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研究古裝言情劇里的歷史,和在歷史中挖掘男歡女愛,一樣無聊。
有姑娘看完《風中奇緣》,問我:
「能不能寫寫霍去病的真愛是誰?」
天可憐見,霍驃姚有妻妾幾人,通房丫鬟多少,史書可是沒有記載,若不是有一個兒子霍嬗繼承爵位,我們連他有沒有「真愛」都不知道。
史書無記載處,傳奇故事出手填補一二,自然算不得歪曲歷史,編得好了,說不準也是歷史一種可能。
《風中奇緣》的前身《大漠謠》便是如此,說起來結構也是簡單,北征大漠的霍去病邂逅了一個匈奴狼女,兩人愛死愛活,終於超越了國家和種族,在一起了。
很簡單的橋段吧?
眾多對中國歷史負有責任的青年、老年們,堅決反對這種胡編亂造,因為霍去病是漢民族的英雄,他的立場必須是堅定的,他的形象必須是正面的,他的老婆必須是漢族的……
有沒有發現一些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是的,這些「必須」沒有一個基於現實的描述,而是一種應然的判斷,和歷史事實毫無關聯,有的只是偏見的傲慢,更可笑的是,一群自稱對歷史負責的人,卻對這種偏見拍手叫好。
OK,霍去病不能說,改名衛無忌,匈奴不能提,改成羯族,大漢帝國改名叫南朝,長安成了建安,衛子夫、衛青姐弟,變成了萬皇后、萬大將軍,當朝坐殿的皇上,由劉徹換成了趙貞。
那麼請問這種修改是否修正了電視劇在歷史上的錯誤?
當然沒有,甚至是變本加厲地走向虛構。
電視劇《風中奇緣》劇照
中國歷史上曾有「五胡亂華」,羯人也是其中之一,但其登上歷史舞台卻與大漠無關,而是始自中原,確切地說,在上黨郡武鄉縣的羯室(今山西榆社縣)。
中國的史書,在石勒這個「馬賊皇帝」出場之前,對羯人毫無關注。直到羯人和匈奴人的屠刀幾乎將北中國屠戮殆盡的時刻,才從石勒身上追根溯源,了解到羯人是南匈奴19種中羌渠種的小部,早在東漢時期即已內遷到今天山西省境內。
內遷的羯人雖然保存著部落組織,仍有大小酋帥,但和他們的宗主匈奴人一樣,早已不再遊牧為生,主要從事農業,又因為戰亂和被販賣為奴,流散到河北各地,才以羯胡之名單獨出現。
然而,以羯人為統治民族的後趙政權,最強大的時候,地盤也沒能深入草原,而是在長城以南、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區活動,《風中奇緣》里那個「胡偉立」大首領,不知道是怎樣在幾十萬慕容鮮卑、拓跋鮮卑的鐵騎環伺下在大漠里稱孤道寡?
更可笑的是,羯人是高鼻、深目、多須的高加索人種,你拿一群扁平臉的蒙古人種糊弄事兒,合適嗎?
就算退一萬步說,農牧分界線已經玄幻地退到淮河一線了,中原大地變成了「荒漠」,衛無忌將軍又有祖逖的英靈附體,要北伐中原……這時的皇帝也該姓司馬,總不該姓趙吧?
後人想像的石勒像
無論多麼荒誕,我們的歷史劇做到了,還是在「尊重歷史」的要求下,一步步改成這個樣子,讓人不禁要問,你尊重的是哪門子的歷史?
無獨有偶,在過往的歷史「正劇」之中,類似的笑話還不少。
比如號稱改編自《史記》、《漢書》的《大漢天子》,以「伊稚斜人」代替匈奴;嚴格遵照史書拍攝的《貞觀之治》,則用「草原十八部」代指突厥,「尊重」歷史的水平堪稱一時瑜亮。
其間理由,無外乎匈奴、突厥等名號,用字上有貶低的意思,這也是中原王朝的傳統,經常占口頭的便宜,比如北魏打柔然打得頭痛,人家自稱柔然,北魏的皇帝就給改名「蠕蠕」,蠕動的蟲子,一腳踩死多過癮。
諸如此類的,還有在好好的族名旁邊加上「犬」字旁等等。
但是,請注意,匈奴和突厥,可不是漢人憑空起的名字,人家都是縱橫萬里的大帝國,再沒文化,族名也不用別人給安排,本身就是他們的自稱,用漢字音譯過來的詞匯。
難不成,我們還穿越回去教老祖宗講講政治?
當然,還有一個考慮是對於今時今日的影響,展示當年的對抗,不利於今天的共存。
這個說法,可謂荒誕至極。
首先,從血緣上講,無論是漢族還是北方少數民族,在幾千年的變動之中,早已混雜了無數古族的血統,很難講誰是誰的繼承者;
其次,從文化上講,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其語言、文字、習俗,都發生了無數的變化,最簡單的例子,漢人穿上有襠的褲子還是學胡人的,至於宗教,維吾爾人的祖先回鶻人最早信奉的還是佛教;
第三,心虛於當年的對抗表述,根本上還在「關起門來稱大王」的顢頇,把中原政權周圍的世界視作靜止的花園,偶然有個把猛獸出沒就去搏鬥一番,殊不知,歐亞的草原自古以來就是相通的,草原帝國一樣在影響世界和中國。
說到這里,那我們不妨以羯族為例。
上文說到,羯族是隨南匈奴南下的羌渠別部,這個羌渠又是什麼呢?前輩學者的意見不一,有說是羌人與匈奴混血的,有說是呼揭國的,有說是小月氏的,陳寅恪先生和蒲立本先生的意見相近,認為羌渠即「康居」。
康居是漢魏時期西域古國,疆域在今天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北部是遊牧區、南部是農耕的粟特人城邦。
這些粟特國家中,有安國、石國、康國,唐朝的著名叛將安祿山,父親就是康國的胡人,而他的部隊里,有一支特殊的人馬,名為「柘羯」(也稱赭羯、拓羯)。
有趣的是,《大唐西域記》記載颯秣建國(康國)多有「赭羯」;《新唐書》說安國有「柘羯」;《通典》里記錄東突厥滅亡時,「柘羯」不來歸降,可見突厥也有這個編制。
戲劇中的安祿山形象
「柘羯」和安祿山的另一支特殊部隊「曳落河」一樣,都是精選壯勇形成的雇傭軍,並以收義子的方式籠絡到身邊,區別是,「柘羯」是騎兵,「曳落河」則是步兵、到遼代發展為「拽剌軍」,專門的走卒部隊。
根據上海社科院研究員芮傳明的研究,「柘羯」和「曳落河」的突厥語語音恰恰可以對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禁衛軍左翼近衛步兵和右翼皇家騎兵,而後者已經是14世紀末後的產物了。
陳寅恪先生曾指出,康居招募勇士組成軍隊叫做「柘羯」,在進入中國後被省略為「羯」,也就成為他們新的族稱,事實上,在後趙政權崩潰後,羯人在鄴城被冉閔攻殺二十餘萬,仍有眾多遺種留存,而且一個比一個生猛、暴虐。
比如,爾朱榮、侯景,都是鮮卑化的羯人,前者鎮壓了六鎮起義後覆滅了北魏,後者渡江後將江浙一帶化為焦土,間接摧毀了南梁。這些,難道還不算遊牧世界對中原帝國的影響嗎?
說了這麼多,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如果靠謊言塑造正面歷史是合理的,那麼,殺人搶劫自然可以算作「勞力致富」。
鳳凰新聞客戶端主筆 劉三解
版權申明:本文系鳳凰新聞客戶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與作者,並通知[email protected]
—喜歡本文,就分享吧:)———
點擊頁底「閱讀原文」↓↓↓,移步鳳凰新聞客戶端,樂享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