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戲劇 第1張

連續日更第29

高分、好口碑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更新到了第6集,繼續圍繞當前劇情來聊聊。

因為是每周更2集,所以每周追完後寫篇文,之前寫的兩篇:

《我們與惡的距離》,不反思永遠沒答案

《我們與惡的距離》,犯罪的兒子是母親的懸案

李曉明死了,這劇情出乎我的意料。

他肯定會死,因為他殺了9人,傷了21人,死刑已定。

只是,沒想到他會死在第五集。我以為會圍繞李曉明的殺人動機展開,結局是找到了真相。

為李曉明辯護的王赦也想不到。當媒體已經拿到內部消息,知道李曉明當晚就被執行死刑時,蒙在鼓里的王赦還在為自己說服李曉明答應跟家人見面、敞開心扉而高興。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戲劇 第2張

李曉明一張嘴,還有什麼搞不明白的呢?真相,看起來近在眼前。

可是,他死了。王赦被受害者家屬潑屎、被妻子不理解也要堅持尋找的東西——李曉明為什麼殺人,是什麼讓他變成兇手——也泡湯了。

但似乎又還有希望,真相在以另一種方式呈現,李曉明留下的蛛絲馬跡,極有可能會拼湊出完整的答案。

李曉明留下一封遺書,除了向父母道歉,還說如果時間倒流,他還是會這麼選擇。

受害者家屬在聊天中,說出一個關鍵信息,李曉明被抓時,說要出名,要揚名立萬 。

按照這個走向,在之後的劇情中,還會冒出更多相關的信息。不過,節奏會變得很慢。

除了李曉明,其實劇中還有一個罪犯,叫陳昌。他患有思覺失調症,也就是俗稱的精神病,他在公園殺死了兩個孩子。

他的辯護律師也是王赦。

一個是「無差別殺人」,一個是「變態殺人」,在很多人看來,王赦為之傾力辯護的,都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妻子也無法理解他,一氣之下帶孩子回了娘家。

但這是王赦喜歡做的工作——保護這些人的權利,捍衛人人平等的原則。

人權,平等,這些都是非常龐大的詞匯。即使是正義的律師,當他慷概激昂地說出這些話時,難免也離地幾萬尺,不接地氣。

好在王赦對這些詞,有親身經歷上的解釋。

他曾經也差點就殺了人,因為拉肚子,遲到了兩分鐘,僥幸沒趕上去火拼的那輛車。而他在孤兒院最親的兩個哥哥,在那場打鬥中,一個死了,一個被判無期徒刑。

如果當時不拉肚子,他就極有可能變成兇手,變成所謂的壞人。因為那兩分鐘,他沒有墜入懸崖,從國中開始半工半讀,考證,變成西裝革履的律師。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戲劇 第3張

面對老婆對殺人犯陳昌的憤怒,對陳昌母親為兒子求情的不解,王赦說:

「不是每個人生下來都可以選擇,我們可能有個爸爸,因為找不到工作就酗酒打媽媽,我們沒有辦法好好讀書,甚至沒有辦法好好睡覺。

我們很窮,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去外面打工,有時候做一兩個月就會被炒魷魚,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是在不斷地被否定當中成長的,甚至相信那些聲音是真的。

陳昌他就信了,他相信只有殺掉那兩個小孩,他才能得到解脫。可是你如果問我為什麼,我真的不知道。我只能用猜的,他想殺掉的人,是小時候的自己。

他的確犯下了難以原諒的罪,我會說他是個罪人,可是他不一定是個壞人。」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戲劇 第4張

王赦的這些話,讓我想到三點。

第一點是《了不起的蓋茨比》里面的經典台詞: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one,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意思是,當我們想要批評某個人的時候,要記住一點,不是每個人都具備我們所擁有的優越條件。

我們評判一個人,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從自己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出發,預設對方也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成長,去做簡單的判斷,這樣很容易失真。

第二點是,一個人「變壞」的路上,有太多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邪惡力量,在敲打著他,當他真的「變壞」時,獨自一人承受了所有惡果,而當初那些誘因,卻落了灰,纏了絲,很少有人去追究。

第三點是,好人與壞人不是黑與白這麼簡單。小時候看的武俠劇、動畫片,好人壞人涇渭分明。好人好得徹底,手拿一把劍,懲奸除惡,連只螞蟻也不會踩,360º無道德死角。壞人的話,你從頭髮絲上都能看到他的壞,從第一集到大結局,就沒幹過一件好事。

這一度造成我的人物觀非常簡單粗暴,真的相信世上有全然的好人和壞人。等看到壞人做了一件好事,感動了其他人,我就懵了,該怎麼分類呢?

劇中王赦的嶽父嶽母,也不理解女婿為何要幫壞人辯護。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戲劇 第5張

王赦並不是要幫罪人開脫,而是想在罪人不開口一心求死、家屬躲藏、輿論趕著殺兇手的情況下,弄清楚兇手無差別殺人的原因,為社會提供一份可供預防的經驗,此外,還要保障罪人應有的權利。

在李曉明執行死刑的過程中,他的權利被踐踏了。

他前面還有52個死刑犯,要排隊,他也是排在53位,可是他率先被執行死刑。

他的辯護律師和家屬,事先沒有收到任何相關通知,而新聞媒體卻早早收到內部消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他的死刑執行過程,非常迅速,從通知到移送,只有短短90分鐘。

……

王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慘敗,他喝得酩酊大醉,心痛地說:

「他殺了人,真的該死,但不代表民主法制要跟著一起陪葬。那為什麼我們還要逮捕他,然後,浪費這兩年的時間。開庭啊,調查啊,什麼的。我們抓他的時候,就一人捅他一刀,把他捅死就好了啊。

大家都希望他死,輿論媒體也希望他死,但是民主法制是用來討好人民,討好媒體的嗎?這算什麼民主法制社會?」

在劇中,李曉明突然火速被執行死刑,有輿論的因素在里邊。

壞人,該死,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邏輯。可是,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戲劇 第6張

這兩集,還有一個讓我驚呆了的劇情。

宋喬安,也就是賈靜雯飾演的那位,她的兒子是兩年前李曉明殺死的九人之一。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戲劇 第7張

她是電視台新聞部的負責人,李曉明的妹妹李大芝隱藏身份,經大學老師引薦,成為她手下的職員。

李曉明被執行死刑當天,李大芝在選題會上得知這個消息,偷偷去樓道打電話給家里,結果,被宋喬安聽到了……

李大芝借故請假,其實是回去處理哥哥的後事。宋喬安準了假,李大芝剛走出辦公室,她就拿起手機,悄悄派錄影記者跟蹤:大獨家,要不要。

她竟然會這樣做,這個劇情,我實在猜不著,編劇真厲害。

李曉明出事後,爸爸媽媽躲到老家,妹妹改名,一家人除了律師,誰也找不到他們。

現在妹妹露出馬腳,回去跟爸媽一起為兇手處理後事,可不是大獨家嗎。

當李大芝在殯儀館,看到同事舉著個錄影機,懵了,「阿社,你們在幹嘛?!」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戲劇 第8張

父母的居住地暴露,屋外丟滿了垃圾,玻璃也被砸了,人人喊打的老鼠,被暴露在陽光下。

連宋喬安的丈夫,同樣是失去兒子的媒體人,都指責喬安,「沒有道德感,沒有經過同意就拍。」

憤怒的李大芝來到自己工作的電視台,怒斥,「說什麼媒體良心,你們求證過嗎?」

宋喬安底氣、怒氣一起湧上來,直接讓手下扛著攝影機,打算把接下來兩人的對話也變成新聞專題的一部分,一上來就直接採訪:

「你們的家庭教育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如果你早點發現,早點了解,他就不會犯下滔天大錯。」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戲劇 第9張

瘦小的李大芝勢單力薄,說不過宋喬安,只能送她一句話,「你在無形中也殺了人!」

也送給電視台的人一句話,「你們殺的人,一點也不比我哥少!」

這場面太震撼。

里面是一個惡性循環。宋喬安原本是個幽默、善良的人,自從兩年前兒子被殺後,完全變了一個人,每天喝酒,脾氣暴躁,在公司,對下屬極其嚴苛,是人人懼怕的女魔頭;在家里,跟丈夫、小女兒的關係一團糟。

李大芝的哥哥,原先也是一個明朗的少年,因為未知的原因,殺了人,間接影響了宋喬安的人生,蛻變後的宋喬安,又反過來影響了李大芝一家。

里面,也是理性與感性的戰爭。宋喬安的老搭檔也很震驚,這不是他認識的宋喬安:沒有道德感地偷拍,李大芝父母低聲下氣來電視台找失蹤的女兒,喬安也粗暴地回應,說了許多極其傷人的狠話。

可這正是宋喬安,任何一個像她一樣失去至親的人,都不會好氣地對待兇手的家屬。

作為旁觀者,我們的理性還在,我們知道這樣做似乎不太對,但對於當事人,跟她講理性太殘忍。

老搭檔替喬安向李大芝道歉,他自己也很疑惑:我們都是好人,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子?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戲劇 第10張

大概是因為,看待問題有N多個角度,而我們能直觀掌握的,太有限。

大概是因為,有太多顯性的、隱形的破壞因素,不斷地敲打著人。

大概是因為,人的理性和感性總是在打架。

大概是因為,關於人性,我們了解得太少。

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END——

往日文章

《我們與惡的距離》,不反思永遠沒答案

《我們與惡的距離》,犯罪的兒子是母親的懸案

專業能力,是我們的鎧甲

我那驚心動魄的小學生涯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戲劇 第11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