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我們與惡的距離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已經更新到第六集,豆瓣評分9.3,是近幾年不可多得的優質台劇。
簡單來說,這部劇講述的其實就是一件隨機殺人案件之後,公眾、媒體和法律對兇手及其家人的審判,以及兇手的行為對自己的家庭、受害者的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李曉明是這一次隨機殺人案的兇手,在犯罪後,他家人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父母賣掉宅子還債,妹妹李曉文無法繼續念書,最後改名李大芝才能繼續過正常的生活。
李曉明與律師王赦
宋喬安是電視台新聞部負責人,她的兒子是李曉明槍殺案的受害者之一。慘案發生之後,她與丈夫和女兒的關係一落千丈,經常與丈夫爭吵,難以走出兒子去世陰霾的她,忽視了女兒的情感需求,最終,女兒以「追求班上所有男生」的方式填補情感漏洞。
賈靜雯飾演的宋喬安一家
李曉明的律師王赦則是個理想化的人物。他義務為罪犯辯護,因為「理解李曉明犯案動機的背後脈絡,才能預防類似事件再度發生」。但是這種原因無法被家人、受害者家屬以及民眾理解,以至於他一出場時,就被受害者家屬潑糞。
這些,都是我們與惡的距離。
與之前同樣吸引了很多關注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相比,《我們與惡的距離》相對弱化了失敗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而把更多的焦點放在了社會和媒體對人和事件的負面影響上。
同為公共電視台製作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一部教育主題劇,分別講述了五個不一樣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庭與惡的距離
對精神疾病的關注也是這部劇的主要主題。
劇中主要被提及的兩個罪犯:李曉明(隨機殺人案)和應思聰(幼兒園劫持案),最終的精神鑒定結果都顯示他們有一定的精神問題。
應思聰
正如前文所說,這部劇並沒有在探討家長失格對孩子造成的影響,相反,李曉明和應思聰都成長在相對正常的家庭之中。
李曉明的父母經營著一個小店,他的父親行事仗義,經常幫助鄰里解決糾紛,母親則柔中帶剛,對孩子的管教處於放養狀態,妹妹則成績優異,兄妹倆感情很好。
案件發生後,李曉明的母親不得不出門上工補貼家用
這個家庭,怎麼看都再正常、普通不過。
應思聰雖然父母離異,但是可以看出,這對他本人之前的成長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畢業以後,他成為新晉獲獎導演,前途無量。
究竟是什麼造成了他們的越軌呢?
澎湃新聞在對這部劇的影評中提到了傳記電影《卡波特》,影片中卡波特在說到冷血殺人狂佩里時說:「我與佩里像是在一個家庭里長大,只是有一天佩里從後門出去,而我走了前門。」
傳記電影《卡波特》取材於卡波特的紀實小說《冷血》
這正是《我們與惡的距離》所反映的問題,無論是李曉明,還是應思聰,他們成長的家庭與我們的沒有什麼不同,小攤鋪、重組家庭,很多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
從這一個角度來說,澎湃新聞的觀點沒有錯,《我惡》的確實有些老套了。但是,並不代表它沒有意義。
在這個現象的背後,其實暴露出了更大的問題,也就是家庭面對精神疾病的忽視、逃避,以及社會對它的輕視。
《我惡》其中一集提到的「居民抗議心理康復中心搬進社區」事件,其實算是引出全劇立場的設置。在電視台的採訪中可以看到,居民們對於精神病人都普遍表現出厭惡的情緒。人們本能地抗拒身邊出現精神病患者。
居民抗議
隨後不久,應思聰「幼兒園劫持案」的發生,其實就是對這個事件作出的回應,也讓劇中的討論升級。
不只是社會,就連親人也常常如此。應思聰此前已經表現出了一定的精神分裂。但與他一起居住的姐姐並沒有察覺出他的不正常,甚至在律師建議對他進行心理診斷時,也非常抵觸。
而李曉明的家庭更多透露出的則是不解與無奈,他的父母學歷不高,妹妹年紀又過小,他們還不懂精神疾病的表現方式是怎樣的,或者說沒有想到自己的親人會有這樣的問題。
其實相對來講,應思聰和李曉明兩個人的受教育方式,表現出了兩種極端。
應思聰的父親雖然重組了家庭,但對兒子抱有很大期望,因此在對兒子的教育中會不自覺施加一些潛在的壓力,導致應思聰在拍攝失利後遲遲走不出來,卻又無處訴說,積久成疾。(猜測因母親和女友去世,而父親和姐姐都無法面對他的失敗。)
而李曉明家則不同,他的父母並不苛求子女有多優秀,當然,能成為人上人就更好了。他的母親也說過,對孩子管教基本處於放養的狀態。這樣好嗎?對於正常孩子來說,能成長於這樣的環境下當然好了,但是這是有精神障礙的李曉明,他的表現或許早有徵兆,但是家人沒有看到。(或者是看到了但是沒有意識到。)
從上面提到的兩種管教方式來看,養孩子似乎真的很難。
管教也不是,不管教也不是。
在岸見一郎《不管教的勇氣》中,他依據阿德勒的教育心理學理論,結合自己教育子女的實例,提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也就是用不管教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這似乎很不可思議,也不可能。
但是,如果你讀過這本書後就會明白,岸見一郎所說的「不管教」,並不是真的要我們放著孩子不管,這里所說的不管教,則是構建良好親子關係的通道,是一種培養孩子自立、自信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方式。
當然,不能說只要李曉明和應思聰的父母讀過這本書,就一定能學會如何正確培養孩子,他們的孩子也一定不會成為罪犯。
因為犯罪學中有一種觀點是,假定犯罪天生就能帶來利益。在這一前提下,如果我們內在的抑制機制不再起作用了,那麼人人都有犯罪的可能。而這里面所提到的內在抑制機制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良心」,一個人需要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中習得的東西。這太過複雜了。
心理的問題遠遠不是我們只通過一本書、一次咨詢就能解決的,它需要長期有效的干預和防范,需要周圍源源不斷的關懷。
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四集當中,如果不對應思聰的心理進行關注,如果他收到周圍的刺激增大,那麼他還會做出危險的舉動。
因為,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是這麼近啊。
文&排版:包包
校對:雲校對
參考資料:
《<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見》,作者:呂蒔媛、公共電視
《理論犯罪學》,作者:喬治·B·沃爾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