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金融新江湖|銀行花費貸二十載:大大行整體縮短 光大大、上海、江蘇等中小銀行大大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摘要:2018年,郵儲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餘額2755.4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93.59億元,增長7.56%,增速相比2017年29.59%的增長幅度大有下降。一位大行個人貸款經理向經濟觀察報表示,銀行的消費信貸經歷了近些年的發力,銀行在消費貸款領域很難說占據主流市場,互聯網類的消費金融無疑分流了貸款人群,給銀行帶來了挑戰。

消費金融新江湖|銀行消費貸二十載:大行整體收縮 光大、上海、江蘇等中小銀行猛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為百萬資產起步的高淨值群體做好財富管理,為盈利可觀的公司、機構客戶傾力投融資服務,與這些業務相比,一個金融領域更為「下沉」的市場和更為小額分散的業務,成為各大金融機構、持牌機構,甚至互聯網巨頭們逐鹿的新戰場。這就是被視為蘊含巨大潛能的「藍海」——消費金融。

消費金融大爆發時代正在來臨,哪些勢力正在新江湖中搏殺?在金融科技加持之下,誰的玩法更能搶占高地?在迅速狂奔的同時,又會面臨怎樣的風險和挑戰?正值「五一」假期,《經濟觀察報》推出消費金融特刊,為您深度解讀這一領域里的巨大變化。

——編者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胡艷明 如火如荼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正在搶占各種服務場景之際,銀行個人消費信貸表現呈現分化。

事實上,早在1999年3月央行發布《關於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允許所有中資商業銀行開辦消費信貸業務,迄今正好20年,銀行個人消費信貸有著怎樣的發展現狀。

經濟觀察報記者統計32家A股上市銀行及郵儲銀行數據之後發現,有別前幾年的激進做法,近十家上市銀行在個人消費領域有所收縮。國有大行中,尤其是工行消費貸款下降明顯。就此工行曾表示,主要是本行加強個人消費貸款用途管理,同時受互聯網金融競爭加劇等因素綜合影響,個人消費融資需求下降所致。

一位大行個人貸款經理向經濟觀察報表示,銀行的消費信貸經歷了近些年的發力,銀行在消費貸款領域很難說占據主流市場,互聯網類的消費金融無疑分流了貸款人群,給銀行帶來了挑戰。

不過,也有多家銀行在消費信貸領域增速迅猛,如上海銀行2018年個人消費貸款占比56.89%,較上年提高了17.1個百分點,占據了個人貸款的大頭。另外,光大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在2018年表現都很迅猛,均突破千億大關。

大行整體收縮

六大行中,建行、工行、農行、郵儲均在年報中公布了個人消費貸款的數據。

記者統計發現,2018年四大行個人消費貸款餘額8607.74億元,比2017年8573.7億元僅增長 34.04億元,增速0.39%。相比住房貸款、信用卡的增速,個人消費貸款增速顯得低迷。

其中,四家大行中,農行的個人消費貸款數據最亮眼,餘額由2017年的1421.84億元增加到2018年1662.85億元,增量居工、農、中、建四大行首位,但個人消費貸款在個人貸款中的占比仍是3.4%。農行表示,2018年,農行個人消費貸款較上年末增長 14.9%,主要是由於本行積極推動零售轉型,「網捷貸」等中短期線上消費貸款增長較快。

另一家國有大行,建行的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由2017年末的2032.18億增加到2147.83億元,增加115.65億元,在個貸中的占比也略有增加,由3.47%增加到3.6%。建行2018年年報表示,主要是「快貸」個人自助貸款增加。

不過,縱觀近五年的數據,2017年建行個人消費貸款經歷了較快的增長,由2016年末的873.46億餘額快速增加到2032.18億元,建行表示,主要是「建行快貸」快速發展。

工行個人消費貸款餘額出現明顯下降,由2017年末的2557.83億元下降到2041.62億元,同時在個人貸款中的占比由5.2%下降到3.6%。近年來,工行個人消費貸款在個人貸款的占比逐步下降,由2015年的8.8%下降到2016年的5.9%、2017年的5.2%,2018年的3.6%。

對比近五年數據,工行在2016年個人消費貸款同樣出現快速下降,工行年報稱,當年個人消費貸款減少640.55億元,下降20.6%,主要是本行加強個人消費貸款用途管理,同時受互聯網金融競爭加劇等因素綜合影響,個人消費融資需求下降所致。

2018年,郵儲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餘額2755.4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93.59億元,增長7.56%,增速相比2017年29.59%的增長幅度大有下降。另外,個人消費貸款的占比在下降,由2017年的13.16%下降到11.88%。

與近年來個人住房貸款的‘逆生長’相比,個人消費貸款的份額與增速均顯得有些黯淡,「房貸額度大、期限長,只能向銀行貸款,這是銀行尤其是國有大行得天獨厚的優勢。」某大行個貸經理對記者表示。

但是說到消費信貸,相比互聯網金融的「場景」和「科技」,傳統的信貸模式顯得不足,「盡管這些年銀行也在加大這方面的投入,但是相比更靈活的互聯網管道,銀行顯得先天不足,的確還需要加大投入,在這方面,中小銀行反而顯示出‘船小好調頭’的優勢。」上述大行個貸經理稱。

中小銀行分化

與大行個人消費貸款收縮相較而言,中小銀行卻在猛然發力。

32家A股上市銀行中,光大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在2018年表現都很迅猛,均突破千億大關,光大銀行由2017年末的361.66億增加到2018年末的1254.25億;上海銀行692.53億增加到1574.76億,做到翻倍;江蘇銀行從584.80億增加到1056.46億,幾近翻倍;寧波銀行由873.01億增加到1149.75億。

拉長時間看五年個人消費貸款發展,上海銀行做到平穩快速增長:2015年個人消費貸款在個貸中占比13.96%,2016年占比 23.23%,2017年到達 39.29%,2018年個人消費貸款占比56.89%,較上年提高了17.1個百分點,占據了個人貸款的大頭。

上海銀行個人消費貸款的突飛猛進或許與其科技布局有關。2018年年報顯示,上海銀行互聯網消費貸款餘額1095.1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7.55%。「應用大數據風險管理模型進行自動消費貸款授信,在線消費貸款審批日處理峰值同比提升5倍。」

近年來華夏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增長也可圈可點:2018年個人消費貸款餘額2104.83億元,比上年增加363.98億元,增長20.9%;2017年,個人消費貸款餘額1740.84億元,比上年增加311.63億元,增長21.81%;2016年,個人消費貸款餘額1429.21億元,比上年增加 161.77億元,增長 12.76%。

從年報中可以看出華夏銀行布局消費金融的力度,其大力發展個人消費貸款業務,推動個人汽車消費貸款、個人綜合消費貸款業務增長,開發上線「華夏e貸」網路貸款服務。

相比華夏銀行、光大銀行的增長,前幾年發展較快的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8年民生銀行消費信貸4177.07億元,比上年末下降180.45億元;中信銀行消費貸款餘額2038.53,比上年末下降226.92億元。

另外,杭州銀行、青島銀行、西安銀行、紫金銀行等中小銀行也有不同規模的增加。

不過,另外一些中小銀行如江陰銀行、張家港行、鄭州銀行、青島農商行、常熟銀行、成都銀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央行公布的3月份金融數據顯示,3月住戶部門新增短期貸款429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住戶部門新增短期貸款以個人消費性貸款為主。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分析稱,3月住戶部門短期貸款大超預期,一是由於2月住戶部門短期貸款下降較多,超過預期,部分2月的貸款需求有後移;二是由於銀行進行零售業務轉型,與此同時,中小銀行與頭部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使得消費貸滲透率大幅提升。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