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到處有李白的影子,可他不是學習的榜樣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長安十二時辰》到處有李白的影子,可他不是學習的榜樣 戲劇 第1張

  《長安十二時辰》不是說李白的事兒,但是這個人卻如影相隨,片尾曲《清平樂·禁庭春晝》是他的,插曲《憶秦娥·蕭聲咽》《短歌行》《長相思》《俠客行》也是他的,劇中所有曲目都用了他的詞作,他成了《長安十二時辰》不可或缺的背景。

  長安城里,都以熟知李太白的詩作為榮。上至皇家貴胄、下至尋常百姓、美人藝妓,包括牙牙學語的小兒好像不吟唱幾句這位大詩人的作品就與長安繁華的氣質不相匹配,就不配是大唐的子民。就連靖安司「代掌門」李必要收「不良人」張小敬作反恐戰士,也對牛彈琴地念李白的新作: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日晚卻理殘妝,禦前閒舞霓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念詩歸念詩,可是李必對這位詩人是有看法的,李白並不是他學習的榜樣。作為國策之士,他覺得李白不應該寫如此輕浮的詩作討好君王。

  李必也寫詩,但他的理想是做高級政客,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在他的心里面,不管李白寫出多麼優美的詩作,都是他勵志的反面典型。

  上下五千年,在中國,從秦朝到漢朝再到隋朝,唐宋元明清,包括在那些動亂紛爭的小朝廷里,想做高級的政治動物,是需要擁有超強的定力,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人的內心要承載所有黑暗,做暗黑中的舞者。想要成為勝者就必須把自己打造成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算無遺策的鋼鐵戰士。

  這樣的人常常面對背叛與殺戮,不能相信任何人,有時候連自己也不能相信。因為人不是萬能機器,都可能犯錯誤,而政治鬥爭容不得人犯錯誤,犯錯誤意味著失敗、意味著死亡。政客玩的都是命,所以,做政客需要經常檢討、反省,提升自我。

  一將功成萬骨枯,《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已經做到靖安司的「代掌門」,只要好好地傍著太子往上走,前途就是一片光明。可是,往上走的路並不容易,他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找出路來,甚至是殺出路來。所以,他必須擁有強大的心智力量來做這些事情。而李白輕狂、驕傲、浮誇,不切實際,這些都是政治的大敵。李必早在從政之前已在山中悟道、知道、修道、上道,他明白政治不是風花雪月,政客也不是請客吃飯,政治是你死我活,是成王敗寇,所以,走政治正確的道路,學李白是條死胡同。李必可以念念李白的詩,從中找找感覺,但李白的路他是不走的,他也看不起李白走過的路。

《長安十二時辰》到處有李白的影子,可他不是學習的榜樣 戲劇 第2張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成安)人,流徒之後,唐中宗時隨父到四川,住在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以經商為業。這在台灣作家張大春的歷史小說《大唐李白》中有著很基本也相對客觀的描述。

  李白少時就涉獵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諸子百家,還練劍,在搞好智力培訓的同時堅持鍛練身體,早早地就明白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在還不明白政治為何物的時候,李白就給自己立下了從政的志向。公元727年,26歲的李白遊蕩到湖北襄陽,找詩友孟浩然玩。孟浩然的詩寫得不如李白,對他很是折服,為了加深兩個人的交情,孟浩然給他介紹了一名女子。那名女子的爺爺是跟唐高宗李治當過左相的許圉師,算是個高門頭家的女孩子。當年,李白就與這名女子結成了夫妻。

  李白並不是因為愛情才與這個女人結為了夫妻,雖然在以後的歲月里,他為這個女人寫下了許多首詩歌。當時,唐代的許多讀書人為了找生活出路,有很多人就想辦法找現任官員家的女兒當老婆,直接套利變現;現任官員家沒有人選了就找致仕官員家中的女孩或者亡故官員的後人,走曲線救國的道路。其目的只有一個,通過關係打通通往上層社會的道路。

《長安十二時辰》到處有李白的影子,可他不是學習的榜樣 戲劇 第3張

  當時許圉師已經亡故,但出身不高的李白找到一個亡故高官的後人也算是攀上了高枝。在這個時候他寫了一篇勵志文章《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表達了自己的心志,他在文章中說:「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宇大定,海縣清一。」他向世人表明,李白不是池中之物,不是久在人下之人,他是一個要幹大事的人。

  但是李白犯了左傾機會主義幼稚病,誰不知道當上了大人物才可能做成大事情。但高等職位就那幾個,許多人都熬成渣了還坐不上,一個毛頭小夥子嚷嚷得滿世界都知道,那人家還不像防賊一樣防著你。開元十八年(730年),李白西去長安求官,結果失意而歸。這就說明當官有當官的道,不是會寫幾首好詩,會說幾句漂亮話人家就給頂官帽子戴戴。這樣的人,放在長安官場上,人家會認為是在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戲。都是玩家,人家不上當。

  那時候,許多人會把不到三十歲的李白當成不世出的天才。因為人詩寫得真是好,好得人挑不出毛病來。不過,還是有人認為李白只是個不懂電不會來事的愣頭青,那個人是玉真公主。

  開元十八年(730年),也就是去長安求官的那一年,時年29歲的李白結識了38歲的玉真公主。李白跟她搞了一場不為外人所知的「婚外戀」。有他寫的《玉真仙人詞》可以為證: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玉真公主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親妹妹,是一個堅持修道的獨身自由主義者。因為對於這些人來說,獨身意味著擁有更大的自由。

《長安十二時辰》到處有李白的影子,可他不是學習的榜樣 戲劇 第4張

  唐朝的公主,除了文成公主以外,好像有好名聲的就不多了。她們大都過著放蕩荒淫的生活,玉真公主也不例外。比及其他公主,她的口味更刁一些,喜歡搞「姐弟戀」,更喜歡與才子們搞「姐弟戀」。有一次,她在哥哥歧王李范府中遇見了詩人兼音樂家王維。一見之下便春心大動,就想收了人家。歧王當然投其所好,就命王維用瑟琶給她彈了一曲《鬱輪袍》。一個小女子,哪里見過這樣的才人,於是便在皇帝哥哥李隆基那里積極推薦王維。李隆基很買玉真公主的帳,當年的科舉考試王維就考中了頭名狀元。當然,作為回報,這位寫出「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狀元詩人也成為玉真公主的床上客,白天立在朝廷,夜晚跪在床頭。

  無獨有偶,李白與王維出生在同一年,玉真公主已經拿下一位當世才子做床伴,當李白這位更有才華的男人出現在她的視野之中,依著老馬吃嫩草的習性,她才不會放過再搞一次「姐弟戀」的機會。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已經有案例在前面擺著了,像這樣的事,是瞞不住人的。靠收集信息生活的李白肯定也知道玉真公主與王維的那點事兒,他比著照抄一下就行了。他或許是抄了,或許是抄的水平不行,也可能是玉真公主實在太忙,顧不上他,就沒有給李隆基打招呼。心急如焚的李白便只能憑著自家本事硬著頭皮往上闖,結果撞了一頭包,名落孫山,失意而歸。

  好馬也吃回頭草,李白只能再次去找玉真公主。這一次,他把吃奶的勁兒都用了,「不破樓蘭終不還」。因為沒有這個女人舉薦,就算他才華橫溢,想進朝廷,也是沒門。

《長安十二時辰》到處有李白的影子,可他不是學習的榜樣 戲劇 第5張

  在玉真公主大力推薦下,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下詔,征李白入京供職。李白很激動,就寫了一首詩叫:《南陵別兒童入京》,其中結句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輕狂之態躍然紙上。

  沒有經過筆試,也沒有經過面試,李隆基給了李白一個待詔的職位,實際上就是皇帝的文字秘書。

  直接吃了李家朝廷的商品糧,這已經是很好的安排了,偷著高興就行了,慢慢熬著就行了,因為再往上就是李家朝廷辦公廳副主任、主任,那是需要有刺刀見紅的本事才守得住的職位,光會寫詩不行。坐上那個職位後,本事歷練出來進常委的可能性都有,可是李白沒有耐性。他仗著有文字上的才華,仗著有玉真公主在後面撐著,盡幹些得罪人的事兒。有一次,唐玄宗想搞個活動,召他寫個配樂詩,他卻在長安酒肆中喝得酩酊大醉,自稱「臣是酒中仙」,弄得皇帝身邊的人都告他黑狀。沒辦法,李隆基只好給他發點錢,打發他走了。

《長安十二時辰》到處有李白的影子,可他不是學習的榜樣 戲劇 第6張

  

  其實,皇帝這樣安排也是一種保護,不然的話,說不定哪一天,他喝醉以後就被人給做掉了。不過,這樣的安排千百年來成為唐玄宗不會用人的證據。這位皇帝算是因為李白背了黑鍋。其實, 詩人就是詩人,寫詩就行了。會寫詩的不一定就會幹政治,也不一定就非得幹政治,李白就是那種不懂政治的文字動物,與其幹不好,不如不乾的乾淨。如果李白真的當上了高官,那麼後世人還能讀到他那麼多回腸蕩氣的詩歌嗎?

  「攀龍附鳳」這個成語現在的意思是巴結、投靠有權有勢的人,已經完全進化成為一個貶義詞。其實,這個在漢朝已經出現的成語在很長的歷史時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皇家的事也是事,總得有人幹才行。在皇權統治的時代,有本事的人才能做到「攀龍附鳳」,沒本事邊都靠不上。如果說王維與李白是「附鳳」的代表,那麼《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李必就是「攀龍」的代表。李必的原型李泌出身趙郡李氏大族,祖上八輩都是做高官、研究大學問的,所以他是有家學的人。再加上,他跟的是正主,是龍,他哪里會向李白學習呢?

  李白的詩好,他的詩讓電視劇更具有藝術氣質。但是他為人做事,真的有缺點,在《長安十二時辰》中,他不可能是學習的榜樣。

>《長安十二時辰》中,到處有李白的影子,可他不是學習的榜樣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