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聖人迫害,大唐的一代軍神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長安十二時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聖人迫害,大唐的一代軍神 戲劇 第1張

  長安反恐

  《長安十二時辰》中有一個並未出場的大佬,他在劇中聖人那個時代,手握重兵,對於政局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力。此人便是劇中那位令人生厭的腦殘女王韞秀的父親——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在劇中被改成了王宗汜。

  歷史上 王忠嗣是玄宗朝名將,大唐軍界西北集團的主要領袖,後來赫赫有名的哥舒翰、李光弼等人都是王忠嗣早年部下。在天寶年間,如果說軍界有人能扼制住在幽燕地區勢力漸漸膨脹的安祿山集團,那麼也只有王忠嗣一人了。

  劇中說王忠嗣與太子關係密切的確是事實,不僅如此,他與聖人玄宗皇帝的關係也非同一般,甚至可以說是情同父子。不過,so what,聖人殺起兒子也毫不猶豫,更何況看是情同父子!

《長安十二時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聖人迫害,大唐的一代軍神 戲劇 第2張

  王韞秀

  王忠嗣出身將門,原名王訓,其父王海賓初為太子右衛率、豐安軍節度使,封太谷縣開國男,以驍勇聞名隴上。開元二年(714年)在與吐蕃的作戰中,王海賓戰死。玄宗皇帝不知怎麼,大發善心,慈憐王海賓的妻兒老小,將其子王訓收養入宮中。

  王忠嗣進宮之時,年方9歲,即被授予官職,據《舊唐書·王忠嗣傳》記載,「起復拜朝散大夫、尚輦奉禦,賜名忠嗣」,從此大唐歷史有了王忠嗣這個人。日後的太子李亨,也就是大唐肅宗皇帝,生於景雲二年(711年),王忠嗣進宮之時,他年方3歲。

  相差六歲,王忠嗣與李亨成為朋友,「養於禁中累年。肅宗在忠邸,與之遊處」。王忠嗣長成之後,「雄毅寡言,嚴重有武略」,聖人很是賞識,給了「爾後必為良將」的評價。作為有背景,有本事的青年才俊,王忠嗣的仕途起點很高,很年輕的時候就外放鍛煉,「乃試守代州別駕、大同軍戎副」。

《長安十二時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聖人迫害,大唐的一代軍神 戲劇 第3張

  太子

  王忠嗣雖然年輕,但在軍中很有威信,「幹法大豪,閉門自斂,賣功老將;俯伏聽令」。但是,他的好兄弟忠王李亨還是不放心,擔心他在邊疆作戰有什麼閃失,於是上奏玄宗:「王忠嗣負材敢戰,必恐亡之。」皇帝同意李亨所請,下旨召回王忠嗣,「守未央衛尉」。

  王忠嗣從此宿衛宮廷,與皇室關係更為密切。直到開元十五年(727年),王忠嗣才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出征,此後長期在西北邊境擔任軍職,與肅宗沒有接觸的機會。

  開元十八年(730年),因契丹、奚叛亂,玄宗以忠王李亨遙領河北道行軍元帥,禦史大夫李朝隱、京兆尹裴伷先為副元帥,率程伯獻、張文儼、宋之悌、李東蒙、趙萬功、郭英傑等十八總管討伐奚與契丹叛亂部眾。開元二十年(732年)正月十一日,唐玄宗以信安郡王李禕為河東、河北行軍副大總管,將其由西北調至東北,率兵進擊奚、契丹,王忠嗣則隨李禕出征。

《長安十二時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聖人迫害,大唐的一代軍神 戲劇 第4張

  王忠嗣

  從上述人事安排看,王忠嗣隨信安王李禕出征,而忠王李亨當時則是河北道大元帥,李禕為副,這可能也算一種交集,但李亨顯然只是名義上的統帥,在京城遙領,他們不可能有見面的機會。

  如果說王忠嗣是太子一黨,那就有點低估了聖人。聖人玄宗皇帝就是藩王政變起家的,他對於宗室諸王,尤其是皇子防范甚嚴。王忠嗣生長於宮中,其中兇險,不會不知。忠王李亨更是謹慎之人,不會給人留下結黨的把柄。所以,王忠嗣是太子舊友不假,但如果說是其黨羽,那很明顯有點誇大。

  從開元二十一年,到天寶五載,王忠嗣的軍事生涯走向了巔峰。無論是西北的後突厥、吐蕃,還是東北的奚、怒、契丹,都被王忠嗣狂虐一番。

《長安十二時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聖人迫害,大唐的一代軍神 戲劇 第5張

  老謀深算的聖人

  天寶五載(746年)正月,由於皇甫惟明在河、隴戰敗,王忠嗣由此擔任西平郡太守、判武威郡事,擔任河西、隴右節度使。同時,又暫替朔方、河東節度使事。王忠嗣身兼四鎮節度使,控制萬里,自唐朝建國以來,未曾有過。

  在此期間,王忠嗣又與吐蕃「頻戰青海、積石,皆大克捷」,「伐吐谷渾於墨離,虜其全國而歸」。但是,是年四月,王忠嗣「固讓朔方、河東節度」,也就是請辭朔方、河東兩鎮節度使。玄宗的態度是「許之」,也就是同意了。

  《舊唐書》本傳中對這一次辭職緣由的說法很有意思,「忠嗣在河東、朔方日久,備諳邊事,得士卒心。及至河隴,頗不習物情。又以功名富貴自處,望減於往日矣」。王忠嗣的軍事生涯與河隴息息相關,其軍事生涯的開端、低谷、轉折都發生在河隴,說其「及至河隴,頗不習物情」顯然說不通。再者,提及其「以功名富貴自處」,更是不符合實情,完全與王忠嗣的性格不符。

《長安十二時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聖人迫害,大唐的一代軍神 戲劇 第6張

  石堡城舊址

  那麼為什麼會有辭去兩鎮節度使的事情發生呢?王忠嗣的戰功與為人,不至於發生「望減於往日」的這種事情,反而極有可能是威望日隆,又擔心引起朝廷猜忌,故而主動辭職避禍。天寶六載(747年)至天寶八載(749年),王忠嗣軍事生涯走向終點,原因就在於唐蕃戰爭中的石堡城爭奪。

  石堡城在今青海西寧市西南湟源縣。湟源縣是湟水河流域與青海湖地區之間的要地,唐曾置振武軍、神武軍、天威軍。唐與吐蕃爭此城,屢得屢失。唐軍幾番爭奪石堡城,代價慘重,蓋嘉運、皇甫惟明都曾遭遇慘敗。

  聖人起用王忠嗣,就有重新奪取石堡城的打算。但是,玄宗皇帝盲目開邊,不顧蚍蜉生死的做法卻遭到王忠嗣的抵制。在玄宗問王忠嗣攻取之計時,王忠嗣卻說:

  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若頓兵堅城之下,必死者數萬,然後事可圖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請休兵秣馬,觀釁而取之,計之上者。

《長安十二時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聖人迫害,大唐的一代軍神 戲劇 第7張

  唐朝與吐蕃

  很明顯,王忠嗣反對不惜一切代價奪取石堡城。但是,皇帝何嘗在乎過代價的感覺。王忠嗣更是放出了「今爭一城,得之未制於敵,不得之未害於國,忠嗣豈以數萬人之命易一官哉?」這樣的話,這無疑與天朝夢膨脹的聖人相抵牾。

  皇帝對王忠嗣不滿,而宰相李林甫,也就是劇中的林九郎,卻一直擔心王忠嗣戰功卓著,會出將入相,威脅自己的地位,故而「日求其過」。天寶六載,董延光獻策攻取石堡城,而王忠嗣在前線卻消極配合,「延光不悅」。最終戰敗,朝廷將原因歸於王忠嗣。

  李林甫趁機構陷,令曾任朔州刺史的魏林出面誣告,說王忠嗣在擔任河東節度使的時候,說過「早與忠王同養宮中,我欲尊奉太子。」李林甫抓住了皇帝最為忌諱之處,一個是手握重兵的藩帥,一個是朝野矚目的儲君,二人又有舊交情誼,加上王忠嗣對朝廷開邊國策的消極態度,一個反唐陰謀集團的要素都齊了。

《長安十二時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聖人迫害,大唐的一代軍神 戲劇 第8張

  右相

  皇帝大怒,下詔令王忠嗣交出兵權,入朝聽候處理,「令三司推訊之,幾陷極刑」。玄宗皇帝很想處死王忠嗣,但是接替王忠嗣的哥舒翰極力上奏為其辯誣,並「請以己官爵贖罪」。是年十一月,王忠嗣被貶為漢陽太守。天寶七載,又調為漢東郡太守。天寶八年,一代名將王忠嗣莫名暴卒,年僅45歲。

  值得深思的是,肅宗即位之後,並未為王忠嗣平反,這或許是為其父親玄宗諱的考慮?王忠嗣的平反是在代宗寶應元年(762年),這是其逝後的第十三年。朝廷下詔平反,並追贈兵部尚書、太子太師。

《長安十二時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聖人迫害,大唐的一代軍神 戲劇 第9張

  元載

  為何會在此時平反呢?《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那個令人生厭的小人元載此時已經是宰相,為嶽父恢復名譽是他極力促成的。除此之外,王忠嗣在大唐軍中的影響是極大的,麾下勇將層出不窮,如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過汗馬功勞的哥舒翰、李光弼、仆固懷恩、王思禮、李晟等皆受過其栽培。為王忠嗣平反,就是穩定大唐軍心,朝廷的算盤永遠都很精。

>《長安十二時辰》中未露面的大佬,被聖人迫害,大唐的一代軍神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