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 李稻葵,厲克奧博,眉京華
近期,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上的發言提出從增量上吸引更多各行各業的優質企業上市,從存量上促進「僵屍企業」「空殼公司」及時出清。這一提法振奮人心,非常及時,給正在受到中美貿易戰波及的A股市場注入了信心,也給各行各業尚未進入A股的優質企業,包括那些不得已已經在境外上市的公司拋出了橄欖枝。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役也已打響,資本市場在其中均扮演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角色,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則是關鍵的關鍵。應該說,證監會吹響了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集結號」。
為什麼中國股市的發展明顯落後於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根本上講,就是股市資產的質量沒有反映中國經濟的發展水平,就好比最有實力的球員沒有選進國家隊,那國家隊肯定表現不如意。總體而言我們的股市並未完全反映中國經濟在結構上和動能上的新變化、新趨勢,這也是中國股市「晴雨表」功能表現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比中美兩國股市中市值前十的上市公司可以發現,美國的榜單中超過一半是以蘋果、微軟、亞馬遜、Google、臉書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企業;而中國的榜單中超過一半是以四大行和兩桶油為代表的傳統行業,這與中國經濟近年來的表現是不完全吻合的。
事實上,過去十多年一大批發展前景好、盈利能力強、創新動力足的高質量中國企業因為種種原因選擇遠赴海外上市,包括互聯網科技企業的代表阿里、騰訊、京東,汽車行業自主創新品牌的佼佼者吉利、長城,房地產企業巨頭恒大、碧桂園等,這些企業棄A股而赴海外上市,讓國內的投資者失去了分享中國最優秀企業發展紅利的機會,客觀上也說明了中國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能力不足。而另一方面,A股市場中還存在相當數量的低質量、低效率企業,這些企業已經不具備成長價值和行業引領作用,卻長期盤踞A股市場,不僅占用了資金和上市指標等資源,更扭曲了資本市場的估值和定價體系,影響了中國股市的活力和韌性。以上分析表明,中國股市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非常重要和必要,甚至迫在眉睫。令人欣慰的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大幕已經開啟,設立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是增量改革,但增量改革的規模初期畢竟有限;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存量改革涉及到3600家上市公司,顯得更為關鍵。
與高質量經濟發展相適應的A股市場應該是有進有出、新陳代謝的,處於A股市場中的上市公司應該始終是引領行業發展、質量效益可觀的優質企業,這樣的A股市場才是「源頭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為此,我們建議A股市場加快「騰籠換鳥」的節奏,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創造條件,將正在迅速成長的「苗子」企業如獨角獸企業「截流」在A股市場;同時,大膽創新,銳意改革,以最大誠意吸引海外上市的優質企業回歸A股。另一方面,嚴格淘汰低效、無效上市公司,完善並堅決執行退市制度。在低質量企業退出的過程中,鼓勵盤活殼資源、增加殼供給,支持高質量企業以買殼、並購等多種方式從低質量企業手中獲得上市資源。經過這樣一輪「騰籠換鳥」般的改革,倒逼存量上市公司常懷憂患意識,有壓力提高公司治理和盈利水平;加上新進入A股市場的高質量企業的帶動和輻射,上市公司整體的質量自然就會提高。
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必然帶來「三個有利於」。一是有利於打造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二是有助於防范化解資本市場面臨的各類風險,三是有利於發揮資本市場「晴雨表」功能,讓中國的股市真正成為實體經濟的「報喜鳥」。只要堅定不移推動改革,困惑國人多年的資本市場就一定會迎來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