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強忍著把電視劇《大江大河》所有更新的部分看完,才動筆為期待已久的它寫點什麼。不為別的,只因為,它不光讓我從一個漸行漸遠的時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怒哀樂,也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可怕」的演員王凱。
《大江大河》講述的是1978年到1992年之間的一段故事。熟知歷史的觀眾都知道,這個時期的中國,正經歷著一段「痛並快樂」的時光。
那時的中國,剛剛結束了一段非常時期,壓抑著的人們從傷痕中慢慢恢復過來。老的弊病與新的秩序正在PK, 人們的傳統思維也在接受著新鮮事物的衝擊,社會百廢待興。
如果僅從電視劇的創作素材來看,這的確是一個好時代:新事物呼之欲出,老傳統還在負隅頑抗,活躍在期間的各色人物為電視劇的創作提供了足夠多的發揮空間。
這個好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自帶不能言說之殤,以國內現有的電視劇創作環境來看,這,又將極大地影響電視劇的尺度空間。
最糟糕的是,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獻禮劇」自帶的「展現時代」的使命,稍微處理不好,則很容易「趕客」。對於多數觀眾來說,他們的看劇,畢竟只是當作放鬆而已,如果謳歌時代,冠冕堂皇的部分多,則會變成一部說教,沒有半點的娛樂性,失去了對觀眾的吸引力。
所以,在這看似創作空間無限的題材面前,《大江大河》其實也是「戴著鐐銬」的,如何在審查、創作、娛樂三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不光影響到《大江大河》能否順利與觀眾見面,也關係到它是否能從眾多的「獻禮劇」中突圍。
可喜的是,從播出的部分來看,「戴著鐐銬」的《大江大河》,不光跳起舞來,而且還舞得不錯。
《大江大河》以改革開放的前10年為時間背景,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三個人作為故事的人物脈絡,在講述他們成長故事的同時,也勾勒出了他們背後那個風雲驟變、蓄勢待發的時代。
因為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著特有的年代氣質,《大江大河》沒有回避和藝術化這些時代元素,而是將其平靜地放在了故事中的人物身上,在豐富人物的同時,也側面地推動了故事的發展。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電視劇一開始,不斷被提及的「成分」。
故事中的宋氏姐弟,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放棄讀書,然而,考上心心念的大學,最後卻因為家庭「成分」不好,只能有一個人上大學。姐姐放棄了資格,將機會讓給了弟弟。這一行為的產生,為後來姐弟的不同前途和命運埋下了伏筆。
對於觀眾來說,也許在這之前,都曾經聽說過這個頗具年代的詞,但在電視劇中,通過一家人的命運,真切地感受到,「成分的「厲害」。這樣「厲害」對這個家庭的影響,成為了吸引觀眾看下去最大的懸念。
隨著宋運輝上了大學,故事中三個人物的命運就此拉開。
通過發奮讀書的宋運輝,後來成為了國企的技術骨幹,得以改變命運。部隊轉業回來的雷東寶,通過自己的敢闖敢做,帶領一方農民致富,楊巡則是通過辛勤的個性,勇闖天下。
故事中,為這些人設置障礙的各類矛盾,如計劃內物資、糧票、建築許可證、隊辦企業與國營企業的競爭等,都是那些年間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導演以兩到三集一矛盾的節奏,保證了故事的可看性的同時,也還原了那些記錄在歷史檔案中的新聞事件的始末。
所以,看上去《大江大河》講的是三個人的成長,其背後更是一幅浩繁的歷史畫卷。
而在這些歷史畫卷里力主沉浮的,除了這些頗具代表性的人物外,也還活躍著一些形象鮮明、個性十足的小人物。這些小人物的存在本是為故事情節服務的,但是導演也賦予了他們鮮明的個性,讓他們也成為了我們了解那個時代的窗口之一。
這些人物中,即使有如看上去壞壞的老猢猻、心有所想的劉總工,以及在為自己找靠山的三叔,他們本性都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只是在經歷了一個可怕的時代後,他們不過是在小心翼翼的保護自己來之不易的利益罷了。
當然,在這個看似「荒蠻」的時代里,在《大江大河》中,還總流淌著向上的熱情和讓人過目不忘的溫情。
那個時代里,即使吃不飽穿不暖,政治也不正確,依然有宋運輝、宋運萍這樣的年輕人心懷夢想,他們學習的身影出現在了鄉間的田埂上,出現在了忙完農活的間隙,他們是落後農村的希望之光。
那個時候,即使有大叔二叔這樣早已過了年齡30+,卻依然在努力的在政策的窗口,回到學校接受教育。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早已經超出了我們對適齡的認知。
那個時代更是浪漫的。即使「媒妁之言」的舊傳統依然還在,也有像徐縣長,雷東寶這樣的青年,他們敢為天下先地吃起了自由戀愛的螃蟹。
值得謳歌的還有宋運萍這樣的女性,選擇一窮二白的小夥子,不要彩禮,自力更生地養活自己,對兄弟體貼,對父母孝敬,懂事識大體,女性的思想的解放其實從那個時代已經開始了。
這些行為,這些精神,雖然如今看起來都顯得習以為常,但卻是屬於那個時代的浪漫主義。那種有別於現在的時代風采,帶著十足的感染力,在感染觀眾的同時,也和現在略顯「喪」和「佛系」的時代區別開來。
從時間的序列上看,宋運輝這波人的故事,其實就是當年我們父輩們的經歷。年輕一代的觀眾,雖然沒有辦法感知父母當年的青春是什麼樣的,但透過《大江大河》中的這代人,也能略知一二了。這種以劇中人物來了解過往,的確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沒有歌功頌德當時的行政機構,沒有讓大人物總帶著主角光環,更沒有讓小人物臉譜化,《大江大河》以
冷靜客觀的視角,在讓觀眾感受到了曾經的熱情與熱血的同時,也讓這部獻禮劇精準地在娛樂與政治正確中找到了平衡。
一部好劇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大江大河》也被例外,除了故事好看,節奏合適,畫面精致,場景真實外,一波演員的「傾其所有」也是關鍵。這其中,最想特別提一下宋運輝的扮演者王凱。
在《大江大河》之前,大概有快一年的時間沒有見到王凱了。因為沒有作品,在新人輩出的快時代里,關於他「過氣」的傳聞,也時不時地見報。
顯然,經歷了曾經不紅的歷練,王凱早已經學會了愛惜自己的羽毛。此番,再次帶著《大江大河》歸來,那種脫胎換骨的驚艷,還真是讓人感到了他作為演員「可怕「的塑造力。
劇中,他飾演有些「書呆子氣」的宋運輝,帶著眼鏡,衣服樸素,甚至眼神里還長期帶著因為家庭成分不好導致的「怯」。而和這種外形上的「怯」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他對於自己喜歡熱愛事情的堅持和自信。這兩種極端的反差,一直在劇中反復出現,而王凱則毫無差池地在兩種角色中轉換,每一次的處理都極盡功力。
第一次是他得知自己考上大學時,拉著姐姐在村間興奮的奔跑,那種土土的「少年氣」帶著向上的力量,一掃了以往我們對那個時代的晦澀的認識。但是,當他得知自己因為「成分」不好,很有可能上不了大學時,他又執拗地在鎮革委會門口背了幾百遍的《人民日報》以換得交政審材料的機會。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得知姐姐去世時的臉部表情,不敢相信,傷心、絕望、軟癱,每一個小細節都帶著能穿越螢幕的痛。
王凱說,這一年多來,他幾乎沒有碰到自己想要演的劇本,他也一直在等。當土土的「宋運輝」來的時候,他一點也不擔心可能掉粉,瘦掉14斤後上陣。從目前的效果來看,王凱不光沒有掉粉,而且又交出了一部具有高度的代表作。
今年是改革開放的40周年,從開年到現在,影視行業的各類獻禮劇就紛紛亮相銀幕。即使每部劇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有自己獨特的視角,但至今還沒有一部能像《大江大河》這樣,兼顧娛樂性和教化的同時,還能叫好又叫座。
正如前面的分析,《大江大河》的火爆不是偶然,它是各個環節相互協作的誠意之作,這樣的作品在打動觀眾的同時,自然也為「獻禮「劇了提供了創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