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第147夜拍攝現場
本篇微信分為四個部分
掃碼收看完整節目
節目文本節選
延伸閱讀
本期道長選答問題
1/4
今天,道長帶我們進入金庸的江湖
《天龍八部》
為什麼道長會將《天龍八部》這樣的一部流行武俠納入經典
金庸對中國文化到底有著怎樣的影響
而他塑造出來的江湖為什麼那麼迷人
同時又帶著些悲情
長按-掃描二維碼/閱讀原文
收看[一千零一夜 | 天龍八部(一)]
2/4
天龍八部(一)
世界再也不是誰說了算
本文節選自 看理想 [一千零一夜 ] 第147夜
由流行到經典
我們之前給大家介紹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的時候,曾經提過一件事,就是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打算要創作一部非常嚴肅的文學上的巨著,而是打算寫一部老幼鹹宜,人人都能看,人人看了也都樂乎乎的這麼一本大眾化的讀物。只不過後來慢慢大家發現,它裡面有無窮的價值,終於成為人類文明史上,少數的經典之一。
由此可見,有一些東西,一開始出來,可能就是非常大眾化,非常通俗的。但是後來,它慢慢被人奉為經典。說到這兒,就不能不提到,我們中國的相近的例子,甚至是現代中國,也都有類近的例子,這個例子就是金庸的武俠小說。
創造一種語言和類型的人
很多人就會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算得上是一流的經典文學巨著嗎?
我們以前也跟大家介紹過,小說跟電影一樣,是往往會出現一些類型的。比如說電影、小說裡面都有恐怖電影、恐怖小說,有偵探電影、偵探小說,間諜電影、間諜小說,愛情電影、愛情小說……它都有固定的公式跟模式,那些模式是所有的觀眾跟讀者都非常熟悉的,他們所固定書寫的題材是所有的讀者跟觀眾都非常喜愛的。而我們中國獨門的類型小說和電影,就是武俠了。
這種類型小說、類型電影,有沒有可能變成很有藝術價值的巨著呢?當然有可能,我們都看過有太多的偵探小說、間諜小說、科幻小說,是能夠達到一個非常崇高的地位的,同樣的,武俠小說自然也可以。
那麼說到金庸的武俠小說,無論怎麼講也好,不管它的藝術價值如何也好,我們不能否認的是,至少在一個意義上,它絕對是經典,那個意義是什麼呢?就是有時候一些經典,不在乎於它裡面內在的文藝思想價值,而是在於它對整個社會,整個文化造成的一種巨大影響。那個影響使得它甚至生產出了一種語言,一種文化類型,使得我們很多人日常生活的溝通,都無法擺脫他所創造出來的語言跟類型。
甚至有人開玩笑說過,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他老早就統一了全中國,甚至是全華人了,那是誰呢?那就是金庸。
為什麼大家都愛金庸的小說?
那麼說回來,為什麼大家都這麼喜歡金庸小說,金庸小說迷人的地方在哪裡?我覺得其中有一點很重要,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它的人物形象鮮明,它的情節曲折離奇,而是因為它提出了或者塑造了一種,理想的中國文化的想像。
那個想像中的中國,是使得我們無論到了天涯海角什麼地方,都還能夠感受到它的魅力,能夠一下被它吸引進去。
以下摘自金庸《天龍八部》修訂版序言
我們剛才讀到序言中的那一部分,只是金庸在他全新修訂版、世紀新修版的序言中間一小段,之前一大段呢,他自己都還在繼續探討武俠小說的一種文學價值何在。
他提出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他希望大家不要用一個太過意識形態跟政治的角度去解讀他的小說。而把他的小說呢,就當成小說來看。只看他的審美價值,不要去看它的所謂的真理價值。但是事實上呢,這一點呢,就連早年金庸自己在寫那些小說的時候,都未必是這麼想的。
武俠為什麼先誕生在香港?
各位可能不曉得,有一本金庸的小說,在台灣曾經被當成是禁書,哪一本呢?那就是《射雕英雄傳》,後來為了要防止被禁,他乾脆改名叫《大漠英雄傳》,怎麼回事呢?原來,它那個射雕會讓人聯想起毛澤東的詩,所以在台灣被當成是禁書,可見當時台灣的環境是高度意識形態化的。同樣的,金庸在寫他的小說的年代,那些小說在大陸也是不可能看得到。也就是說兩岸都各自有自己的政治壁壘,使得大家都不能看金庸的某些小說,或者他的全部作品。
在50年代誕生的香港的新派武俠小說裡面的這個江湖,在我看來,簡直就是一個中國文化的縮影。這個江湖裡面也許有很多的暴力,有很多的衝突,有很多的陰謀詭計,但是再怎麼鬧,它是有一套秩序的,裡面個個武林門派之間,再怎麼敵對,出來行走江湖,是要講江湖規矩的。那裡面投射出了一種有秩序的、有傳統的、有門派的、有源流的這麼一個中國的存在。
那個中國,它帶著很多的舊社會的色彩,在大陸固然當時已經是消失了,在台灣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那個江湖其實是一個想像的一個世界,一個想像出來的一個中國。那樣的一個想像出來的中國,在武俠小說裡面,正好又對上了另一個在香港的土壤下面,誕生出來的新儒學,新儒家。
新儒家,他們構築出來的一個文化上面,堅不可摧的,代表中國本質的一個文化中國。流落在香港的知識分子,他們在一個殖民地,英國統治的地方裡面,在投射出一個遙遠的家鄉般的文化中國。而在通俗的武俠小說作者這裡,則想像出了一個很神奇,很魔幻,但是又不乏美好,終於還會找得到正義的,那麼一個江湖中國。那都是在香港這個殖民地裡面想像出來的,它提供給香港人,跟這些武俠小說作者,還有這些大學者的,是一個懷鄉的慰藉,那是一個對於中國的懷鄉症,就誕生在那種情況下面的香港。
內功至高無上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江湖裡面,它要講究的是一些什麼東西。武俠小說作為武俠小說,不能不講武功,而武功這個東西在金庸的小說裡面,我們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什麼呢?比如說跟古龍、梁羽生比較起來就看得到,金庸的武俠小說裡面的武功最根本的東西,當然就是內功,所謂的內力。有了內功,有了內力,那外面所有的招數、拳法、刀劍的技法,那都是駕馭起來如魚得水。
那怎麼樣的武功內功才叫好內功呢?說到這兒,必須一提,這也是一個中國文化的一個投射,怎麼講呢?我們中國人,特別講究道德的修養,我們認為一個人如果內在的道德,德行夠的時候,他外面就配得上相應的權力。
所以中國人認為天子、皇帝,他應該理想的狀況是要做聖王,他是內聖外王,他內在達到聖人的境界,他外在出來的表現就是一個王者的氣象。當官、當主管,也要有品德,才能夠當得好主管。直到今天,我們不還說一個當官當主管的,要有品德上的一個修養嗎?仿佛一個人他只要德行好,他做主管都自然會做得好,做主管你要學很多管理的藝術,治理地方的藝術,但是這些也都只不過是花招,就跟武功一樣,那都是招數,重要的是內功。你看到沒有,這也是一個很中國的一個東西,它灌註在這裡面了。
主角們的身份認同困境
金庸小說裡面的江湖,跟香港的新派武俠小說還有所有的武俠電影裡面,都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個特點就是高度地崇尚中國。一種中原中心主義,華夏中心主義是貫徹始終的。在金庸的小說裡面,那些什麼吐蕃、西域來的人多半都是有一點邪門,他武功再好呢,品德上面大概還是有點奇怪的。
再看香港拍出來的那些武俠電影,打從李小龍開始,陳真、霍元甲、黃飛鴻、葉問,他們最大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呢?那就叫做打老外。這是一個殖民地裡面拍攝武俠電影,就是不斷地打老外的一個歷史。從打俄羅斯拳王、日本浪人、什麼西洋劍客,全都得壓服在我們中國功夫的手腳底下。有的時候誇張起來了,連子彈都躲得過。
但是金庸是一個大華夏主義者,是民族主義者,全盤接受中國傳統的固有價值嗎?真不一定。我們看《九陰真經》就已經會看出一些問題了。
《九陰真經》既然是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我們不馬上就要想到,啟蒙時代狄德羅主編的那套百科全書。狄德羅的百科全書,為的是要普及知識,讓人人都能看得見,人人長見識,人人啟蒙。而《九陰真經》是什麼呢?它是個秘籍,人人都要爭奪它,占為己有,所以才發生了那麼多的災禍,那麼多的你搶我奪,種種的陰謀詭計,江湖仇殺。
所以在這裡,你開始看出一點不對勁的地方,我說的是中國文化不對勁的地方。我們再來看看,他所有小說裡面的一些角色,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對於傳統價值觀、社會秩序肯定的身份的一些質疑。
《天龍八部》這部小說,可能在文學評價上面,大家會覺得後來的《鹿鼎記》,要比它更高超。但是它作為一個金庸的武俠小說的一個轉型期的重要的巨著,我覺得在裡面,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對於我剛才說的那一大套中國傳統價值的一些懷疑跟顛覆。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東西,是對於父權的懷疑,怎麼講呢?在《天龍八部》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當爸爸的,都沒有立下好榜樣,都是有問題的人。慕容博為了他的復國大夢,造成的是雁門關慘案。玄慈他要做好人,做帶頭大哥,結果卻是枉殺無辜,而其他人為了護著他,也紛紛惹上殺身之禍。段正淳因為自己的風流淫亂,害苦了自己的孩子一生的愛情……
這裡面所有當爸爸的,都有問題,都不太對勁。我們傳統講父慈子孝,我們傳統講,你一輩子當兒子的,就該孝敬父親,父親沒有不對的,但是整個《天龍八部》告訴我們是什麼呢?這些父親全都是錯的。
……
節目文本7000餘字,本文節選3000餘字
掃描二維碼/閱讀原文收看本期完整節目
3/4
節目用書
作者:金庸
出版社:明河社(港)
出版年:2005-11
4/4
道長答問
不開森:現在的大學生為什麼抗拒讀書?被同學或者室友看到自己拿本書在讀都會被略帶嘲諷的說:好愛學習、好愛表現……然後在生活中可能有意或無意的被眾人保持距離,只好拿起iPad看電子書,當他人問起時,略帶尷尬的說在玩遊戲,於是,皆大歡喜。為什麼會這樣?明明在高中時代,一個個搶看課外雜誌如饑似渴,為什麼到了大學有了這樣多的時間、精力去讀書,卻又不讀書,更看不起讀書人?不明白。
掃描二維碼/閱讀原文收看回答
1月11日,周四0點
第148夜:天龍八部(二)|我是契丹人
優酷上線
帶一瓶酒回家過年吧
看理想慶春酒「年華2016」正在預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