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編者按】這是一位中組部第六批援疆幹部記錄下的援疆花絮。行走在千里葡萄長廊,總會因為一些看起來並不起眼的事情深深感動。南疆和田的鄉村,你所見到的普通維吾爾族村民,面對陌生的遊客、行人,就在相互接觸的那一刻,一些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舉動,不經意間,卻能叩擊你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那根琴弦。作者記錄的,都是當年援疆期間接觸的普普通通的人,所經歷的平平常常的事。然而,這些看似平淡故事,就如同天山上的雪蓮,總給我們觸動心靈的感悟,給我們帶來盛夏的清涼!
【故事1:差點抱走了「巴郎子」】
長廊遠處,走來了祖孫三個人。老人懷裡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兒,一位年輕婦女緊緊跟著。我們示意想給他們拍照片,他們立刻放慢了腳步。
「您的巴郎子?」
「噢,巴郎子的巴郎子。」
這番奇特的對話,驗證了我的猜測:沒錯,是祖孫三人。婦女是女兒,還是兒媳?自己維語溝通水平所限,這個問題,我就不考證了。
看到我們在拍照,媽媽堅持要把嬰兒叫醒,我們沒有攔住。孩子迷迷瞪瞪地睜開眼,顯然不太高興,但是沒有哭。媽媽哄了哄孩子,看著清醒了,我們再把鏡頭聚焦孩子,是個細白粉嫩的小古麗,胖乎乎的,特別招人喜愛。
給他們一家人拍了一組照片,看到鏡頭當中的照片,一家人特別高興。可是如何把照片給他們呢?語言不通限制了我們的深入交流。他們似乎也沒有想要照片,只要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就很滿足。
道一聲再見,就各自趕路了。
我們一路采風,慢慢前行。沒有想到,一個小時之後,我們在核桃王樹公園附近的一個岔路口再次相遇。
這一家人也走累了,在道邊石頭上坐著休息,周圍還有幾個小孩子正在玩耍。我舉起相機,給大家又拍了一些照片,孩子們很配合,小古麗也很快就和我熟悉了。
我把相機交給同伴,伸出手示意想抱抱小古麗。孩子猶豫了一下,沒有拒絕。哄孩子我自有絕招,不一會兒,孩子就好奇地用粉嫩的小手,毫無顧忌地摸我粗糙的胖臉和胡碴兒。經我一逗,她高興地笑個不停。
該告別了,我準備把孩子遞還給她的母親。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孩子往我懷裡一鑽,不要媽媽了。
媽媽顯然很詫異,再次拍拍手,示意讓孩子過來,孩子又躲開了。於是,我開玩笑說,跟媽媽再見,跟我走吧。我示意孩子和媽媽擺手再見,孩子果然揮揮小手,真的就要跟著佯裝離開的我,快樂地走開了。
一群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我轉回身,把孩子交給媽媽,背起相機,起身告別。孩子遠遠地看著我,揮著小手,依依不舍……
轉眼已經九年了,當年的嬰兒小古麗應該已經上學了。可愛的孩子,你現在哪裡,一切都好吧?
【故事2:兩個小古麗】
當鏡頭中遠遠出現兩個小古麗時,我的眼前一亮。兩個小姑娘應該正是小學接近初中的年紀,人還沒有看清楚,銀鈴般的笑聲,已然入耳。她們圍著南疆最常見的花頭巾,手裡拎著沉甸甸的布袋子,小手染成了黑色。正值秋天瓜果飄香的季節,可以判斷出布袋子裡面是核桃,兩個古麗是在幫父母剝核桃、做農活。
遠遠地道一聲「亞克西嘛」,古麗習慣性地回答「亞克西亞克西」,眼中卻明顯地感受到驚奇和欣喜。這一聲對維吾爾族尊重的問候,瞬間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擔心語言不通,我一邊舉著相機比劃著示意,一邊用漢語問:可以給你們拍張照片麼?兩個古麗相視羞澀地一笑,放慢了腳步。我拍了兩張,示意他們過來看看。看到鏡頭當中的自己這麼漂亮,她們連聲驚嘆「亞克西、亞克西」,又像兩只小鳥一樣準備飛走了。跑了一段,突然停了下來,從布袋子中取出一大捧核桃,放在地上,遠遠地向我示意,請我嘗嘗。
沖著她們的背影,我打算再拍幾張,發現兩個古麗也在遠遠地看著我,眼眸中有些期待。於是我用長鏡頭再次對準她們,她們非常配合地坐在馬路上,臉上洋溢著羞澀、燦爛的微笑,拍完之後,我邀請她們再看看自己的照片,她們又是一陣欣喜的歡笑。
正當我後悔沒有帶些小禮物答謝兩個美麗的小古麗時,她們卻從布袋中再次取出一把新鮮的核桃,輕輕地放在地上,示意我收下。然後,依依不舍,幾步一回頭地漸漸走遠了。
這讓我想起過去的一些拍攝經歷,鏡頭所向,時常遇到冷漠、懷疑、回避的目光。而在南疆,在和田,遠離所謂的現代文明,也許你所看到的淳樸善良,不僅僅源於一個民族的信仰、習俗,正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如同活化石一樣,在邊疆地區,默默地傳承……
【故事3:摘野菜的故事】
南疆地區,農業為主,工業很少,只有沙塵暴每年要送來大量沙塵,幾乎很少有工業污染。所以,南疆的食品都是絕對綠色環保的。盡管如此,援疆幹部的最愛,還是野菜羊肉餡的餃子。可惜的是,和田的菜市場,很少見到有人賣野菜。真想吃,就要自己去摘。周末到田野摘野菜,也是援疆幹部的一大樂趣。
這一天正逢周末,我和前來檢查工作的兵團民政局幹部一起到葡萄長廊徒步,也順便摘些野菜打牙祭。道邊綠油油的,一望無際的田野。麥田裡,維吾爾族一家四口人正在低頭勞作。
「亞克西嘛!」一聲招呼,仿佛就和成了親人。
雖然還是語言不通,但是看到我們手中剛剛摘得的野菜,他們就明白了我們在幹什麼。全家人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計,對照著我們手裡野菜的品種,分頭在地裡摘了起來。
我們也裝模作樣,拿起「坎土曼」(當地鋤頭),動作極其憨笨地幫著除草,幸好還沒有笨到鋤壞了莊稼。
不一會兒,老鄉一家人就給我們裝了滿滿兩塑膠袋的野菜。
我們緊緊和這一家人握手道謝,老鄉則似乎有些手足無措地,沖著我們羞澀地憨憨笑著。走了好遠,還看見他們在不停地招手。提著野菜,嗅著清新的味道,泥土的芳香。這一刻,溫暖的幸福,在心中油然而生。
【故事4:摘葡萄的奇遇】
在一個秋高氣爽,萬里無雲的周末,我與幾個人相約到千里葡萄長廊采風。一望無際的長廊上,滿眼的翠綠,感覺整個人要被清香誘人的串串珠玉所淹沒。垂涎欲滴的幾個人決定采摘些葡萄嘗嘗鮮。
四處望去,人煙稀少,即使看到一兩個,因為言語不通,也無法交流。還是司機小王熟悉情況,笑著提醒我們:自己隨便摘吧,沒有人管。
沒人管也不能胡來呀,「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們還是要牢記的。幾個人一合計,打算先自己動手采摘,找到人再談價格,付錢。
讓我們沒有料想到的是,這裡的葡萄,竟如此結實。因為是「臨時起意」,身上沒帶刀剪等任何工具,靠手去摘,折騰了半天也弄不下來。一幫人正在瞎忙和,突然發現遠處一個滿臉絡腮胡的巴郎子,騎著摩托沖著我們疾馳而來。天哪,車的後座上還帶著一個「坎土曼」(當地特有的鋤地工具)。
這可如何是好啊?幾個人不由得緊張起來。正想著語言不通,如何解釋和交流呢,巴郎子已經支好摩托車,走了過來,從腰間利索地取出一把小刀。
這下壞了!幾個人愈發緊張了,急忙攏到了一起。沒想到,巴郎子沖著我們友好地一笑,利索地爬上葡萄架,從高處一下子切了好幾串葡萄。
哎呀,我們立即擔心起來,一下子切下來這麼多,這得花多少錢?我們一邊忐忑地接過葡萄,諾諾地謝著;一邊掏出兩百塊錢,試探著遞了過去。
沒想到,巴郎子臉一下子就紅了,只見他連連擺手,堅辭不收,一邊用半生不熟的漢語說著:「不用,不用。朋友,不能要錢,吃吧,吃吧!」
我當時就驚呆了,感動地端起相機,給巴郎子拍了一組照片,他笑得很甜,面對鏡頭時還有些羞澀。看看照片,他快樂地大笑了起來。然後,他騎上摩托,一溜煙開走了,留下我們幾個人待在原地,癡癡地發了呆。
【故事5:難卻的盛情】
發呆過後,幾個人接著前行。看到路旁一戶人家,挺大的院落,門敞開著。「亞克西」,一聲招呼,幾個人就直直地走了進去。
場院裡堆滿了核桃,散發著特有的香味。一個小孩子正在樹下寫作業,女主人正在忙著剝核桃。看到來了客人,女主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計,熱情地挑了幾個大核桃,招呼我們嘗嘗鮮。
幾個人一邊品著新核桃的滋味,一邊詢問著今年核桃的收成、價格和家裡的情況。女主人略通漢語,一一作答。
拍些照片,聊了一會兒,幾個人告別出來,繼續前行。沒想到,還沒有走多遠,突然從後面那個院子裡追來一位中年維吾爾漢子。他相當粗壯結實,一邊跑一邊高喊「等一等,等一等」。
中年漢子氣喘籲籲地追上了我們,用比較流利的漢語招呼我們到他們家做客吃午飯。「這個婆娘真不會招待客人。到了午飯的時間,怎麼能讓客人空著肚子離開呢?」
原來他就是剛才那戶人家的男主人。趕巧臨時外出,我們出門,他也趕巧剛進門。聽說家裡來了客人又走了,他就一邊埋怨女主人沒有留下客人喝茶吃飯,一邊匆匆追了出來。
因為後面還有事情,我們婉言辭謝了主人的盛情。男主人顯然有些遺憾,但是也沒有強留,仍然非常熱情地請我們一定要找機會再來並留下吃飯。
一個素不相識的維吾爾家庭,對貿然登門的不速之客,為何如此盛情,讓我們感慨萬千!
直到一次,和熟悉維吾爾族風俗的司機聊起此事,他告訴我:這不奇怪。維吾爾族有一句諺語:「爸爸給你留下的食物,一半是留給客人的。」
原來如此啊!我這才深深理解了,維吾爾族發自內心的熱情,是世代相傳的淳樸和善良!
【故事6:趕毛驢的一家人】
鏡頭中遠遠出現一輛「彩妝毛驢車」,我屏住了呼吸,端穩了相機。
趕車的是一位維吾爾族婦女,戴著花頭巾,彎彎的眉毛顯然用烏斯曼草的汁液剛剛描過。毛驢車信步走著,兩個孩子在車上打著瞌睡,母親深情地註視著他們。小毛驢頭上用紅布打著蝴蝶結,可愛中透著喜慶,與葡萄長廊搭配著,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畫。長鏡頭中,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母親突然發現了我們的鏡頭,愣了一下。我也趕緊遠遠地招呼了一聲:亞克西嘛!母親回答我問好的聲音,驚醒了兩個孩子。他們懵懵懂懂地坐了起來。一家人顯得既高興,又羞澀,孩子開始咯咯笑了起來。
因為打了招呼,我拍起來就沒有了顧忌。毛驢車匆匆走過,一路歡歌笑語。
因為拍得有些匆忙,我擔心構圖不太理想,就配合著肢體語言,想問問這一家人能否趕著驢車再「回放」一趟,讓我們補拍一下。畢竟這樣的要求有些不太禮貌,已經干擾了別人的生活,加上語言也不通,所以,我並沒有抱多大期望。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人家理解了我們的想法,既羞澀又爽快地答應了。一家人把毛驢車倒轉回來,反方向走了一段路,回轉頭來「回放」一遍,非常配合地讓我們拍了個夠。維吾爾人的真誠、淳樸,讓我感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來源:援疆好聲音 作者:陳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