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俗女養成記》,你會意識到當你開始做自己,俗氣也無妨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01

  許多人都說章子怡自從嫁給汪峰後,變得越來越俗氣了,微博曬出的是孩子的照片和夫妻的日常,哪還有點國際影星的架子。參加綜藝節目秀下恩愛吧,粉絲們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我們的大明星不做任何解釋,可是從她越來越溫柔的眼神,越來越開心的面龐,和越活越年輕的狀態,我們可以看出來,她很享受這種俗氣的生活。

看完《俗女養成記》,你會意識到當你開始做自己,俗氣也無妨 戲劇 第1張

  二十七八青春正好的姑娘,終於抵不住家人的施壓,開始頻頻相親,俗氣。

  中年婦女每天談論的話題除了孩子成長的點滴,就是不靠譜的老公,俗氣。

  中年大叔茶餘飯後的話題除了房子、票子、車子、兒子,還有漂亮的女人,俗氣。

  我們活在世俗中,好像擺脫不了俗氣。從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開始,就接受了世俗眼光的檢閱,一步一步慢慢地落俗。

看完《俗女養成記》,你會意識到當你開始做自己,俗氣也無妨 戲劇 第2張

  雖然我們骨子里也特別羨慕那些特立獨行的人,比如說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舞蹈家楊麗萍,為事業可以不生孩子,為保持身材嚴格控制飲食。比如說愛憎分明、敢作敢為的金星,她的毒舌雖有些狂,卻沒人敢說她狂,因為沒有相當的經歷,自然也就沒有可以比肩的氣魄。

  雖然羨慕,大多數人卻沒法成為這樣的人。終其一生,我們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平凡普通。但是我們卻可以選擇做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不拘泥於別人的評價,不屈服於世俗的眼光。

看完《俗女養成記》,你會意識到當你開始做自己,俗氣也無妨 戲劇 第3張

  就像《俗女養成記》里面的陳嘉玲,在39歲的剩女年齡依然敢悔婚,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02

  《俗女養成記》可以說是一部女性的成長史。表面看是講敘陳嘉玲從小到大跌跌撞撞經歷過迷惘與回顧,再重新找到自己的過程,其實卻呈現了祖孫三代的女性在不同年代背景下的差異性,而這差異卻又不約而同地指向:與自我和解。這和解可能是一種遲來的女性覺悟,是一份甘於平凡的樂觀,也可能是一番被生活蹂躪後悟出的豁然開朗。

看完《俗女養成記》,你會意識到當你開始做自己,俗氣也無妨 戲劇 第4張

  阿嬤所在的那個年代,終生大事更多是媒人介紹。在她的認知里,除了了卻子女終身大事的責任外,嫁得好的大女兒比起選擇獨身的二女兒更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阿嬤,那個舊時代的女人-陳李月英,在走到人生盡頭時對陳嘉玲交代自己的身後事,希望死後能把她的骨灰灑在大海里,從此自由自在,不再是別人口中的醫生娘、陳媽媽,也不再是某人的老婆、媽媽、婆婆、阿嬤,而只是原原本本的自己,那個曾經被喚作「阿月」的李月英。

  作為夾心餅的陳嘉玲媽媽,處於時代的過渡期,她們是任勞任怨的一代。對上孝敬,對下盡責,用心過好自己的生活。

看完《俗女養成記》,你會意識到當你開始做自己,俗氣也無妨 戲劇 第5張

  幸好,嘉玲媽有個貼心的婆婆,即便表面上迎合偶爾回來挑剔炫耀的大女兒,私底下卻會安撫受委屈的兒媳。有個體貼的先生,能在母親與妻子偶爾的碎念下遊刃有餘。

  盡管不能免俗,為培養女兒的愛好買了昂貴的鋼琴,卻也懂得兒女的快樂才是身為人母的最大安慰。

  即使再怎麼跟女兒冷戰,即使對兒子的同性傾向再如何不知所措,卻還是想讓兒女們知道媽媽永遠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

看完《俗女養成記》,你會意識到當你開始做自己,俗氣也無妨 戲劇 第6張

  陳嘉玲,一個永遠不像台北女生的台南女生,表面上擁有一份類似保姆的高薪工作,談著一場甜美的戀愛,擁有新時代女性的幹練與優雅。

  然而,她在台北奮鬥了近二十年後,卻發現自己過得一塌糊塗。年近四十,生活麻木,心情浮躁,光鮮亮麗的人生背後是自己難掩的疲憊和難言的苦楚後,才驚覺鏡中的自己竟成了面目可憎的陌生人。

  原來到頭來,我們都沒能成長為自己理想中的人。

  03

  曾經在節目中聽過於丹講的一個禪宗故事,「我」去哪兒了,印象非常深刻。

  有一位公差,押解著一名犯了戒規的和尚犯人去京城。路途遙遠,負責的公差每天早晨醒來後,都要清點身邊的四樣東西。第一是包袱,里面有他跟和尚的盤纏、衣物等都在里面,當然不能丟;第二是公文,只有將公文交到京師才算完成任務;第三是押解的和尚;第四樣是自己。公差每天早晨都要清點一遍,包袱還在,公文還在,和尚還在,我自己也還在,這才開始上路出發。

看完《俗女養成記》,你會意識到當你開始做自己,俗氣也無妨 戲劇 第7張

  日復一日,路上經常只有他們兩個人在行走,很是寂寞,於是一路閒聊,彼此互相照應,關係越來越像朋友了。

  一個雨天,兩人趕路累了,和尚說服公差去買了酒和菜,結果公差放鬆警惕,喝得酩酊大醉,很快睡過去。和尚等到機會,掏出剃刀,將公差的頭剃光了。還將公差的衣服扒下來,自己換上,又將自己的衣服給公差穿上,然後逃走了。

  第二天公差醒來,清點東西,準備趕路。一摸手邊的包袱,包袱還在;再看公文,公文也在;找和尚,和尚找不著了。公差無意中撓著頭皮想:和尚哪兒去了呢?發現頭居然是光的!再一看,身上穿著僧袍,原來和尚也在呢!公差該找自己了,可是怎麼也找不著自己,心里就納悶兒了,和尚還在,我到哪兒去了?

看完《俗女養成記》,你會意識到當你開始做自己,俗氣也無妨 戲劇 第8張

  故事中的四樣東西各有寓意。包袱,是我們的物質生活,房子呀,車子呀,衣服呀,上什麼樣的學校呀等等,我們都念念不忘。公文,就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我們的職業、工作,一直伴隨左右。和尚,是我們日復一日要做的事情,比如說學習、考試、要完成的工作任務等等。

  當我們整日忙碌於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時,卻忽略了自我的感受,不知不覺就將自己變成了囚徒,我沒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漸行漸遠,可能已經背離了最開始的目標,自己是被生活囚禁了

  人生來都是原創,可是很多人卻生生地活成了盜版。

  04

  不管是什麼年代的女人,看過《俗女養成記》,多少都會有點感同身受而膽戰心驚,害怕自己的未來一事無成,一無所有,懷疑這會不會是自己的寫照,或是彷佛重新看了一遍自己成長的血淚史。

  我們都得有這樣的心態,接受平凡的自己,這是一個與自己和解的過程。就想電視劇里旁白所說的:

看完《俗女養成記》,你會意識到當你開始做自己,俗氣也無妨 戲劇 第9張

  親愛的陳嘉玲,

  你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

  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

  作夢又醒過來;

  你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這輩子其實很短,

  短得你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

  沒時間再去討厭你自己。

  所以當螢幕同時呈現大小嘉玲一起漆油漆的那幕,我的內心深深地被感動了?原來我心里也住著一個陳嘉玲,死硬派的那種。我是有多久沒能好好地與自己對話了呢?我是不是也丟失了兒時那個純真快樂的自己?

看完《俗女養成記》,你會意識到當你開始做自己,俗氣也無妨 戲劇 第10張

  也許忙碌的我們都應該跟自己說聲:

  對不起,虧待了你,

  謝謝妳,挺了過來,

  還有,我會好好愛你。

  從現在開始,從這里開始。

  從現在開始,好好做自己,好好愛自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精彩也好,俗氣也吧,是自己想要的就好了,不要管別人的眼光。

>看完《俗女養成記》,你會意識到當你開始做自己,俗氣也無妨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