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揚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春秋左傳集解》
中國結文化是世界獨一無二的,自古結繩寓意天人合一,心靈智慧,向心凝聚,吉祥如意的文化內涵。
光陰荏苒,滄海桑田,在無數傳統手藝逐漸消失沒落的今天,仍然有一批人不忘初心,默默傳承著祖先在千百年前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
在巴蜀常春藤,也有這麼一個女孩,用熱情和毅力去編織譜寫自己獨一無二的篇章。
結 緣
自幼在「兩江之畔、巴國古都」涪陵長大的Kitty,從小就對家鄉的「菜鄉文化」感興趣。涪陵一直以榨菜享譽世界,自古以來,涪陵就是一個與繩有情,與結有緣的城市。
兩江之畔——涪陵
每年三月,涪陵人用牽藤、麻繩將青菜頭一個一個串結,吊掛於長江邊上或自家壩前房後,晾曬脫水。
用「結」連成的青菜頭
一排排用「結」連成的青菜頭,連接的不僅是Kitty的鄉愁,更是對「結繩文化」的初步了解。
結 繩
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年幼的Kitty接觸到了結繩文化,小小年紀的她跟隨姑姑走進社區觀察婦女們的編織情況並要求自己動手學習。
或許你會說編織一個的中國結並不難,但穿線、系結,翻轉,一環扣一環,一根根紅線在指尖上纏繞,對於一個初學的孩子來說,卻極其考驗耐心、專注力和觀察能力。
教人結繩
看著眼前這個女孩熟練地穿針引線,不一會兒就有個工整的繩結出現在面前,很難去計算這是多少次反復勞力的結果。
Kitty編織的結繩
當問及Kitty在學習結繩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她微微一笑,表示「結繩其實有很多種不一樣的編法,大部分都很複雜,要記的步驟很多。因為手繩都是完全手工編制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去拉緊線保證手繩的質量,手指經常在拉緊的時候磨傷。最開始不熟練就會做很久,然後手很容易抽筋,長時間低頭,脖子也會很難受,但現在基本上好一些了,都能克服。」
對中國結神文化熱愛的背後,蘊含著Kitty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更表達了對傳承傳統文化的希望。
結 情
作為「菜鄉結繩文化」的傳播者,她期望通過結繩活動拉近大家的距離,也希望結繩文化能得到傳承與發展。
在校內上「結繩課」的Kitty
在巴蜀常春藤,Kitty不僅在校內開展了「結繩活動」,帶領師生了解中國結、編織結繩手繩,還在結繩老師的指導下,親自為學校設計了一款手繩。
常春藤專屬手繩
純手工製作的手繩,用紅黃綠三色來點綴,寓意著公正誠樸之校訓,善雅志之品性。
手繩設計理念
雖然平時學習很忙,但一旦遇到有關結繩的活動,Kitty依舊有著極高的熱情與活力,她希望能將「結繩」這門傳統的手藝教授給更多的人。
結繩之路 仍未止步
2019年2月,Kitty攜手巴蜀常春藤「Silent Angel陽光少年志願團」的志願者們,相聚重慶融智特教學校為自閉症兒童舉辦了一場「結繩」愛心連「星星」—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
Kitty(右一)與Silent Angel陽光少年志願團
早在活動之前,Kitty根據融智學校的校徽元素和校訓設計了一款專屬於融智特教學校的愛心手繩。
為融智特教學校設計的手繩
手繩中間造型由愛心的形狀演變而來,兩邊綠色代表志願者和社會愛心人士共同托起這份珍貴的愛。
Kitty表示「希望帶有祝福寓意的手繩能為融智特教的老師們在新的一年里帶來好運,並將這份愛心得以延續。」
活動當天,Kitty介紹了菜鄉結繩文化的發展背景、編織技法,並與陽光少年志願團的志願者們、融智特教的師生們分組合作,一起製作完成了30根「融智愛心手繩」。
攜手製作「融智愛心手繩」
在Kitty心里,自己編的結繩數量可能記都記不清,但在自己指導下「學生」所編出的第一個結繩卻讓其記憶猶新。「雖然不是那麼地完美,但看到他樂於製作過程,就足夠讓人開心的了。」
短短的時間里,志願者們和老師們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他們將親手製作的愛心手繩贈予融智特教的師生們,願大家共同托起這份愛心,也呼籲更多的社會人士傾聽、感受,用愛的力量敲醒星空的寂靜。
結繩之路,仍未止步
結繩以自樂,結繩以養性,編織出的不僅是對生活的滿足與熱愛,更是對社會的責任感與愛心。
對於「結繩文化」,Kitty認為自己需要學習的仍有許多,她坦言,中國結是中華文化的象徵,只靠幾本書或簡單的編結經歷是無法深入了解「結神文化」的,「結繩」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需要長期學習。
社會實踐路演現場 Kitty(右)
在社會實踐路演現場,她提到不僅要學會運用傳統結繩方法製作,還將產品進行義賣或以其他形式獲得的收益用來幫助需要的人,在這個過程中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發展中傳承下去。
學生實踐活動是巴蜀常春藤學校的常規活動之一。
學生通過選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活動,在正式步入社會之前,積累一定經驗,學會體驗分享、學會奉獻,收獲成長過程中自己尋找到的果實。
撰文:張琬婧&品推中心
排版:品推中心
審核校對:龔青鏵 鄭琪 周君
責任編輯:李瀟珂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