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二十歲喝醉酒是可愛,四十歲還喝醉,是可憐」
聽說成熟有三個階段:承認父母不過是個普通人,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承認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
這話讓我想起今年繼《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口碑再次爆棚的台劇—《俗女養成記》,是在「差點因為名字而錯過的高分劇」系列里發現這一匹年度黑馬的,這部連名字都爛俗透了的生活情境喜劇披著喜劇的皮,幹著賺人眼淚的勾當,讓我開始懷疑人生。
人這一輩子很短,和狗差不多,來不及換一身新的毛色,人生就已經有很多的來不及了。太匆忙的我們,有時候也會忘記,一輩子真的很長,你永遠都猜不透生活到底會在哪里徹底翻了船,它才不會考慮你只是個四十歲的小女孩呢!
在這個不斷標榜獨立都市女性地位的新時代里,陳嘉玲迎合了時代潮流。努力念書,從台南考到台北,想在這里生根發芽。有一份看起來還算體面的總經理特助工作,戀愛四年同居三年的男朋友,擠地鐵,出租房,二十四小時待命的手機,這些北漂的標配,當然少不了暗地里的一地雞毛。所謂高大上的助理工作不過是一個穿著套裙高跟鞋打雜的保姆,男朋友對她的興趣還不如一場電影,當初那個追她的超級宅男變成了「賺人民幣、娶白富美」的大老板。
前任婚禮,陳嘉玲把該丟的臉一點沒剩地丟在了現場,事業穩定生活安逸的老同學略帶嘲諷地感慨說「二十歲喝醉酒是可愛,四十歲還喝醉,是可憐」,三十九歲的陳嘉玲就是那個可憐蟲。
她在開篇介紹自己沒車沒房沒老公沒小孩,連她自己都開始覺得這個年齡的自己還沒有家庭是一種罪過,她開始懷疑自己這麼些年來活著的意義,她說自己一無所有時的樣子像極了我們每個疲於奔命卻感覺生命毫無意義的自己。
人在進退兩難的時候更容易想起自己來時的路。故事分為兩條線,一條是現在的陳嘉玲,一條是小時候的陳嘉玲。她說自己是個生活在台北的台南女生,是那種無論在這里奮鬥努力多少年都不會融合進這座城市的異鄉人。
有人說過,你現在的每一個樣子都藏著你過去的影子,陳嘉玲與台灣十大建設同一時期出生,伴隨著國家的經濟一起成長,他們家是那種三代同堂,一大家人住在一起不分公私的傳統家庭。陳嘉玲的二姑姑在三十歲的時候主動退婚,不僅失戀,還承擔了全部經濟損失,和父母的關係降到冰點。二姑姑的這份堅韌深深刻在陳嘉玲的記憶里,以至於長大後的陳嘉玲在面臨同樣的問題時,把轉身這個動作做得如此決絕乾脆。
小娟姐姐讓她知道愛情是什麼樣子,她告訴嘉玲喜歡一個人就是心會縮的很緊,很緊,就算會痛,也甘之如飴。小娟姐姐會寫「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站在你的面前,而你不知道我愛你」這樣很美的信給她的心上人,嘉玲就是那根紅線,來來往往充當信使,樂此不疲。
陳家最大的特點就是普通得沒有特點,婆媳之間會明爭暗鬥,所以嘉玲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聽懂大人們的言外之意。但是也會有屬於一家人的溫情,她們在廚房里跳舞,都喜歡用豬油做菜,煮湯時會放調料。一家人會待在一起看家庭劇,一起笑,感慨人物命運。
阿公很重面子,每天整整齊齊的,爸爸是個和事佬,媽媽會抱怨婆婆,阿嬤會挑剔媳婦。
嘉玲的父母讓她明白什麼是婚姻生活。她羨慕班長的媽媽溫柔體貼,高貴優雅,她的夢想就是成為班長媽媽那樣的家庭主婦。可是在目睹班長父母激烈地吵架,而班長一副習以為常的表現時,嘉玲坦誠那不是她的夢想。阿嬤經常說「怕老婆不是大丈夫」來表達對爸爸聽媽媽話的不滿,可是阿公也聽阿嬤的話啊。他們家每個人說話都很粗魯,動作誇張,而且不講國語,但是爸爸永遠不會離開她,媽媽不會把離婚掛在嘴邊上。
阿嬤和小嘉玲在床上討論嘉玲長大以後想要嫁給一個什麼樣的人的時候,小嘉玲把問題拋回去,說「阿嬤,要是你,會怎麼選?」阿嬤放棄一般地說「阿嬤已經嫁給你阿公了,還能怎麼選?」說這話的阿嬤才開始出現一個女人的神態,向往過自由自在,但仍舊不會後悔選擇煙火菜蔬的現在。
陳嘉玲生長在這樣一個普通到極點的家庭里,她也長成了最普通的樣子。失業加失戀的大齡剩女,回家不敢跟父母攤牌,不敢和老同學相認,因為怕丟臉。年輕時為了向往中的地方,努力逃脫自己的原生地,後來兜兜轉轉,退無可退,只能回到最初的地方。
長大後的陳嘉玲在選婚紗的時候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反而受制於未來婆婆,看著鏡子里自己不喜歡的衣服,她努力想笑得開心一點。就像小時候的陳嘉玲偷偷換上自己喜歡的衣服,自以為很好看,卻被嫌棄丟人,只能穿上大人們選中的小裙子。
女孩子總覺得自己喜歡的衣服穿起來一定很好看,卻不考慮是不是自己的風格。衣服好像不是為自己而穿的,是為了面子為了別人看著舒服而穿的。小嘉玲想要育宣姐姐的公主睡衣是因為所有人都誇育宣像小公主,明明眼睛不近視卻想要代表著念書好的眼鏡戴,只是因為所有人都在誇育宣像一個女孩子該有的樣子,是淑女。而一個女孩子最應該長成的樣子就是淑女,因為那樣才會嫁的出去,只有嫁人才會過的好,人生才能得到圓滿。
陳嘉玲和男友同居多年,在路上被人說成老夫老妻,覺得不服氣,回家想裝作激情四射的樣子也顯得那麼力不從心,互相都明白對方的假裝也不拆穿。月經反而為兩個人解了圍,他們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個借口,各自開始做自己的事情,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生活像輪軸一樣,毫無意義。心臟缺失了一大部分,那個被爸爸誇天真活潑機智可愛,被媽媽和阿嬤說男孩子氣瘋瘋癲癲的陳嘉玲變成了一個被生活提著線的木偶,無動於衷地表演著獨立女性的劇本。
好在她回來了,回到台南,成為一個「失敗者」。從大城市逃回來的loser,又回到了這個吵吵鬧鬧嘰嘰喳喳的家,就像小時候她學不會鋼琴,考試考不好一樣,她從來就是個不完美的小孩,不文雅,不優秀,但仍然是全家人的寶貝。
這一家人盡管思想老舊,做派傳統,但是因為愛,他們與所有尖銳都和解了。他們想要陳嘉玲變優秀,可是不會因為她平凡普通就不喜歡她。他們希望自己的兒子是個正常的男孩子,娶妻生子,但還會哭著心疼兒子隱瞞性向這麼多年的孤獨。
人間食事,一碗煙火。再次回到台北之後,面試官問她:「你覺得快樂是什麼?」,陳嘉玲說:「抱歉」。她回到了當初的鬼屋,遇見了小小的陳嘉玲,發現快樂是從過去走到未來,我還是我。
>找到你,未來和過去|致敬你不知道的年度黑馬《俗女養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