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三年前,一個風和日麗的平常日子。
4歲的小燈泡和母親一同外出,母親推著娃娃車,女兒騎著小腳踏車。
街角的監控鏡頭,記錄下了這溫馨的一幕。
誰料意外就在下一刻發生。一位陌生男子出現在女孩的身後,母親起初以為「他要幫忙把小朋友的腳踏車扛起來」,可當男子將鋒利的菜刀砍向女孩,直到她身首異處時,母親想要阻止也為時已晚。
小燈泡事件震驚全社會,台灣民眾的憤怒如潮水般洶湧,要求立即處以兇手死刑,甚至呼籲立法讓兇手的親人受到連坐處罰。
此時小燈泡母親卻連連發問道:很快的就執行死刑,意即就這樣失去了一個研究與了解的對象,他死掉了,然後呢?在生命發展的過程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從小學就想殺人,為什麼家庭、學校、親人、朋友、社會,沒能接住他?
幾年後,台灣公視和HBOAsia合作,根據這類真實事件改編拍出《我們和惡距離》。
該劇一上線便受到廣泛關注,播出幾集豆瓣評分高達9.4分,網友們交口稱讚:「怕是金鐘獎預定了!」
首先,該劇的卡斯陣容就足夠強大。
編劇呂蒔媛,執筆今年大熱電影《誰先愛上他的》,曾獲得兩屆金鐘最佳編劇。為過戲癮,編劇還在劇中客串了法官。
賈靜雯暌違小螢幕15年之久,憑炸裂的演技沖上熱搜,強勢霸榜一天。
吳慷仁曾憑《一把青》拿下金鐘影帝,此次在劇中擔任「法扶律師」一角兒,奉獻了教科書級演技,網友也直稱他為「精品台劇標桿」。
還有台劇熟面孔溫昇豪、周采詩、曾沛慈和金鐘獎最佳新人陳妤等演員的加持。
《我們與惡的距離》值得如此高分,在於它真實呈現了一個觸目驚心的現實世界,讓你直面人性,殘酷至極。
該劇圍繞一起無差別殺人案,描述了受害者與加害者家屬在案發後的生活與心理狀態。
新聞媒體人、律師、心理醫生、精神疾病患者等職業身份統統納入故事體系,成了現實社會的縮影。
與以往小清新的偶像劇不同,這部台劇觸碰了更為深刻的社會議題與人性議題,將「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這一問題拋給了觀眾。
影片開頭,便強調這是一部「不適合兒童觀看」的現象劇,接踵而至的矛盾撕扯讓觀眾喘不過氣來。
開片一分鐘,場面就十分高能。
律師王赦(吳慷仁飾)剛走出法庭,蜂擁而至的記者們一下將畫面對準了他。不料,一位路人沖出人群,一邊念叨著「你這個人渣「,一邊將穢物潑在了律師身上。
混亂、狼狽、惡心…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尷尬境地。
隨後這段採訪畫面在網路上瘋狂轉發,網友們用惡搞的方式「討伐」律師,還有許多刺耳難忍的評論充斥在社交媒體,諸如「真是大快人心」、「含屎噴赦」等等。
此時,你一定會疑問,這位律師究竟犯了什麼十惡不赦的錯,要遭受如此侮辱?
原因很簡單,他為惡人辯護。
在大眾眼里,他在為死刑犯脫罪,為在電影院開槍隨機掃射、造成九死二十一傷的兇手李曉明脫罪。
盡管經歷了現實社會與網路社區的多重暴力,王赦依舊「不依不饒」地探尋「無差別殺人」背後的真相。
他找到了先驅報的記者劉昭國(溫昇豪飾),希望通過媒體的力量讓大眾關注案件背後的故事以及創傷後的治愈。
湊巧的是,劉昭國還有另一層身份——受害者家屬。
按常理來說,暫緩惡人的死刑懲罰,無疑是在受害者家屬的傷口上撒鹽。但正如劇中人物所言,解決傷害最好的方式是善後和預防。
當然,不是每一位受害者家屬都能有如此理性的認識。
鏡頭一轉,宋喬安(賈靜雯飾)化身為工作中的「女魔頭」。
身為新聞台焦點節目的總裁,她冷酷苛刻,對下屬毫不留情。
就算有人在編輯台破了羊水,也得看她的眼色請假待產。
在工作時暴躁易怒,在生活中常常忽略小女兒,她只能靠酒精麻痹自己源自內心深處的痛苦和自責情緒,家庭也因此分崩離析。
她說,以前的那個宋喬安已經「死」了。
兇手李曉明的家人,同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案件發生後,李曉明父母經營的面館經常三更半夜被砸,走在街上活像個過街老鼠。他們賣了房子想盡辦法彌補受害者家庭,卻在受害者靈堂前不解兒子的動機而內疚崩潰。
他們將老家的窗戶糊上報紙,父親整日酗酒,母親則帶著口罩外出謀生,就連臉上生瘡了也不敢以面示人。
父母兩人還給小女兒改名為「李大芝」,讓她對外稱「父母已經死了」。母親對女兒說,不能連你也葬在這里。
在老師的推薦與鼓勵下,新聞系畢業的李大芝進了宋喬安所在的新聞台,還成為了她的得力助手。當李大芝身份揭曉時,兩人還上演了一場激烈的情感對抗戲。
全劇大篇幅著墨於新聞媒體的工作環境。
為追隨熱點,媒體不經證實就報導了菲律賓爆炸事件的假新聞。
新聞頻道追求點擊率和收看率,會將有噱頭的新聞放在頭條,標題黨更是司空見慣。
為了拿到獨家,甚至會不顧當事人感受,跟蹤報導並曝光其生活。
這不正是我們的現實社會嗎?
有人打著揭露事實的名號,杜撰人物故事賺取點擊量;有人把尖銳字眼放進標題,販賣大眾情緒。
在一次又一次新聞反轉的背後,有新聞媒體人的失責,更有不少自以為是的鍵盤俠在「推波助瀾」。
他們不舞刀、不弄槍,僅靠不負責任的言語便能制人於死地,這樣的網路暴力可謂是殺傷力十足。
就像片頭每次都是以YouTube的評論開頭,每當一個惡性事件發生,大眾便會一股腦地將憤怒傾瀉而出,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尤其可悲的是,這樣的惡性循環一直在上演。
當年的藥家鑫案家喻戶曉、街知巷聞。
藥家鑫的作為極其惡劣,輿論也因此形成了一遍倒的喊殺局面。縱然認定了自首,縱然是偶犯、初犯,縱然家屬願意積極賠償,藥家鑫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其實整個事件中,張家和藥家都是受害者。」四川省社科院法學所副研究員黃澤勇說。
自藥家鑫案開始,張家和藥家就被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中,兩家人都被頻繁地曝光、評論甚至是謾罵,已經嚴重影響了兩家人的生活。
關於藥家鑫案件,柴靜在《看見》一書中,收錄了對其家人的採訪。她的一句話與《我們與惡的距離》傳遞的觀點不謀而合:張妙死了,藥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結束了就過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
其實普通人與惡的距離真的只有一念之差,鍵盤俠在網路中圍觀惡行,卻用更惡毒的語言維護所謂的「正義「。
正如《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所展現的客觀立場一樣,深入了解嫌疑人或者罪犯的動機,並非為他們平反,要知道他們的罪行自有法律評判。
如何在媒體的報導和輿論的怒火中,看清案件本質並保持理性思考,以此預防傷害的再次發生,這才是比群憤甚至網路暴力更要緊的事。
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片子從頭到尾也沒有給過標準答案,只是不停地發問,引人思考。
或許,每個人都可能是受害者,而每個人也可能成為無意識的加害者,一步之遙而已。
最後,用喬安姐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敢不敢踏進現實的世界?