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七月與安生》講述的是兩個小女孩從13歲到26歲的友情。七月和安生是兩個性格迥異的姑娘,初識對方便一見如故,也許是截然相反的人格之間具有天然相互吸引的磁場。她們同進共出,形影不離地度過美好的青蔥歲月直到蘇家明的出現,也就此埋下了愛恨離別的伏筆。
友情面臨愛情的介入是世界上最無奈的雙重考驗。
一直有人討論七月與安生誰更值得同情,蘇家明也被大多數人貼上高純度渣男的標籤。我更傾向於把這個故事看成一段歷經劫難的友誼華麗的成長。
七月在故事中是一個典型的傳統中國式教育下長成的乖乖女。她聽話懂事、認真優秀,而內心隱隱又按捺著騷動的靈魂。七月喜歡安生,我想是因為安生身上有她內心渴望的影子。就像小說里寫的,有時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時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她們這兩個不完整的靈魂終於相互碰撞,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七月擁有很多東西,擁有一切安生所沒有的,比如從未缺席的家庭溫暖。她習慣著規規矩矩的人生,謹小慎微地在父母的安排下規劃人生。她雖然不乏闖世界的激情和憧憬,只是抓住的東西太多,便捨不得放下。
當安生對七月說自己要去浪跡天涯的時候,七月神情恍惚,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
媽媽說,女孩子能去哪兒呢?不過是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
七月的世界里,人生軌道一直是既定的,她接受自己成為大多數的事實,高考志願上她儼然填了父母希冀的專業。我腦海中浮現著七月那句空洞無力的獨白。仿佛望一眼,我就可以看見我的一生。
如果顛沛流離是一種辛苦,極度穩定是不是另一種?女孩可以走的路很多,人生折騰點會很幸苦,但是未必不幸福。
只是她沒有逾越的勇氣,學不會安生的離經叛道。可是在和蘇家明的愛情里,她做了那個主動踩上對方影子的人,在這里我似乎看到她身上被喚醒的李安生的影子。
愛情改變了她,激勵了她的另一個自我。
愛情也轉換了安生的人生軌跡。
安生是個缺愛的孩子,她是殘缺家庭里延伸出來的一段遺憾愛情的結果。她在一片陰鬱中度過童年,唯獨七月做了她人生的掌燈人。家庭缺失帶給她傷痛的同時也帶來同齡人沒有的自由。當然這種自由近乎殘忍。七月帶她回家的那一刻,安生是迷戀那種安穩生活的。
在家明和七月的抉擇中,她放棄了安穩的現狀,毅然要保護七月的感情。安生總是以放浪不羈的姿態掩飾一顆渴望安穩的心。也許她覺得七月一直是從小到大那個擁有的人,習慣了擁有的人是不能忍受失去的。離開蘇家明,不過是在自己原本傷痕遍布的心上多添上一刀。安生的流浪帶著一種趨近流亡的絕望。
與其說這是安生做的抉擇,不如說其實是七月的選擇。她知道一切真相,也明白安生的退讓。七月的私心源自內心深處的懦弱。看到家明送給安生掛墜的時候,她不敢站出來;家明在北京工作的時候她不去主動找他,她需要家明回來證明愛她。
這份不自信、患得患失的懦弱讓她卑微到塵埃里。她無法確定蘇家明對自己的愛,也不敢想像家明愛上安生。她卑微到即使知道家明愛上安生也不在乎,重要的是她愛家明,她想通過安生的離開挽留住家明。
感情的驅使下,安生也不是無私的。知道家明是七月的馬子之後,她還是忍不住會去接觸家明,也不抗拒家明對她的好感。
這種自私是人性中與生俱來的,抹殺掉反而顯得失真,每一個人都在矛盾中生活。
在這段關係的演化中,家明一直是助推劑,他和七月的人格不無接近。他們都是在傳統家庭里長大的優等生,保守而缺乏反叛精神,沒有自己的主見。最終都將走上循規蹈矩的人生軌道。
當七月和他表白時,他只是對七月略有好感,可還是很快接受了。面對安生,發現自己對她更加強烈的感情時,他始終沒有勇氣挑明,反而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不會去正式自己的內心,他和七月一樣地被動。
教育影響了性格,性格我始終覺得決定了百分之八十的命運,那麼多中國式教育方式實在令人細思極恐。
不求而得的往往求而不得,愛情如此,友情亦然。很幸運,七月與安生回到了友誼的原點。
所有的結局里,我更樂意相信安生寫進小說里的那一個。踩著影子的人和影子的本體交換了人生:安生成了安穩的七月,七月成了流浪著的安生。
世間最美的艷遇,是遇見另一個自己。有生之年,如果真的遇到這樣一個靈魂,他能幫助你成長,帶領你找到真正的自我,釋放你另一個魂靈。那該有,多幸運。
END.
>《七月與安生》:世間最美的艷遇,是遇見另一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