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大宋少年志》編劇王倦:特別想寫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故事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這個夏天,《大宋少年志》的上線方式刷新人們的認知,劇情的反轉再反轉,也在不斷挑戰觀眾的智商,甚至有觀眾表示,腦筋轉的慢些,可能就追不上了。

  大結局播出那天,王倦在微博上收到好多私信,多數「都是意難平」,要麼就是「要給編劇寄刀片」。

  於是,五年不發微博的王倦,續寫了一場戲送給觀眾:「七齋六子」全員到齊,六人馬蹄奔揚,向地平線而去,最後一個鏡頭里六人直取遠方,無人回頭,少年為國而戰的故事,依然未完待續。

  「這樣是不是好點了,現在也該放下,暫時和七齋說再見了。」其實關於這場戲他早有構思,原本是想作為第二季的開場,只是現在提前拿出來和觀眾見面了。

  這是終結,亦是最初。正如王倦所言:「歲月那麼長,總會再遇見。」

專訪《大宋少年志》編劇王倦:特別想寫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故事 戲劇 第1張

  ▲王倦 《大宋少年志》編劇

  人物多了最怕重復或者沒有個性

  《大宋少年志》是王倦筆下一個熱血少年為國而戰的故事。

  宋遼西夏對峙時期,三方力量錯綜複雜,三方各自派出自己的諜戰力量,在北宋開封城展開角逐。六位大宋少年為家國大義守望相助,在隱蔽戰線上為守護江山社稷和百姓平安而奮戰。

  從2013年擁有故事梗概,到去年真正完成,《大宋少年志》的劇本有過停滯,歷時五年才真正完成。這其中的困難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故事要和當時政治背景掛鉤,這個其實是給自己挖的坑,另一個是七齋六子群像戲的處理」。

  「人物多就怕重復或者沒有個性。」王倦說,他想要講一個少年們在大環境下各自成長的故事,希望讓觀眾感受到少年氣,而這「要潛藏在每句台詞每個場景里一點點展現。」

  果不其然,在王倦的筆下,六位大宋少年,七齋六子,六子六色,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可愛。

專訪《大宋少年志》編劇王倦:特別想寫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故事 戲劇 第2張

  ▲「七齋六子」

  麻辣魚:你筆下的《大宋少年志》是想講一個怎樣的故事,希望傳遞給觀眾什麼?

  王倦:熱血少年,為國而戰,然後在大環境下各自成長的故事,就這麼簡單。我覺得吧,故事最好能有一句話概括,細節才要往複雜里走。

  至於傳達給觀眾的,其實應該由觀眾自己決定,我覺得大致是熱血、友情、青春、純愛、愛國、犧牲之類積極向上的主題。

  麻辣魚:「七齋六子」的人物形象是如何構思的?

  王倦:這個問題比較複雜,立大致框架,給人物樹立背景和往事,也就是人物小傳。然後從他的過往給他設立性格和特徵,同時要考慮觀眾接受程度,在做人設的時候,還要想到什麼時候讓人物跳出人設,作出反差,這沒法細說,只能說人物最終目的就是正面和可愛,特別重要的就是要讓觀眾感受到少年氣,這特別重要,要潛藏在每句台詞每個場景里一點點展現。

  人物多就怕重復或者沒有個性,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只能仔細做人物,爭取要讓自己都覺得六個人都很可愛,還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可愛,才能算立住人物,然後再分出戲份輕重,保證大家不論多少,爭取都有戲份,就算戲份不多,也要在場次和台詞里展現人物性格和特色。

專訪《大宋少年志》編劇王倦:特別想寫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故事 戲劇 第3張

  ▲趙簡

  麻辣魚:許多網友都誇讚趙簡這個角色的設定,稱她是真正的「大女主」,你怎麼看?

  王倦: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才能算大女主,做人物的時候也沒考慮這個問題。有些劇對女性的獨立好像有點誤解,老覺著女性的成功必須依附在征服和借助男性上,我自己的三觀沒法接受,所以我希望趙簡和元仲辛是互相扶持,協力同行。

  趙簡不一定要樣樣比其他人強,她不會因為要展現獨立就放棄別人幫助,也不會覺得女性強勢就應該全面勝過男性。她並沒有站在男性的對立面而活,只是努力地做好自己,希望給自己換來一點點公平的機會。

  趙簡自信而不自大、真誠,懂得理解他人、堅韌,卻不會把自己裹成刺蝟,會害羞卻又不退縮,當然也有自己的小暴躁,有缺陷,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秘閣第八齋成員第二季全體出場

  從最初作為「替補成員」臨時上場,到後來口碑、人氣逐漸攀升,尤其是隨著劇情不斷反轉,《大宋少年志》的豆瓣評分在幾乎零宣傳的情況下一路上升至8.1分。

  但大結局播出那天,原本考慮設立的開放式結尾,引發許多觀眾意難平。於是,他又送了觀眾一場戲。其實這場戲,他早有構思,只是與觀眾見面的時間提前了。

專訪《大宋少年志》編劇王倦:特別想寫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故事 戲劇 第4張

  麻辣魚:《大宋少年志》突然定檔、臨時播出、零宣發拿到豆瓣8.2分,作為編劇你給自己的創作打幾分?熱播之後許多自來水觀眾自發支持,也有網友說「編劇是王倦大大我追了!」 面對觀眾的信任和熱情支持感受如何?

  王倦:我給自己打個六七分吧,有些節奏來不及調整了,有一些後續劇情沒能放進去,有些台詞可以再斟酌,總之遺憾肯定會有。

  對觀眾的支持特別感激,沒有觀眾認可和寬宏,也不會有這分數,對大家的信任,就更覺得忐忑緊張,生怕以後讓大家失望,說實話,信任這東西,失去一次就很難再拿回來了。本來播的時候不慌,現在壓力大了。

專訪《大宋少年志》編劇王倦:特別想寫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故事 戲劇 第5張

  麻辣魚:劇收官之後你收到的觀眾「意難平」私信集中在哪些方面,為什麼會想要續寫一場戲在微博上送給觀眾?

  王倦:意難平大部分是對結局的遺憾,覺得都到最後了,還是沒有給人物一個有希望的結束。這肯定是編劇問題,之前考慮結尾留懸念,現在想想缺憾美有時候確實太殘忍了,所以寫了最後一場戲。

  最後一場戲不算臨時瞎編,之前就準備做第二季開場,只不過提前拿出來而已。大概幾十分鐘寫完的吧,時間說短也不短,就這麼點字寫這麼久,說長也不長,因為有腹稿,所以考慮一下台詞細節就好。

  麻辣魚:《大宋少年志》第二季目前進行到哪個階段了?你之前說王寬在第一季其實沒有遇到真正的考驗和挫折,接下來的第二季會有哪些新的反轉?

  王倦:第二季(目前)只有大概故事,也有一些準備好的人物,比如說秘閣第八齋的全體成員都要出場,都沒開始創作分集,畢竟手頭還有工作沒完成。

  第一季中王寬確實一直沒遇到考驗,他是個世界觀自洽而完善的人,所以不會被世道黑暗擊潰。要打倒他很難,但有時候總有些選擇讓人兩難,舉個例子,一邊是元仲辛,一邊是趙簡,兩個人都面臨必死之局,王寬只能選擇救一個放棄一個,沒得兩全,這才是對他最終極的考驗。當然就是舉個例子,未必這麼寫,具體故事情節就不透露了。

專訪《大宋少年志》編劇王倦:特別想寫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故事 戲劇 第6張

  ▲王寬

  讓靈感自己跳進腦海,別硬想

  寫作讓王倦感到快樂。回看王倦在職業生涯交出的成績,《糊塗小天使》豆瓣評分9.2、《舞樂傳奇》豆瓣8.8,可以說是部部精品。

  談及職業目標和野心,王倦說自己「沒什麼願景」,就是希望爭取做到作品人物立得住,故事吸引人,「哪怕不是一個龐大而繁瑣的故事也沒關係,有時候寫寫小人物,簡單故事都可以啊,只要有趣就好」,「最多就是想試著寫寫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故事,算是一點挑戰吧」。

專訪《大宋少年志》編劇王倦:特別想寫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故事 戲劇 第7張

  麻辣魚:文字、寫東西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目前創作、編故事對你來說,最快樂的時刻是哪些時候?

  王倦:文字是工作,不過也是一種快樂。寫出自己喜歡的人物,寫到期盼的場次時,作為編劇是會喜悅而興奮的,一個世界在筆下出現,這種趣味和快樂,很難取代。

  作為一個編劇,如果有一天失去了這種對筆下人物和故事的期待和興趣,那可能就不適合這一行了。你得自己喜歡自己的故事和人物,而不是純粹當做交差,你面對文字覺得枯燥,它回給你的也是枯燥。所以編劇是少有的,把興趣和職業混合在一起的工作,而這種興趣就是支持你前行的力量。

  麻辣魚:持續創作的動力是什麼,如何持續產生創作靈感?下筆之前的案頭準備會準備哪些?

  王倦:除了賺錢之外,寫作讓人快樂,這就是最直接的動力,靈感也是由此而生。靈感不是硬生生想的,而是它自己跳進你腦海里,讓你覺得自己想寫這故事。有時候莫名其妙一個想法,或許就是一個故事的原型。如果說怎麼給靈感以土壤,大概就是多看書,多看些書,才有基礎從中尋到靈感。

  至於下筆前的案頭工作,其實我做的不多,大致是準備些相關資料,把腦子里把故事和人物理清楚,然後直接下筆,等故事開始之後,再慢慢去跟自己磨,跟故事里的人物走近。

  轉行做編劇,只是聽說能賺錢

  非科班出身的王倦稱,自己做編劇走的是「野路子」。但誤打誤撞的入行,又經過多年的磨礪,他也有很多「一家之言」想與年輕編劇分享,比如劇本要有畫面感,台詞要盡量口語化,不要不敢下筆要多寫……

  越來越靠譜的王倦,卻一直想寫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故事」,暢想過後反轉來了,「我可能是不太可能寫出來了」。

專訪《大宋少年志》編劇王倦:特別想寫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故事 戲劇 第8張

  ▲王倦

  麻辣魚:之前做過設計,你是怎麼走上職業編劇這一行的?第一次想清人物小傳、寫出故事的感受是怎樣的?

  王倦:設計做不下去了轉行了唄。主要那時候正好換工作,沒事兒做,認識的朋友說有個組需要編劇,我哪兒知道那麼多啊,聽說能賺錢直眉瞪眼就去了。其實那時候完全沒有畫面感,寫的台詞特別拗口,就看著還行,演員都沒法讀。

  幸運的是當時劇組也缺劇本,就給了機會,然後去現場看演員演自己的劇本,這才一點點摸索文字作品和劇本的差別,這是個逐漸學習的過程,所以第一次寫故事和人物小傳的感覺全不對,當然還挺自滿,覺得寫的挺好,後來是現實給我一錘一錘砸回來了,能堅持下來,也得感謝遇到一個個劇組留了情面。

  麻辣魚:有沒有一些經驗能夠分享給想成為編劇的年輕人?

  王倦:我自己都不是專業出身,就更難說分享,我自己都是野路子來的。

  如果說經驗的話,大概就是學會畫面感,寫劇本時候我有時候還會寫寫鏡頭機位。寫一場戲,腦子里先試著自己演一遍,還得有畫面,最好自己把台詞也讀出來,在自己腦子里走過一遍,大致會知道哪些台詞節奏不好,哪些情節推動不起來。

專訪《大宋少年志》編劇王倦:特別想寫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故事 戲劇 第9張

  ▲元仲辛

  台詞不能光有文字美感,還要盡量口語化,做編劇的自己讀著順口,發音不難受,才有可能讓演員去接受。希望想做編劇的年輕人,先試著自己去演繹一遍自己的劇本,或許會有好處。當然盡量獨處,不要讓人以為你發病。

  然後就是多寫,一開始寫的很差沒關係,不要因為各種顧慮而不敢下筆,先寫出來,才能判斷好壞,才有基礎去剖析細節,別想著第一部就寫成大師,先多寫,別怕批評。一定要寫心里特別有感覺特別想寫出來的東西,那種東西會讓你有傾訴和表達的衝動。先能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觀眾。

  麻辣魚:如果不考慮任何其他條件,想寫一個怎樣的故事?

  王倦:古裝武俠恐怖科幻劇啊,現代的也行,城市怪談和現實世界融合在一起的故事,人物和故事基本都真實,感覺就在身邊發生,但就是有一點點詭異混雜其中。總之就是特別不靠譜的故事,我可能是不太可能寫出來了。

>專訪《大宋少年志》編劇王倦:特別想寫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故事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