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1張

  這個夏天,《長安十二時辰》火了。

  易烊千璽、雷佳音主演;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耗巨資打造七十多畝長安城……

  豆瓣上,48萬人打出8.6分。如此高分的國產劇的確少見。

  常被爛片圍攻,觀眾對4分劇早就習以為常。

  好不容易看到一部質量還算上乘的國產劇,絲毫不吝惜誇獎、給高分。

  「國劇第一」,「口碑炸裂」的名號,被通通安在了這部刷屏劇上。

  還衍生出一系列熱搜話題。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2張

  新媒體小編的十二時辰

  被捧上天的《長安十二時辰》,真有被誇的那麼好嗎?

  01

  國產劇的用心,值得表揚

  故事講的是天寶三年元宵節前夕,長安城混入了破壞分子,兩位主角攜手保護長安。

  導演「野心」很足,開場便是一個2分鐘的長鏡頭。

  從高處的大片房簷,移向掛滿上元佳節燈籠的朱紅色屋簷。

  化著唐妝的侍女推開窗戶,街道上張燈結彩,行人如織。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3張

  「一鏡到底」式的運鏡手法,2分鐘就讓觀眾仿佛穿越到了盛世繁華的唐朝。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4張

  作者馬伯庸在書中說道:寫這麼一部作品,最大的挑戰並不是故事的編織、人物的塑造,而是對那個時代生活細節的精準描摹。

  為了描述一個真實細致的長安,馬伯庸很拼,查閱了大量專題論文和考古資料,多次去西安實地考察。

  劇組也很拼,在服化道這些最具象的東西上狠下功夫。

  為了服飾和道具的顏色精準,劇組專門做了一張唐代的標準色卡。

  染料也用得非常考究,礦物染料製作道具,草木染料製作服裝。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5張

  日常服飾的設計,也盡可能還原歷史。

  男裝基本以圓領袍為主,作為所有百姓的便服和官員的常服。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6張

  士兵們平常所穿的鎧甲,是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改造出來的。

  唐朝鎧甲保存到今天的文物非常少,只能通過唐朝時期的塑像和其他考證來還原。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7張

  劇組完全用真正的金屬材料去復原鎧甲。

  不只是武將穿戴鎧甲,普通士兵也一視同仁。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8張

  除了服裝,妝發也很用心。

  唐朝女子的妝容豐富,柳葉眉、高發髻、眉心紅……唐朝包容開放的態度在女子追趕潮流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為了體現白皙的臉部妝感,女演員的粉底都要打上一個小時。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9張

  角色不同,妝發也不一樣。

  小女孩看花燈,兩個發髻凸顯的是小孩子獨有的稚氣,妝容紅潤有活力。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10張

  成年女子的妝容,柳葉細眉,發髻高束,眉心圖樣多變。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11張

  有一個細節,值得讚賞。

  與往常古裝劇簪子的佩戴方式不同,易烊千璽飾演的主角李必,頭上的簪子是縱向插的,而不是橫向插的。

  造型剛出來時,劇組受到很多質疑。

  後來道教協會的人站出來表態,其實這才是正確做法。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12張

  李必修道十年,頭上戴的是道觀上清芙蓉冠,與冠相配的是子午冠,簪子插向中間而不是左右兩邊。

  縱向佩戴簪子的方式稱之為子午簪,正是道教的特色。

  劇組服化人員在細節方面,確實做了很多考證工作。

  古裝劇常被拿來評價是否用心的,不止服化道,禮儀也非常重要。

  《瑯琊榜》第一部大火時,就有很多人讚嘆劇中禮儀的到位。

  而《長安十二時辰》,同樣不馬虎。

  叉手禮構建了整部劇的禮儀框架。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13張

  根據歷史考證, 唐宋時期,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庶民,叉手禮是作為常禮使用的。

  「左手抱住右手的大拇指,左手的小拇指沖著自己的手肘,右手四指皆直,大指上翹。

  行叉手禮,恰是人際交往中的尊重與包容的體現。」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14張

  運鏡上,也在用「電影級別」的要求來拍攝。

  多次運用一氣呵成的長鏡頭,打鬥場面非常精彩。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15張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16張

  為了表現出上元節陽光燦爛的氛圍,導演組選擇了晴天拍攝。

  太陽的一點微小移動,都會導致畫面光影的不銜接,讓觀眾覺得跳戲。

  劇組拍攝時只能不斷地倒時差,在大量日景和夜景切換轉場。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17張

  單從服化道的細致認真和拍攝手法的高要求上講,《長安十二時辰》毫無疑問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豆瓣短評中,排在前列的基本都是對劇組在服化道、運鏡上用心的讚揚。

  但僅憑用心就把一部劇誇上天,未免有些偏頗。

  爛片不減的螢幕上,出現《長安十二時辰》這種能「認真對待觀眾」的劇,確實是驚喜。

  但「用心」這種基礎要求,什麼時候成了一部劇的賣點?

  02

  認真值得誇讚

  但這不該是一部劇的所有優點

  《長安十二時辰》值得看,但有些地方,還是差點意思。

  • 人物刻畫

  人物塑造和演員的表演,是一部電視劇的血肉與靈魂所在。

  雷佳音飾演的主角張小敬,是一名對朝廷無比失望的匪徒。

  一怒之下,他連奪三十四人性命,自己也靜靜等候斬首處刑。

  原著中,張小敬有向死之心,面對李必的辦事要求,縱然有特赦作為誘惑,他也無動於衷。

  電視劇對原著里的人物性格進行了改造,卻有些矛盾不自洽。

  在幾乎沒有鋪墊的情況下,張小敬最初答應李必替朝廷辦事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能活命。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18張

  到後來,得知李必其實根本沒有特赦權力,被欺騙的張小敬又輕易被李必用幾句「守天下百姓」的話征服,最終接受任務。

  很多人在彈幕里都表示看得雲里霧里。

  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漏洞或許更多一些。

  在角色塑造中,李必是個身披道服之人,與唐朝其時官方宗教一樣,信奉道教,講求道法自然。

  不追求名利,也不執迷於官場。

  劇中也多次提到,李必是一位閒雲野鶴之人,正因為如此,他與太子結交才不會起疑。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19張

  少年老成的他又有兼濟天下之心,悲憫天下百姓。

  李必的「道」並非一味求得個人逍遙,而有一定意義上儒家的入世姿態。

  這個複雜的角色,塑造得並不完滿。

  一開頭,一段「我要當宰相」的言論,就有些用力過猛。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20張

  這不太符合少年沉穩的氣質,也無應有的氣度與胸懷。

  反倒顯得有些急躁和功利。

  不像儒道,倒像法家。

  沒有系統學過表演的易烊千璽,演技有驚喜,但確實也有很大進步空間。

  李必性格沉穩,卻不意味著表情完全沒有起伏。

  而千璽表演時,大有一個冷漠表情走下整部劇之感。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21張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22張

  更重要的是,在這種半文言、半唐話的語言中,盡管易烊千璽做了一定的功課,但台詞功底還是有不足。

  有網友說,聽千璽說台詞,特別是獨角戲,似乎有點初中生早讀背課文般讓人困倦。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23張

  豆瓣評論區

  吞音、錯字和咬字不清的情況也時有出現,比如「辟谷」(bì gǔ)說成了「pì gǔ」,「叨擾」(tāo rǎo)說成了「dāo rǎo」。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24張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25張

  很多人說易烊千璽的表現,已經有相當大的進步。

  但相信千璽的粉絲,也希望他會得到「優秀」的評價,而不止是「有進步」。

  • 劇情

  電影的核心通常是塑造人物,所以意識流和非線性的電影也經常可見。

  弱化劇情,缺乏「故事」,依舊能完成一部優秀的電影。

  但電視劇的核心,就是講好故事。

  縱然在服化道、鏡頭、歷史語境等技術方面有著精良表現,但《長安十二時辰》在「講故事」上總是差點意思。

  原著小說的描述基本是線性的,因為文字結構內在的特性,讀者能夠在以張小敬為主角的焦點之下,看待整個故事,主次分明。

  但電視劇的改編,就不可避免變成了缺少焦點的群像描繪。

  節奏的把握、主次線索占的比重,對整個電視劇的進展顯得非常重要。

  然而,因為劇中「十二時辰」的時間點過於緊急,場面也異常宏大,特別是在前幾集中,很多鏡頭一閃而過,讓人不知所以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26張

  分鏡很美,初看卻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而在之後的劇情中,明線暗線慢慢浮出水面,劇情又有些拖沓。

  「一個時辰之內怎麼發生了這麼多事,怎麼還沒結束」,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

  劇情的邏輯硬傷,也常常出現。

  女性角色聞染,在帶領兩名反派通過關卡檢查時,需要摘下面具。

  聞染流幾滴淚,說幾句話,竟然就騙過官兵,讓他們帶著面具就通過了核查。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27張

  未免太低估官兵的智商了。

  很多評論文章都把《長安十二時辰》各種技術手段吹上天。

  確實,服化道精良,分鏡漂亮,構圖、濾鏡高級,歷史文化考究。

  可技術手段畢竟都要為劇情而服務,《長安十二時辰》畢竟不是一幅風景畫。

  03

  認真應該是基礎

  而不是亮點

  《長安十二時辰》誠然用心,但離「匠心劇」還有一段距離。

  網友評價,相比國內發展疲軟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算是鶴立雞群。

  這般認真,放到正常的影視工業化體系中,本該是基礎的職業態度。

  到國產劇層面,反而僅沖態度就能給個高分了。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28張

  1958年5月到今天,中國電視事業走過了61年,成為全球電視劇第一生產大國。

  國產劇卻仿佛永遠在起步階段徘徊,明明年歲漸長,劇情、題材、演員的表演卻日益低齡化。

  2017年,生產完成並獲準發行的國產劇數量為313部,豆瓣上超過8分的只有17部,超過8.5分的有8部

  2018年,323部國產劇里,只有9部超過了8分,超過8.5分的只有1部。

  諜戰劇、職場劇、歷史劇……無論什麼題材的電視劇,最終都落到了談戀愛的套路里。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29張

  《談判官》

  為了擴展集數,一集能說完的故事要拖成幾集來講。

  一味追求拍攝手法,反復運用慢鏡頭,不免讓人犯困。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30張

  《倚天屠龍記》武打戲慢鏡頭

  演員演技臉譜化,大量使用替身。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31張

  《創業時代》

  小時候,總愛看電視劇,就會被父母嘮叨「這有什麼意義?簡直是浪費時間」。

  每個人對電視劇的定義都不同,有人看劇只是為了打發時間,但有人不僅為了從中收獲快樂。

  而這也是好劇的一個評判標準——它能讓觀眾感官上得到滿足,也能給予人觀察和思考生活的一種新可能。

  12年前的《大明王朝1566》,同樣是歷史劇,至今豆瓣9.7分

  被網友評價,「趕超《權利的遊戲》」。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32張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33張

  權力鬥爭的背後,是複雜社會關係的總和。

  故事選在了嘉靖皇帝的最後五年,皇帝表面醉心道學,一心修仙,實則老謀深算。

  朝廷里,以奸臣嚴嵩為首的「奸黨」與張居正、徐階為首「清流」官員互相對抗。

  你難以先做道德預判,黑與白,好與壞,忠與奸,誰也不能下定論。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34張

  皇帝表面逍遙實則城府極深,巧妙地平衡各方勢力。

  嚴嵩父子位高權重,卻也害怕哪天國庫虛空,首當其沖的是自家。

  胡宗憲不能背叛恩施嚴嵩,卻也不敢忘忠君為民的初心。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35張

  講的是歷史,實則暗喻人性。

  看似是官場的故事,卻也是映射社會的萬花筒。

  張紀中說,「那時拍戲不僅僅為了錢,而是要做藝術品。」

  《長安十二時辰》也同樣在努力。

  展現了恢弘的盛世之景,更可貴的是它同時試圖聚焦了長安的另外一面。

  繁華絢麗的背後,有權錢交易的不堪,也有小人物努力生活的掙扎。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36張

  站在主角張小敬和李必對面的右相,導演也沒有將其刻畫成十足的壞人或蠢人。

  他貪戀權力,也把人性看得十分透徹。

  他說,看一個人不能只看功績或世人的評論,最重要的是看他和周圍人的利害關係。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戲劇 第37張

  國劇在用心,該誇。

  可這份誇獎不該是一部劇「次中求好」的無奈,而是真正「神仙打架式」的優中選優。

  當國劇能和美、日、韓劇在同一個評分標準下競爭,不必自降門檻依舊能收獲高分時,那才是國產劇的春天。

  很多時候,觀眾被爛劇攪得放低了標準,覺得有一點進步就已經值得吹捧,但知醬覺得不該:

  「憑什麼別人的基礎標準要被我們拿來當‘良心’。」

  好劇越來越多,受益的才永遠是觀眾。

>被48萬人吹捧的「長安十二時辰」,差點意思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