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台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最近熱播的台灣神劇《我們不能是朋友》引起了鯊君的關注,這部劇開播豆瓣有8分,口碑挺好的,不過隨著劇情推進,更新到目前第9集時,降到了7.8,也還不錯。拋開所謂的三觀與深度不談,這部劇男帥女靚、題材大膽、劇情緊湊、畫面有feel,著實收割了一批如我這般的偶像劇小粉絲。雖說劇情開始時,男主明明有著相戀十年的女友還一個勁撩撥女主有點不道德,且又是庸俗的「霸道總裁愛上傻白甜」的「土味」情節,但這依然不影響它在偶像劇里散發出清新脫俗的光芒與出類拔萃的質感,特別是影片片頭臉紅心跳的尺度畫面竟然還有點美。

如何評價台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戲劇 第1張

  這部劇由素有「台灣最萌男友」之稱的劉以豪和宅男女神郭雪芙主演。劉以豪一別過往軟萌男友的奶狗形象,在劇中飾演帥氣多金且強勢霸道的金融才俊褚克桓,郭雪芙則飾演公司白領周惟惟。褚克桓偶遇周惟惟,被其追著一張200元台幣計程車發票的樣子打動,大概覺得這女生不做作,素樸得簡直一股清流。隨後劇情推進,褚克桓撿到了周惟惟的手帳,之後再一系列的頗有緣分的「遇見」,褚克桓對周惟惟一路追求,即使明知對方也有男友,且相戀三年感情穩定準備踏入婚姻殿堂。

如何評價台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戲劇 第2張

  

  為買到便宜800萬的房子,她答應與房東過夜

  好巧不巧的是,周惟惟與男友準備買房結婚,看房竟看到褚克桓要出手的房子里去了,且惟惟男友(那個摳得不行的男二,小編真是無力吐槽)對這房子甚是滿意,只是價格超出了預算。然後,高能狗血的劇情來了,褚克桓竟然私下跟惟惟談,願意降價800萬台幣把房子賣給他們,交換的條件是讓周惟惟陪他一晚上。惟惟當然是拒絕呀,並一如既往地罵褚克桓「死變態」,不過之後在閨蜜韓可菲無意的神助攻下,惟惟決定為了滿足男友買房的夢想而犧牲自己答應了這個條件。

如何評價台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戲劇 第3張

  這劇情發展,果然是腦洞清奇了。雖說惟惟內心深處隱隱約約地其實對褚克桓有了些好感,但迫於現實境況以及輿論壓力、道德情操等,她是明確而堅定地拒絕褚克桓的。不過竟然願意為了錢去陪睡,而且還打著愛自己男友、為自己男友好、為對方犧牲的名號。這倒是讓褚克桓瞬間就無比生氣了。所以,再次高能的情節來了,褚克桓聽惟惟說出了這犧牲自己成全男友的緣由後,憤怒地取消了交易,並直言這樣的犧牲是綁架、是勒索、是壓力、是對兩個人愛情的消耗、是對對方未來的控制。

如何評價台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戲劇 第4張

  

  自我犧牲還是自以為是?

  不得不說褚克桓這番話直擊我心頭了,我也不得不承認褚克桓這番話確實很有道理。所以當女主被說得無言以對時,我也是深表認同的。很多時候,人們的自我犧牲其實只是一種自以為是,自認為自己很偉大,覺得對方該要滿意和感動甚至感恩戴德。殊不知,你的犧牲其實只會收到反面的效果,不是對方不領情,是這種犧牲不是對方願意接受的方式,也不是對方樂意看到的結果。就劇情而言,哪個正常的男人會喜歡自己的馬子去陪別的男人睡來換取一點買房的優惠?頭上頂著青青草原還能在新房子里住得安心舒服嗎?

如何評價台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戲劇 第5張

  這也讓我想起之前社會熱議的新聞,上海某小孩的媽媽為了孩子能去其力所能及的一所最好的私立雙語幼兒園,竟然陪睡了校長,只是校長的胃口挺大,以進小班為由再次要求這媽媽陪睡,於是孩子媽媽向小孩爸爸坦白了這事。小孩爸爸知道後生氣地質問妻子並要求小孩退學、舉報校長,結果反被妻子懟其沒本事,家里沒有學區房、自己為了孩子受點委屈不算什麼,去舉報校長只會毀了孩子的未來。且這事被掛上網之後,很多母親是認可這新聞中小孩媽媽做法的,甚至還有人以上海小孩子入學難、入學貴為由,合理化這種潛規則,覺得一切為了孩子,哪怕犧牲自己出賣原則、尊嚴和底線都是值得的、是偉大的。

  可是這樣的犧牲是小孩、小孩爸爸願意看到和承受的嗎?這樣的做法打著自我犧牲、為家庭為孩子好的旗號,確是實實在在地拋出了一顆對感情對家庭的無形炸彈了。這樣的犧牲沒有辦法換來孩子開心的入學生活,也沒辦法讓孩子爸爸能欣然接受和感激妻子的付出。權色交易滋生的只有墮落與腐敗、焦慮與無助,也摧毀著公序良俗和社會道德。小孩媽媽被校長潛規則,這不就是出軌嗎?對出軌難道家庭還要委曲求全地去容忍?小孩能接受和喜歡、尊敬出軌還心安理得的母親?母親這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在情感綁架、在道德勒索啊。這對還在上幼兒園的小孩來說該是多大的壓力,對弱小的小孩來說,這簡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我都是為你好」往往就是道德綁架的借口

  劇中除了這段周惟惟「自我犧牲」的戲碼讓小編懷疑人生,還有女二,即褚克桓的女友高子媛時刻打著的「我是為你好」的旗號了。以母親遺願為由道德綁架著男友照顧自己,即使感情名存實亡也樂意自欺欺人。不跟男友商量就打掉了孩子覺得「我是為你好」;不提前打招呼就賣男友的房子也說「我是為你好」;無休止地介入男友的工作與生活更加「我是為你好」;不上班靠男友養著一個勁買買買也是「我是為你好」……可是事實上,這真的都是為褚克桓好嗎?褚克桓感受到的只有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無奈與窒息感,兩個人的感情也在慢慢消耗。愛,早就沒有了,十年感情也付諸東流。這樣的「我都是為你好」,是他極度想逃避想擺脫的,他不想被控制、被做決定。他想要自己過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握自己的工作。所以他跟女友分手也就是必然的了。

如何評價台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戲劇 第6張

  我們沒有權利去干涉他人的人生。即使關係親密的男馬子也是如此,而且關係越好就越應該尊重對方、理解對方。樂意付出是好品質,但是付出要有意義、有價值、要是對方正好需要的。就更別提犧牲了,犧牲也要對方樂意接受呀,否則,所謂的付出和犧牲只能淪為情感勒索和綁架,也只會將對方越推越遠。所謂為對方好,其實只是為自己好,到頭來也只能感動自己,還怨恨對方恩將仇報、毫無人情味。真正的為對方好,是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懂得對方的需求,理解、尊重、包容對方的內心,而不是一味地自我感動、甚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指責對方、怨恨對方。

如何評價台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戲劇 第7張

  看最新一季的《圓桌派》中有關於原生家庭的那一期,大咖們也聊到了父母苦口婆心的「我都是為你好」,為人父母者,他們的「我是為你好」,其實只不過是自己權力的運用而已。父母控制著孩子,真的是為孩子好嗎?那些專制霸道家庭里出生的孩子其實更不容易感受到幸福,他們能感受到的只有父母的威嚴控制。他們身心被束縛,沒有自由與快樂,還不得不在母親的「苦情文化」下熏陶長大。

  傳統中國式家庭中教育出來的孩子必須懂得服從和感恩,否則就是不孝,而中國歷來以「百善孝為先」為育人之本,因而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似乎是約定俗成的真理名言了。可是,當父母說出「我都是為你好」的時候,其實是沒有道理的。真正的為了孩子好,是可以讓他們快樂,讓他們感受到愛和關懷、平等和被需要,而不是一味地受苦情文化的壓制。

  現實太無趣

  電影有意思

  歡迎關注「電影鯊」

如何評價台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戲劇 第8張

  

>如何評價台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