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一部神劇:不要挑戰人性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們與惡的距離》對人性的反思,比憤怒更重要

惡的反義詞的什麼?我一度以為是善。

一場「無差別殺害」發生了。當惡最大化,惡會成為旋風中心,卷走的不止是每一個受害者的生命,還有所有相關者心中的溫度與光亮。

“人之初,性本惡,後世多的是扭正,卻也有矯枉過正。人最害怕的,就是無知;最讓人害怕的,往往也是無知。”

我們與惡的距離,考量的是我們對惡的鑒別,我們對待惡的態度,以及我們轉身為惡的可能。

我們中,有誰讀過《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高銘]》里的”你也是蘑菇?”我們中,有誰知道《異次元殺陣3》里Eric的結局?我們中有誰看過《恐怖直播》《素媛》《於特島7月22日》?

為何要提及以上這些作品,因為在《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里,我們會看到以上影片給到觀眾的相同感受——“一種混合著悲哀、高興、憤怒和希望的複雜情緒”。

它是審視內心的反省劇,明白我們是誰?什麼是惡?我們離惡,還有多遠!

《我們與惡的距離》一部神劇:不要挑戰人性

那是一種深邃而空洞的黑暗,無論工作中得到再多的褒獎,生活中得到再多的快樂也照不亮的一團黑暗。

於是…

有人選擇不見天日;

有人選擇隱姓埋名;

有人選擇用出軌來逃避;

有人選擇用工作麻痹自己;

有人選擇將憤怒轉移到為殺人犯辯護的律師

於是…

盡責的律 師被潑糞;

媒體玩 弄著字句挑撥著人心;

被害者家庭在風暴中心分崩離析;

群眾對精神病患者談之色變避而遠之;

加害者家屬每時每刻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無差別殺人案指的是受害人和加害人之間並沒有仇怨,加害人隨機選擇殺人對象,在現場見誰殺誰的殺人案件,會造成強烈的社會恐慌。

通過這個案件展開多條線索的敘述,分為受害人家屬、加害人家屬、兇手辯護律師、輿論、媒體等多個角度。

《我們與惡的距離》一部神劇:不要挑戰人性

【輿論角度:如何看待精障患者】

劇中有一個關於在社區設立精神病院的情節。社區里的大多數人因為固有的偏見,以房價、兒童為由,拒絕幫助這些精神病患者,在他們心目中,精神病患者會對他們造成威脅。

《我們與惡的距離》一部神劇:不要挑戰人性

不光社區居民,還有那些在網路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鍵盤俠,都是冷漠社會的真實寫照。正因為這樣,對精神病患者僅有片面認知的公眾把自己相信的一面當作真相,以致於對精神病患者的惡意越來越大。

《我們與惡的距離》一部神劇:不要挑戰人性

一個精神病患者因為想要拍攝紀錄片進入了一個幼兒園,在什麼都還沒確定之前,圍觀群眾就看熱鬧不嫌事大,開始傳播一些會引起恐慌的言論,殊不知他們不計後果講出的話對別人的殺傷力有多大。

《我們與惡的距離》一部神劇:不要挑戰人性

老師慎重看待學生早戀問題,並及時把相關家長的群聊記錄告知早戀主體家長,對於長期忙於工作而疏忽家庭疏忽子女的父母來說,孩子與老師陪伴的時間反而更長。女兒對愛有向往,有自己的見解……,她們是旁觀者,是我們。

劇中的媒體反映了如今很多媒體的現狀,誇張、放大事實,報導能吸引觀眾點擊的新聞,就算鬧烏龍也要爭頭條,劇中就有很多媒體報導了泰國爆炸事件的假新聞。

對於社會焦點事件,不管會不會對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反正觀眾想看的就是我需要做的新聞。瞧瞧下面這張圖多諷刺啊,媒體什麼時候也成了湊熱鬧的領頭羊。

這部劇中不同人有不同的立場,對整件事也有各自的看法,司法、媒體、公眾每一部分都遊走在善惡的邊緣,當他們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就造成了混亂的局面。真實社會中也如此,人人都站在所謂的正義制高點,對別人指手畫腳的同時絲毫看不見自身存在的問題,惡往往就由此產生了。

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是若即若離的,什麼是好人什麼是惡人並沒有明確的界限,有時候惡的發生只在一念之差,當我們冷眼旁觀受害人時,當我們謾罵加害人家屬時,不也是惡的行為嗎?在這個網路時代,我們動動手指,就能改變他人的人生,對於隨時隨地可能產生的惡,我們不該謹言慎行嗎?

就像劇目書中說的“我們對善惡的沉迷,對惡的著迷與追打,是疏離社會的附魔群像。我們與惡的距離比你想像的近,因為我們往往假善惡之名,行自我證明之實。只要是快意恩仇都是充滿了一念無明,哪里來的善惡”。人性是極其複雜的,不是一個惡字,一個善字就能夠概括。在這個如此複雜的社會,面對複雜的人性,我們只能做好自己!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