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橘子奶爸
前段時間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讓張小敬和李必的圈了一大波粉。
電視劇優良的製作、緊湊的劇情,使其在豆瓣獲得了8.3的高分。
劇中對長安城的還原,多個長景頭和全景的展示,讓我對唐朝有了新的認識,同時劇中也出現了很少在其他電視劇中出現的"阿爺"、"喏(rě)"等稱呼,由此也能看出製作組在質量上的用心。
除了被各種場景、打鬥、文化吸引以外,作為一個吃貨,最吸引我的還是其中的美食。
比如這段,看張小敬吃的津津有味,不覺的咽了咽口水。
《長安十二時辰》截圖
劇情發展到20集的時候,我發現張小敬和李必吃了一種食物,竟然是現在也還流行的。
《長安十二時辰》截圖 麻圓特寫
你沒看錯,就是麻圓。
腦海中第一時間就浮現一個疑問,唐朝的時候就有麻圓了嗎?
為此,橘子叔專程查閱相關資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01麻團的起源和歷史
麻圓,最初的名字叫做煎堆,它有很多美麗的傳說。
傳說女媧一邊補天,一邊製造牛馬雞羊等生畜,初七才做了人。人們見女媧這樣苦、累,不去驚動女媧,又不會煉石,只好家家戶戶用粉做煎堆,系上紅線,放在屋頂上,以補天穿。結果年初下雨,人們又凍又餓,最簡便的是做煎堆,補肚又暖身,於是形成習俗。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玉皇大帝的女婿灶王爺每逢小年都要與灶君奶奶一起上天朝見玉帝,各家各戶便炸煎果交由灶王爺帶去獻給玉帝。
這種煎,用糯米揉制經油炸而成,形似蟠桃仙果,餡里有花生米、糖冬瓜粒、蜜餞桔餅,還有爆谷花、芝麻子,人們叫它做"煎堆"。
煎堆五味調和,鹹甜適當,意謂人丁興旺,花開富貴,合家平安,萬事大吉,寓示著人們的美願。
久而久之,煎堆遂成為民間過年必備的食品。
當然這些都是傳說,在歷史上最早的記載,要追溯到唐朝。
初唐詩人(僧人)王梵志曾有詩雲:"貪他油煎䭔,愛若菠蘿蜜"。其中的油煎䭔(dui)正是麻圓。
唐代《尚食令》中也詳細記載了一個"尚食局造䭔子手"獻技藝的故事,可見當時之流行。
所以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麻圓,就真的是太應景了。
《長安十二時辰》截圖
說到煎䭔,不得不說另外一個稱呼,叫做油錘。
正如開篇所講的女媧補天的傳說,在年初至元宵,都會吃一種由糯米做成的食物,叫做牢丸,但牢丸在隨著時間的演變,出現了三種不同的做法。
其中一種就被叫做油錘(另外兩種分別是湯圓和元宵)。
《膳夫錄》記載"汴中節食,上元油錘",說元宵節人們進獻神靈、食用的節日食品是"油錘"。
宋代《歲時雜記》中也說"上元節食焦錘最盛且久",焦錘即油錘,都是指這種油炸的圓形甜食。
《太平廣記》記載油錘的做法是:油熱後從銀盒中取出錘子餡。用物在和好的軟面中團之。將團得錘子放到鍋中煮熟。用銀策撈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將油錘子投入油鍋中,炸三五沸取出。吃起來"其味脆美,不可言狀"。
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記載:"煎堆者,以糯粉為大小圓,入油煎之,以祭祖先及饋贈親友者也。"
這樣的製作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和現在的做法一致。
02麻圓的發展
麻圓的叫法很多,開始說的煎堆只是其中一種。在北方,被稱作麻團,在四川稱作麻圓,海南有叫做珍袋,廣西又叫做油堆。
麻圓,最初是在北方興起,唐宋時期陸續有人從中原南遷入嶺南,也把這種食品傳入廣東。
在煎䭔的演變過程中,客家和粵人是唯一保留了古時候叫法的人。不過由於"䭔"這個字基本沒有使用,用了同音字"堆"代替,所以叫做煎堆。
麻圓的做法大同小異,但呈現出來的物品在各地卻不盡相同。
比如在成都,麻圓長這個樣子:
麻圓
而在廣東的煎堆,成了一個古老的粵菜,長這樣:
廣東名菜-煎堆
特別是廣東的這個做法,現在很多人已經不會做了。
廣東還有一個習俗,他們做煎堆是件隆重的事,要把孩子們都趕出製作間,還要一邊炸一邊說吉利話,以祈求來年好遠。
03結束語
現在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麻圓,特別是廣東、廣西、海南、香港等地,街邊隨處都能看到,同時也被作為一種賀年食品。
這一古老的食品,能夠從唐朝開始就保留至今,確實非常的不容易,也說得通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給了它好幾秒的特寫。
最後,希望我們國家更多的優秀的東西保留下來,代代相傳。
作者簡介:橘子奶爸,也叫橘子叔,是一個有兩個孩子的資深奶爸,熱愛文字、喜歡分享,希望大家關注我。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和李必吃的一種食物,現在都還非常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