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長安十二時辰》中,曾經出場一位被稱為寧王孫的人物。
檀棋為了保護何監不被右驍衛帶走,找到何監的學生、李必的同學寧王孫出面保下何監。
甘守誠副手說寧王新喪,聖人對這位寧王孫很是寵愛。
由此可見聖人李隆基,對這個寧王兄長很是敬重。
事實上,寧王在歷史中真實存在,李隆基能坐上皇位也是由於寧王相讓。
寧王名李成器,生於唐高宗儀鳳三年,是唐睿宗李旦的長子、唐玄宗李隆基的長兄。
李成器最初被唐高宗李治封為永平郡王。
文明元年,唐睿宗李旦即位為帝, 年僅 6 歲的長子李成器被確立為皇太子。
但李成器在皇太子的位子上還沒有把屁股暖熱, 武則天即自稱皇帝,下詔廢掉唐朝,改國號為「周」。
唐睿宗因此被降職為皇嗣,李成器亦相應地失去了皇太子之位而降位為皇太孫。
長安四年,武則天還政,唐中宗李顯重新登上了帝位。
唐中宗景龍三年,韋皇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殺唐中宗。
臨淄王李隆基率領「萬騎」羽林軍,攻入宮中平息了叛亂。
殺死了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 重新擁立自己的父親唐睿宗李旦為皇帝。
唐睿宗第二次登基後,在立誰為皇太子的問題上犯了愁。
按照宗法的「嫡長制」原則,理應立長子李成器為太子。
況且第一次自己當皇帝時已經明確宣布李成器為太子。
但是,此次討定平「韋氏之亂」卻多虧了三子李隆基。
加之李隆基擁有兵權,身邊又有一大批朝廷重臣支持。
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不僅可能會引起一場新的骨肉相殘,甚至連自己的性命也難保全。
所以當時的大唐太子之位久久空缺。
這時李成器主動對唐睿宗說:「儲副者,天下之公器也,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時,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請。」
唐睿宗非常讚賞李成器主動讓位的高風亮節,但卻依然猶豫不決。
李成器見父親遲遲下不了決心,便「累日涕泣,固辭,言甚切至」。
朝中的大臣們也認為李隆基「有社稷大功,合居儲位」,唐睿宗見李成器誠心讓位, 十分感動。
又見大臣們擁護李隆基,遂決定立李隆基為太子。
消息傳出後, 李隆基「又以成器嫡長,再抗表,固讓」。
李成器與李隆基兄弟二人為皇太子之位互相謙讓,場面極為感人。
由於李成器立場明確,態度堅決,唐睿宗最終下詔確立李隆基為皇太子。
隨後太子李隆基令人製造了一床大被和一個長枕,與李成器等諸兄弟同枕共眠。
睿宗知而大悅。
李隆基做了皇帝後,還專門命人在興慶宮西南修建了一座樓,題名曰花萼相輝之樓。
取《詩經·小雅》中「常棣之華, 萼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的典故。
表示兄弟之間的和睦友好,就像花和萼那樣相依而生,不能分離。
此樓就是劇中多次提到的聖人觀燈的花萼樓。
李隆基做了皇帝後,李成器又毫無怨言地全力支持兄弟李隆基,與之密切配合粉碎了太平公主的政變陰謀。
開元二十九年,李成器因病逝世,享年63歲。文獻記載唐玄宗「號叫失聲, 左右皆掩涕」,強烈的悲痛使唐玄宗「輟朝三日」。
李成器讓了皇帝位,換來手足情。
其高風讓帝位的行為,博得了後人的高度讚譽。
【參考資料:《舊唐書》,《長安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此人從未出場,卻並不簡單,聖人:他送我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