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國慶檔張藝謀新作《影》上映後,取得了不俗口碑和票房佳績。在繼《長城》的技術嘗試之後,國師又回歸擅長的色彩美學。
眾所周知,真正使張藝謀成為公認的色彩大師的,是談起他始終無法繞開的符號——《紅高粱》。
《紅高粱》
Red Sorghum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莫言 / 陳劍雨 / 朱偉
主演: 姜文 / 鞏俐 / 滕汝駿 / 錢明 / 陳志剛
類型: 劇情 / 愛情 / 歷史 / 戰爭
上映日期: 1988-10-10(中國大陸) / 2018-10-12(中國大陸重映) / 1988-02(柏林電影節)
這部影片在1988年拿下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熊獎,隨之蜚聲國際。它創造的歷史自不必多說,對於電影的解構也已經不勝枚舉。
今天《紅高粱》在全國藝聯重映,關於這部影史經典,這次我們聊聊影片幕後的相關趣聞軼事。
1
「生產隊長」與「會計」的初遇
張藝謀曾回憶找莫言買小說改編版權的經歷。與莫言第一次相見時,莫言在軍藝讀作家班,而他正好在山西為拍《老井》體驗生活,整個人曬得特別黑,坐車腳又磨破流血,一副非常農民的樣子。
莫言的第一印象是覺得,當時的張藝謀像他們村的生產隊長,或許是這種憨厚踏實的形象,讓他第一眼就決定把作品交給張藝謀。當然,張藝謀後來也不無調侃和莫言說,他像他們隊里的會計。
2
鞏俐是「老天爺賞飯吃」
最近,張藝謀在做客《曉說》時,與高曉松聊起了《紅高粱》的幕後選角趣事。電影的主演都定下之後,唯獨女主角九兒缺席。最開始劇組到中戲選人,基本敲定史可,更符合原著中「豐乳肥臀」的性感形象。
但更多人推薦了史可同班的鞏俐,只是她當時不在。就在劇組要離開學校的前一天,鞏俐歸校,於是有了半小時左右的相談。有趣的就在於,當時擔任攝影的顧長衛,偏偏把鞏俐的部分全拍虛了,只有四五秒實景。
大家就圍繞著這一抓拍鏡頭,討論選誰。雖然鏡頭虛了,但顧長衛仍然讚成選鞏俐,理由是「有味道」。在張導看來,一個個人氣質完全悖離小說人物,但卻最後獻出動人演繹,這就是「老天爺賞飯吃」。
張藝謀把鞏俐領到莫言家的時候,莫言表達過覺得她太過學生氣、全無鄉野之風。但影片出來後,轟動世界,莫言也自認判斷失誤。
3
種高粱
影片中最動人的就是如火如荼、隨風恣意的紅色高粱場景。於是在開拍前,張藝謀便派副導演楊鳳良到高密,與當地農民簽了合同來種高粱。
可惜對莫言來說,那片高粱地是他在小說中塑造的神話和夢境,現實中的家鄉已經變化很大。
結果1987年的春天,特別乾旱,春天種下去,只出了苗,高度不足一米,幾乎都半死不活。張藝謀特別焦急,團隊後來找到了當地縣委負責人,幫忙批了5噸化肥,高粱才蹭蹭的長起來。
讓莫言感動的是,縣里主管的重視囑托。他們召集種高粱的鄉主管開會,要求大家把管理高粱的事當成「政治任務」。這之後,才有了影片中濃烈火熱的高粱美景。
4
經典「顛轎」戲
《紅高粱》中經典的「顛轎」戲,是張藝謀在高密當地民俗的基礎上創作的。
當時為了營造氛圍和感覺,劇組找了十幾卡車黃土鋪在路上。開拍後,演員在前面走,工作人員就在後面用鏟子使勁兒揚土,載歌載舞的熱鬧氣氛瞬間就被烘托出來。
鞏俐扮演的「我奶奶」所坐的花轎,現在已經被當地博物館收藏。
5
柏林奪魁是意外驚喜
作為國際A類頂級的歐洲三大電影節,自然一直受到全球電影人的無比重視。相比起戛納、威尼斯對藝術性的注重,柏林的關注點更傾向政治。
餘玉熙曾是柏林電影節授權的首位中國選片人,她提到,1987年底最開始,電影局確定《孩子王》參賽柏林,時任主席哈德爾也非常欣賞該影片。但後來陳凱歌主動棄賽,反而轉投戛納,這引起了哈德爾的不快。
無奈之下,餘玉熙團隊向全國各電影廠緊急求援。這時西安電影廠的楊鳳良向她推薦了剛剛完成的《紅高粱》。彼時她還不認識張藝謀,電影也沒有在國內公映。經過一番緊張的準備之後,拷貝送至柏林,哈德爾主席十分喜歡。
結果也就是大家看到的,《紅高粱》轟動柏林,正式打開中國電影走向國際的大門。
6
票價水漲船高
在柏林摘得金熊後,《紅高粱》在國內自然人氣隨之水漲船高。在一些地區,票價由原來的幾毛錢,炒至幾塊錢,甚至10塊錢。
最後西影廠憑該片拿下400多萬票房,在當時可以堪稱天文數字。藝術上的成就帶動商業的成功,先去國外獲獎、然後再回國內放映成為不少中國電影的新出路。尤其是第六代,幾乎走的都是這個模式。
7
影片引發「紙媒論戰」
不過,《紅高粱》當年雖然斬獲藝術與商業的雙豐收,與此同時也引發國內少數人的非議。彼時的西安電影廠廠長吳天明曾回憶道,一個南京的老同志,寫信給西影和中央,要求禁演「這顆大毒草」,影片「粗野又反動」。
國內的報紙也開展論戰,北京的《中國電影報》是批判大本營,強調《紅高粱》意識形態的反動性;而上海的《文匯報》則肯定影片的積極意義和正面價值。
電影當局還是以包容的心態,肯定了《紅高粱》為中國電影探索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作為原著本人的莫言,更是表達了對電影的滿意。因為電影而使小說有了被更多人知道的可能,莫言反而覺得遇到張藝謀是自己的幸運。
8
沒想按照誰的套路
《紅高粱》中漫天肆意的紅和濃烈的黃,開創了張式色彩美學。導演在訪談中,強調沒有意在學誰,不論是精神氣質還是電影形態,要表達的是一種地道的民族氣質和民族風格。
作為處女作,《紅高粱》的創作也是全新的嘗試,並無意尋找某種套路。張導最喜歡的顏色就是如火似血的大紅,而這正應和電影要表達的主題。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影片是個雜種,屬於野路子」,至於它最後引起的轟動,只能說多虧導演的「肆意撒歡」。
9
光膀子照片
網上有一張《紅高粱》幾位主創光膀子的合照一度廣為流傳,是張藝謀帶鞏俐、姜文去莫言家吃餅,正好合影留念,吃飯時姜文還把莫言家唯一的熱水瓶踢爆了。
彼時,大家都懷著初心,劇組不曾想這部電影會轟動國際影壇,而莫言也沒有預知日後會獲諾貝爾。
在《曉說》中,高曉松還提到,據說當時姜文、顧長衛都喜歡鞏俐,引來張藝謀哈哈大笑。這些當然只有當事人最清楚,不過對於這部影史經典,尤其以畫面著稱的色彩美學,在影院觀賞才是最佳回憶!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點擊下圖,查看往期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