘭的變化:它的優勢在於高顏值、全系高標準配置、有亮點的動力總成,而底盤素質、NVH上表現則相對處於弱勢。總之在一台具有成本壓力的小型SUV身上,我們看到雪佛蘭給出了其對於用戶群體需求的答案。這也再次證明,沒有十全十美的車型,而在入門級車型身上,雪佛蘭永遠無法接受的是中庸。在2019年,雪佛蘭的新優勢是否能夠滿足年輕入門級消費者在個性化、互聯化方面的需求,我們拭目以待。
文|托米
圖|托米
>體驗優缺點都很明顯的新創酷,發現雪佛蘭永遠無法接受的是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