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1張

人們通常會對自己熟悉、與自己相似的人產生好感,對於與自己迥異的個體或者群體就會心生排斥。這樣的心理會在某些特殊時期被無限放大,進而構成對某個族群的殺戮和迫害,比如「二戰」時期納粹殘害猶太人。

在這樣的至暗時刻,作為異類的個體,一定會察覺到人性最陰暗的惡。曾經是常識的道德準則此刻完全失效,施虐者和受虐者採取相同的歇斯底里的暴力來解決問題。如果這種視角來自一個脆弱幼小的孩子,那麼人們一定會對此有更深刻的體察。《被塗污的鳥》就是這樣的作品。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2張

題圖/上圖及正文第2節後的圖片,來自電影《被塗污的鳥》劇照。

1

《被塗污的鳥》:「二戰時的「惡童日記」

閱讀《被塗污的鳥》,初始感覺像在讀《百年孤獨》。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3張

《被塗污的鳥》,文景出品,點擊即可購買

同樣充滿了魔幻主義色彩,吉卜賽人、巫術、邪眼、稀奇古怪的藥方……現實的框架下,穿插著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和宗教經典。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4張

《惡童日記》,文景出品,點擊即可購買

讀下去才知,它的題材與結構更像《惡童日記》。孩子在戰爭這個特殊情境下,想方設法自我求生,為此被迫學會了殘忍和復仇……

《被塗污的鳥》重現了「二戰」時期東歐偏遠土地上的一段黑暗歷史。作為《時代》周刊力薦的百年百部佳作之一,耶日·科辛斯基賦予了它迷狂、陰鬱、暗黑的哥特氣質,殘酷中有詩意,暴烈中有溫情,無怪乎會受阿瑟·米勒推崇。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5張

耶日·科辛斯基

2

脆弱的孩子與殘酷的戰爭

1939年,「二戰」爆發。

一個出生於東歐某大城市的6歲男孩,被父母托人帶去遙遠的村莊逃避戰爭。

小男孩因為長著黑眼睛與黑頭髮,被當成吉卜賽流浪兒和小猶太人。無知的農村人說他是魔鬼附身的,有一雙邪眼,能給人施以詛咒,如果被他數清了全部牙齒,人就會死。農夫們因恐懼而生的暴虐變成了種種刑罰,都降臨到了小男孩身上。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6張

帶著不祥的印記,小男孩開始在一個又一個村莊之間流浪,經歷了百般折磨,也見識了現實世界種種黑暗與殘酷。整本小說,也是通過他的視角來進行敘述的。

他曾目睹殘暴的磨坊主因懷疑妻子與一名農夫偷情,用一把鐵餐勺剜出了農夫的眼睛。也曾被農夫加波斯日夜毆打、恐嚇,雙臂捆起來吊在鐵鉤子上,還要放一條惡犬伺機撲咬。

農夫馬卡爾全家亂倫,當目睹自己喜歡的女孩與公羊「做遊戲」時,小男孩內心純美的東西徹底破碎了,理解了何為「與魔鬼狼狽為奸」。

因為在一場彌撒儀式上不小心摔了沉重的祈禱書,他被幾個農民扔進了糞坑,再也說不了話。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7張

收留過他的一名木匠,認為他的黑色頭髮會招引閃電。所以每逢暴雨將至的日子,就會把他用一輛牛車趕到野外,用鏈條和沉重的挽具套著他,把他一個人留在荒野里。

一個七歲的孩子,獨自面對黑暗與狂暴的自然界。閃電在近處閃爍,荒野里的樹幹會嗚咽,草地會發出咕噥聲,森林里的狼人會慢慢從周圍爬過來,惡魔會從冒著熱氣的沼澤地來,墳地里的食屍魔們正在交戰,把骨頭碰得咯咯響……

因為太害怕,這些存在於童話故事里的妖魔鬼怪,在一個孩子的想像中統統復活。這是成人眼中的魔幻,卻是孩子想像中的現實。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8張

在黑暗冷酷的流浪生涯里,溫暖著他的是「彗星」。

彗星是一個罐頭盒做的火爐,在罐側和底部用鐵釘打許多小孔,裝上鐵絲把手。放上燃料,既是持久的熱源,又是微型廚房。用力揮旋小火爐時,空氣會通過小孔讓火焰熊熊燃燒,像一個通紅的火球,拖著長長的尾巴,樣子就像彗星。

作者耶日·科辛斯基在書的前言中寫「關於童年的小說需要最大限度發揮想像力」。除此外,他還採用了一種對比的方式來加大作品撞擊人心的力度。即,A面是個正處於最脆弱狀態的孩子,B面是以最可怕的面目(戰爭)出現的社會。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9張

「弱小的個人與強悍的社會,孩子與戰爭,用這樣的對比來展現極端反人類的狀況」,是作者創作這部小說的目的。

3

反猶:每個人都會與魔鬼結盟

雖然有很多書籍和電影講述「二戰」的殘酷及猶太人悲慘的命運,但現實中,依然有不少人對戰爭中的人性之惡所知不深。

作者在前言中寫:在大屠殺開始之前,東歐部分富人就逃到了瑞士,他們雖然也看報看新聞,但還是認為關於集中營和毒氣室的報導是記者添油加醋。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10張

而作者本人身為波蘭裔猶太人,在戰爭前後的東歐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他知道真實狀況比最荒誕不經的幻想還要殘忍得多。

猶太人自成一統的文化和語言,以及獨特的信仰習俗,使得當時的東歐地區反猶現象嚴重。當小說中的猶太人遭受納粹迫害時,當地農夫認為:上帝的懲罰終於降臨到了猶太人頭上了。德國人反而成了「伸張正義」的工具。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2張

東歐最落後的地區,土地貧瘠,氣候惡劣,農民無知而粗暴。再加上戰爭時期,因為要向德軍和本地遊擊隊納糧,造成衣食極度匱乏。於是,人性便異化了。

小說寫到,一列火車載著猶太人去往集中營,有些人把小孩從窗口拋出來,希望能討一條生路,也有瘦小的人扳開車廂板逃跑。但他們的命運同樣悲慘,受傷的孩子會被周邊村莊的農民們扒光衣物鞋子後棄之不顧,最後被德軍澆上汽油燒死。受傷的猶太女孩則被農民帶回家強姦致死。

因為這樣的描寫,導致這本書在作者的祖國被禁,他本人也受到了同胞們的激烈抨擊,指責他歪曲本國的民間傳說,詆毀農民形象,甚至有人找上門來要殺他。但事實上,「二戰」後的東歐,的確處於失序、混亂的黑暗狀態。饑餓和死亡的威脅,使醜惡的人性充分暴露,為了能活下去,每個人都能與魔鬼結盟。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12張

可是,這些黑暗事件背後的根源,卻是一個孩子所不能理解的世界:

為什麼父親長著金色頭髮和藍色眼睛,母親卻是黑頭髮黑眼睛?

既然吉卜賽人與猶太人都是黑發黑眼睛,都要面對被毀滅的命運,這兩種人又有什麼區別?

假如金髮碧眼的人生出黑發黑眼的孩子,又該怎麼樣呢?

書里的孩子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看書的我被他問濕了眼睛。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13張

4

暴力復仇:受害者變成施害者

「二戰」後的東歐,被黑暗籠罩的還有一個詞叫「復仇」。

當小男孩把木匠騙進老鼠的海洋,任他變成一具白骨時;當他因打傷欺負他的男孩被村里人追捕,用森林里撿來的地雷和導火索引爆時,他的復仇其實就已經開始了。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14張

戰後,小男孩逛集市時不小心撞翻了一名農夫的攤子,因為他的「吉卜賽流浪兒」身份,被農夫暴打。後來,他在孤兒院的朋友帶領下,扳動了鐵道上的轉軌控制桿,讓一列坐滿了趕集農夫的列車出軌翻車。但後來他們發現,那名打他的農夫並不在其中。

戰爭教會了一個孩子以暴力對抗暴力。當忍讓與苦苦祈禱來的數千個免罪日都不能讓自己免於懲罰的時候,孩子選擇了背棄上帝,加入魔鬼的陣營。

孩子尚且如此,成人更不必說。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15張

小說里,各國軍隊與遊擊隊之間的互相殺戮與報復,往往伴隨著無數平民女性被強姦。

而女人們對「傻娘兒盧德米拉」的報復,與戰後清算「躺臥通敵」的女人們的手段何其相似。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16張

受害者變成施害者的案例,在戰後的東歐比比皆是。基思·羅威在他的《野蠻大陸》里記錄了一個復仇和強姦橫行的失控世界,社會秩序毀滅,文明淪喪,人類道德良知崩塌。

斯蒂芬·茨威格也在《昨日的世界》中寫:從未有過像我們這樣一代人,道德會從如此高的精神文明墮落到如此低下的地步……因為極度的失望與絕望,他在1942年自殺辭世。

以上,是作者寫下這部小說的時代背景。

5

被塗污的鳥

被塗污的鳥,有著怎樣的寓意?

小說有一章寫到一個捕鳥人萊克,他在欲求得不到滿足的狂躁狀態下,會選一只最強壯的鳥,用帶惡臭味的顏料將它塗成彩色,然後將它放飛。這只被塗污的鳥拼命想加入它的同類,卻被同類視為有威脅的異類,群起攻擊,直到被殺死。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17張

這是作者兒時曾目睹的農民最喜歡的娛樂活動。

小說里的小男孩,還有那些因為長著黑眼黑發被迫害的人們,不正是被塗污的鳥嗎?

小男孩想不明白,是什麼使長某一種顏色的眼睛和頭髮的人有如此巨大的威力統治其他人,就因為他們能造出地雷和導火索?

他因此想要發明一種用於人體的導火索,一點燃,衰老的皮膚就會更新,人的眼睛和頭髮的顏色也會隨之改變。

這一段,看得人心生悲涼。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18張

小說結尾,12歲的男孩被父母從孤兒院領回時,發現自己無法融入新生活,他成了屬於黑夜的人。

有一種病,叫「創傷後應激障礙」,在戰爭中尤為常見。作為目睹戰爭殘酷與暴虐的兒童,心靈再也無法恢復當初的純淨與柔軟。

當6歲的小男孩看到磨坊主剜出農夫雙目後,他在逃跑時會不時地摸一下自己的眼睛,因為他知道了眼珠的根並不牢固,就像掛在樹上的蘋果。類似的心理陰影會伴隨終生。

作者在此借小男孩之口,發誓要記住看見的每一種東西,「即便以後有人把我的眼珠挖掉,我也能保持對我見過的所有事物的記憶,一直到我死去」。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19張

為了完成這個夙願,他頂著重重壓力與危險,寫下了這部小說。就像為戰友復仇的狙擊手米特卡想的那樣:「假如他沒法和自己相安無事,有某件他應該做而沒去做的事折磨著他,他就會成為‘不幸福的精靈,流亡的幽魂,高高地飛翔在罪惡的世界之上

這,也是耶日.科辛斯基寫下這部小說的初衷吧,在虛構與真實的邊緣,他舉一把利劍,劈開了籠罩那個時代的黑暗幕布。因為,這是他覺得自己應該做的事。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20張

《被塗污的鳥》

[美] 耶日·科辛斯基 著

莫雅平 譯

「二戰」幸存者驚世之作,

以孩童視角講述殘酷和柔軟、迷狂和理智、復仇與寬恕、暴烈與精微

記得點擊「好看」哦~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戲劇 第21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