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3年A班》目前的收視率為第1集:10.2%、第2集:10.6%、第3集:11.0%、第4集:9.3%、第5集:10.4%、第6集:11.7%、第7集:11.9%、第8集:12.0%(據Video Research調查、關東地區)。作為在第二天學習和工作的周日22點30分開始播出的劇集,《3年A組–從此刻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日本電視台系)可謂創下佳績。
唯一一次1位數收視率是在1月27日播出的第4集,因為嵐組合舉行了緊急記者會宣布要停止組合活動這樣的娛樂界大事件,很多的觀眾就流向了富士電視台的《Mr. sunday》節目,《3年A班》則選擇被錄制觀看了這樣極為特殊的情況。
網路媒體的報導和社交網路上的反響,不僅在本季的日本電視劇中,包括之前所有電視節目在內都是名列前茅的。不可否認,《3年A班》獲得了數字和話題性的兩方面肯定。
但是,在劇集播出之前,校園劇並不被看好。像電影《惡之教典》、《告白》、《大逃殺》,電視劇《家族遊戲》(富士電視台)等負面評價也比比皆是,否定的聲音很多,行業內人士也大多認為校園劇失敗率較高。
為什麼《3年A班》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呢?深究其原因,可以看到電視屆的希望與絕望。
深受年輕人歡迎的金八老師式說教
為什麼《3年A班》會大受歡迎呢?最大的理由就是,節奏很快、故事富有戲劇性。在播出前,知道故事梗概的觀眾們提出了:「老師監禁學生的每集一個主要人物的電視劇」、「不覺得這麼長的故事到最後還能保持緊張的情緒」等嚴厲態度的評論。
但是,等到了開播後,每周都有的「新的事實被發現」、「衝擊的急劇展開 「、「第1部完結」、「英雄篇開幕」、「與犯人對決」等新話題,以及充滿緊張感的場面陸續登場,雖然基本只是學校這一個場景的作品,但不會讓觀眾感到厭倦。
接下來可以想到的理由就是,主人公柊一颯的角色設定和菅田將暉的演技。柊老師雖然是監禁學生,在校內安裝炸彈和監視錄影機來威脅警察的危險人物,但在每話故事的高潮部分展現出對學生的熱血指導都讓觀眾感動不已。
那個姿態就像武田鐵矢飾演的,深入人心的坂本金八先生一樣。從「3年A班」這個標題來看,我們也聯想到了《3年B組金八老師》 (TBS台)這部劇不是嗎?
而且,這種熱血指導,包含了嫉妒與怨恨、欺凌與壓力,還有不負責任的網路回帖和沒有根據的謠言傳播,對這些不關心或者視而不見的現象,不僅是高中生,這是針對對現代人的問題提出的觀點。下面讓我們來列舉幾句柊老師的訓話吧。
「過去的自己創造了現在的自己!」 「那就是痛苦!一輩子也不要忘記那份痛苦!」「你把你所抱有的煩惱和痛苦向誰傾訴了嗎?對夥伴、同學、老師說:‘誰來救救我’,你願意這樣做嗎?」
「重復著丟臉才會變得更強。不在眾人面前丟臉就永遠不會變強!」「因為你不經意的發言, 會讓別人蒙上從未有過的污名,他本人!他 的家人!他的朋友!也許都會因此受到傷害。你做的是一件無法挽回的事情。」「你們已經過了可以感情用事,隨意犯錯的年齡了。那是只有那個年齡才能做的事啊!」
這樣的說教簡直讓人想起了昭和時期的老師,這部劇居然在看起來最討厭這個時期的10 – 20多歲的年輕人中很受歡迎。對此,各局的電視製作者們是不是都會紛紛表示「怎麼會……」的吃驚呢?
另外,電視劇里的情節和柊老師的台詞,與現在在媒體上火爆的「打工恐怖事件」、「客人恐怖襲擊」等不切實際的新聞同步播出了,追著《3年A班》的熱潮,評價一下子高漲了。
同時《3年A班》還通過班舞帶動了網路熱潮,不僅是官方帳號在Twitter上進行了宣傳,片寄涼太還在中國微博上發布了這個舞蹈的小視頻,大家紛紛模仿,製造了超高熱度。
基於電視人自認為和強詞奪理的悲觀論
《3年A班》的熱賣給在電視業界工作的人們帶來了希望,「周日22 – 23點時間段的節目也能取得不錯的收視率啊」、「校園現在也有好的收視呢」、「即使不是像刑事、律師那樣的1集一個事件的電視劇也能獲得收視率啊」、「‘教師監禁學生’這樣過激的設定,也能被觀眾們接受啊」、「熱血主人公和說教式的劇本也能收視率高漲啊」、「即使大部分啟用業績較少的年輕演員也可以獲得收視率呢」……
《3年A班》所帶來的這些事實,給電視人帶來了勇氣。但是,這些並不一定是積極的東西。反而可以說「這讓人們看到了蔓延在電視業界的絕望。」
上述的希望都是從「取得良好收視率」的觀點出發的,也體現了電視製作者們至今依然拘泥於此。例如,「因為無法獲得收視率」,所以不製作校園劇, 「為了取得收視率」製作了1集講述一個事件的電視劇(現在黃金時段播放的劇集中過半數是這樣類型的劇)。
在這一點上《3年A班》並不是1話一個故事的電視劇,而是整篇追蹤一個大主題的長篇懸疑劇。包括對「老師監禁學生」這樣過激設定的意見可能會不斷出現,「冒著承擔風險的覺悟去挑戰」的姿態是其他電視台所沒有的,這樣的設定本來就是不管成敗與否,都會得到大眾評價的作品。不過也正因為有這樣的設定,對於接觸網路時間比電視時間長的年輕人,才會覺得「這和其他電視劇不一樣」吧。
與其反過來看,其他的電視製作者們,大概都對電視劇抱有 「觀眾已經不接受校園劇了」 「熱血教師和說教結合的電視劇已經過氣了」「大家對不是1話一個故事的長篇敘事電視劇很嚴格」的臆想和自我催眠的悲觀論。即使不能形成樂觀論,但「連挑戰都沒有」、「在挑戰之前就放棄了」這樣悲觀的氛圍,也許才是目前電視界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電視製作者們需要的才是「Let’s think !」
但是,作為校園電視劇熱血教師說教設定的長篇劇情《3年A班》確實取得了漂亮的成果。
再回顧去年的話,說起反響最大的電視劇,就不得不提《大叔的愛》(朝日台)和《我是大哥大》 (日本台)這2部作品了。事實上,兩部作品的平均收視率雖然都在1位數,但也獲得了業內認可的 「Confidence Award日劇大賞」的最高獎項「作品獎」。比起作品質量,觀眾們和審查員對劇集的評價是「對新事物的挑戰」、「引起了社會的反響」。
也就是說,對於電視行業以外的人來說「與收視率無關」、「想看新鮮事物或沒看過的內容」。而電視劇製作者們拘泥於收視率的行銷策略,是否背離了觀眾的感覺呢?
另一方面,1話完結一個小故事的電視劇,雖然收視率達到了8 – 15%,但是就連網路新聞都很難看到,很缺乏話題性,即使是看過的人也有不少數會說「不記得情節了」。雖然這樣的聚集有著一定需求是毋庸置疑的,但也得到了「可以輕鬆地觀看一集故事的展開」、「即使錯過了1集也不會受到影響」這樣的評價,受眾的主要目標成為了中老年人,這與過去歷史劇的地位十分相近。
雖說今後高齡化社會還會持續,但是1集就輕鬆完結事件的電視劇的量產,很明顯缺乏未來的發展性,「很難成為容易與消費直接相關的10-30代人所喜愛的作品」。實際上,經常從各個電視台的工作人員中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收視率勉強能保持,但銷售額卻不太好,拉到的讚助公司也很微妙。」
為了避免對本文的理解偏差,在這里直接說明一下,本文的觀點並不是說1話完結一個事件的電視劇不好。問題在於基於現在的電視市場,已經不適合採取以傾向於收視率做單一指標為戰略的作品了。
應該像《3年A班》、《大叔的愛》、《我是大哥大》那樣,敢於以挑戰新事物為最佳目標嗎?還是,繼續以1話完結一個事件的電視劇為最佳目標呢?柊老師在學生們的再三追問下提出了「Let’s think!(試著思考)」的提示,這也是電視製作者們需要看到的必不可少的信息。
應該從柊一颯處學習的「挑戰」和「熱忱」
不管怎樣《3年A班》都取得了「在網路上獲得了最高層的反響」、「在聚集了年輕人的關注和支持」等成績,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作品本身,還證明了未來電視劇行業還具有很高的潛力。
從拼上性命來勸說學生的柊老師的形象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上世紀80-90年代初期的電視節目中常常看到的「挑戰」和「熱忱」。如上所述,側重於1集完結一個的事件電視劇喪失了這樣的多樣性,就是因為遠離了這些中心精神吧。
忘記過去的「挑戰」和「熱忱」、喪失多樣性的不僅僅是電視劇,綜藝節目也是同樣的。為了確保最低的收視率,節目組不斷地面向中老年人推出了生活信息類節目以及講述日本禮讚的節目,還有面向家庭層的猜謎節目都被量產化了,導致以年輕人為中心產生了「電視都是大同小異的」這樣的印象。
本來,優秀的電視製作人員不可能意識不到這些隱存的問題。但是,他們也只是一個大企業的工薪族,所以才陷入了「不能把眼前的數字大大降低」、「然而自己這一時期多年的商業習慣無法改變,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的兩難境地。
《3年A班》並不是特別的,而是代表了能讓觀眾感受到「挑戰」和「熱忱」的各個電視台都應該有的節目。像《3年A班》這樣的作品如果可以接連出現的話,電視行業應該還能繼續走在娛樂業界的頂端吧。
>《3年A班》大熱標識著電視界的希望與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