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提起熱門口碑劇具有的因素,你會想到什麼?是精良的製作班底,還是戲骨們的細致演繹,亦或是層出不窮的反轉情節及懸念設置?
7月6日,由《秘密森林》、《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導演安吉鎬執導,《GoodWife》韓相雲編劇,韓石圭、金賢珠、徐康俊主演的心理懸疑驚悚劇《WATCHER》在韓國OCN有線電視台播出,講述因悲劇事件而人生崩潰的三位相關人物,加入調查警察內部的監察小組,揭露權力的腐敗與弊案的故事。
無論是製作團隊還是演員陣容,《WATCHER》都不失為熱門口碑劇的候選人之一。不知是否是因為OCN一貫「以內容取勝」的戰略方針,《WATCHER》在播出一周後,百度百科查無此劇,全網熱度不足0.01%,豆瓣口碑7.9,在這個「熱度」影響口碑的時代,這部劇真的難看嗎?
3個人物,1個事件
在劇中,對於部分警察來說,監察就是靠處罰一線警察提高自己業績,既不危險,還能回避警察組織的重大責任,一旦出現問題,便隨手抓個替罪羊,把責任推卸給一線平息輿論的組織。在上級眼中,監察業績也是業績,所以警察也好,上訪人也好,都不能滿足於現狀結果,逐漸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作為一部心理懸疑劇,《WATCHER》一開始便利用「違反交通規則」的誘拐犯,拋出了最佳誘餌。
15年前,一件悲劇性殺人案改變了三個人的生活。15年後,曾目擊母親被殺現場而被取證的金英軍(徐康俊飾)成為現職巡警,因為槍擊了承認違反交通管制條理的孫秉吉被廣搜隊警察金江旭調查;抓捕金英軍父親為犯人的監察都治光(韓石圭飾),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請求調查廣搜隊組長張海龍;CH土建的金尚俊會長被廣搜隊緊急逮捕,找到金英軍母親被殺案件的檢察官,現在被稱為世俗律師的韓泰珠(金賢珠飾)為孫秉吉辯護,一件「主題」引入案件就此展開。
8小時前,金英軍在追擊違反交通規則的孫秉吉時,因孫秉吉途中挾持兒童逃亡,金英軍槍擊了孫秉吉肩膀,並跟蹤其進入民房,被趕到的張海龍與金江旭阻攔。金英軍在離開之時,發現此處是孫秉吉的住處,所挾持的女孩正式是孫秉吉的女兒,便闖入屋內,恰好阻止了孫秉吉被二人殺害。
這場「交通案件」背後的脈絡,因三位主人公的匯合逐漸清晰。孫秉吉得知自己所剩生命不長,為了給女兒留一筆錢,經張海龍教唆綁架了金尚俊的兒子。而孫秉吉最終難逃一死,被金江旭槍殺,張海龍為自保當場擊斃了金江旭。
「人性來自於哪里?」這是《WATCHER》中最終BOSS的台詞,也是本劇最終所要傳遞的主旨。
15年前發生的悲劇性殺人案而人生崩塌的三個相關者,由「孫秉吉誘拐事件」為開始,不甘於現狀的金英軍、想要追查真相的韓泰珠,與不被內部接受的監察班長都治光聯手,成立了「腐敗調查組」,一起揭露警察內部秘密組織的真面目,尋找他們拼死生存的理由。
劇中「腐敗調查組」的主要目標不是警察,而是檢察機構。在韓國,警察與檢察官是不同的組織立場,能夠為了相同的目的一同前行,也可以為了各自的利益暗潮洶湧,這是眾多懸疑題材韓劇的由來。《WATCHER》無疑是把韓國這一現狀問題用更為細致的語言表達刻畫了出來。
對於劇情節奏而言,《WATCHER》溫而不慢,穩而不亂,緊緩得宜,張弛有度,避免因為太過緊湊而造成後續格局難以把握的問題,同時有新老戲骨們的加持,通過語言對話的逐漸推陳,顯露每個人物的動機,以此發揮出心理懸疑劇的最佳效果。
熱度決定的「口碑分」
看似順風順水的韓劇,早在兩年前便陷入了一個套路循環,八集吻戲定律、四集懸念留白、兩集角色脈絡。即使盡全力避免,作家們還是會不自覺地陷入其中,無法自拔。因此,近些年來的韓劇,即使叫好,卻大多都沒有逃過爛尾的結局,為了應對這個情況,作家們也各自做出了改革。
導演安吉鎬提到過,「Watcher的釋義為觀察的人,世界上的人都是處於互相觀察的狀態,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人可以是任何人,而《WATCHER》則是從同一事件的相關人員的視角,站在語言心理學的角度,觀察每一個真相和案中人,最終揭露警察內部腐敗的燒腦驚悚電視劇。」
通過一個事件,揭露一個警察內部的黑勢力團夥,《WATCHER》並不是該領域的搶先者,且同題材類型的作品有《自白》、《秘密森林》珠玉在前,即使《WATCHER》做到了框架翻新和內容創意,也勢必會陷入被比較的「浪潮」之中。
長期以來,除了《特殊案件專案組TEN》以外,OCN播出的大部分懸疑驚悚劇集很容易落入虎頭蛇尾的爛尾迷局。排除周末檔的弱勢,《WATCHER》聚集了眾多的演技實力派,即使有了徐康俊這一新生演員的加入,也終究無法達到「引流」的效果。
影視作品的選角首先注重的是角色吻合度,其次是配合度和市場價值。由於「流量」時代的影響,前者逐漸被拋棄,「數據」成為了觀眾心中評判作品優秀程度的標準之一。因此,相對劇集的質量而言,如何將劇情註水延長來掙更多的錢,成為了製作方與發行方最關心的部分,而「行銷」則是左右作品成績的重要環節。
如今,大流量時代紅利將過,選擇價格相對低廉的偶像藝人,衍變成行業的「生存法則」之一。因自帶的粉絲優勢,偶像主演的電視劇,更容易被購買平台所接受,這對出品方而言也是一種顯而易見的優勢。
在中國,由於限薪令的影響,與角色貼合度的考量,以及作品的質量不斷下滑,「流量」們的演技受到了觀眾的質疑,使得其對影視作品的影響逐漸減弱,演技與劇情的重要性逐漸「回暖」,老戲骨們開始承擔對故事情節起推動性作用的重要角色,而非僅僅是配角。畢竟對劇方而言,觀眾不買單,是更大的損失。
演員和明星是兩個行業,這句話對於韓國娛樂圈來說,是分化點,也是融合之處。由於大環境導致的壓力,無論是演員還是偶像,必須做到樣樣精通,所以在演技的表現方面,跨界偶像很少出彩,卻很難出錯。
因為韓國娛樂文化輸出的影響,為了取得認知度,接到更加優質的作品,無論是忠武路演員還是電視劇演員,都難逃「流量」所帶來的利益。
在這個「流量」依然影響口碑的時代,《Watcher》所聚集的演員對不太熟悉韓國娛樂圈的觀眾來說難免陌生。作為熱度引導下的深海遺珠,《Watcher》會證明影視劇市場的王者,依舊屬於內容為王,業務水平過硬的演技派。
>《Watcher》監視者,被「熱度」忽略的深海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